【动态】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系统呼之欲出
日前,特殊人员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研讨会暨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阶段总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主题,旨在强调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特殊人员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明确了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张振声、黑龙江黑河市司法局依法治市办公室主任关玉杰及多家媒体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会议上重点介绍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振声教授关于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系统的研发和实际应用情况,并邀请来宾现场体验系统的研究成果。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该系统是开展特殊人员的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工作的主要抓手,其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十分明显。
我国的司法工作实践证明,开展监所羁押人员风险行为评估和矫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风险行为评估和矫正技术的最核心的作用是把潜在的有风险的特殊人员找出来,对已表现或者即将表现出风险行为的特殊人员完成改造,使监所中的“危险分子”转变成非危险的人员。现如今各监所的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和矫正工作不足以从根本上把有风险倾向的人员找出来,并开展矫正工作,尤其是无法解决入心和入脑的问题,一些被监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考量而迎合管教民警的要求,表面上矫正,实则内心依旧。经过张振声教授多年的潜心研究,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系统已日趋完善,为开展司法单位改造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据悉,风险评估系统运用全新的“TFTL”理论,即二因素风险行为评估理论。通过计算二种风险行为影响因素,确定风险行为倾向的理论模型。风险行为不同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它受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包括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包括一般外部因素,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工作岗位、成长经历等,特殊外部因素,如个人的成长经历、遭遇的各种重大事件等;自身因素则指以及情绪、认知、价值观念、人格等心理因素。风险行为倾向主要由内隐攻击测验、假装电击测验、暴力倾向量表测试组成,根据风险行为倾向的测试,进一步对羁押期间表现出的诸如自杀、自残、绝食、脱逃、违规、攻击他人、劫持人质、再犯罪、隐藏风险品、牢头狱霸、传授犯罪知识与技能等行为进行确认。在评估的各个环节,都有生理监控的加入,其目的是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根据双盲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统计,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的准确率已达65%-85%。
在风险行为矫正方面,张振声教授提出了特殊人员“情绪-认知-行为-测谎理论”(简称ECPB理论),不同于以往的矫正理论,它的核心是以调整情绪为基础,同时从根本矫正特殊人员的认知状况,直至完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消除风险行为。
目前,张振声教授主持研发的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和矫正系统在国内外仍属首创,未来该系统将在全国监所管理中得到普及和应用。
编辑:韩湘子
獬豸新闻 ID:zgsbfzzk
中国商报法治周刊
为法治经济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