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共创人|乐活杂志访谈
在云谷,学习识米之心
在汉声编辑室制作的《中国米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一丛丛青翠的秧苗,到满坑满谷的黄金稻谷,中国农村经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循环,到年终农闲时,为感谢天地养育之恩,要举行谢神大典,在这本米食食谱的起首,我们也怀抱着同样的感谢之情。”稻米是“禾本科植物结出的极娇小的穗粒”,但它托举的耕作、饮食、习俗、信仰、环境乃至生存之思却构成极丰饶的宇宙,因此年复一年,懂得稻米的人用各自的仪轨致礼。
我们则走近土地,向懂得稻米的人学习识米之心。大概在布秧时,我们来到上海金山的云谷农场,站在几畦水稻田边,看秧苗勃发生机。与云谷有关的资料都强调它的“朴门永续”属性,即农业生态系统向可持续和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
▲ “云谷”位于上海金山,是由黎海涛老師创办的朴门永续农场。 本图转载自公众号乐活杂志(id:LOHAS_Magazine)
曾有云谷的访客提及“食物森林”(经常被用于朴门永续的设计理念),将容纳了一百多种以自然方式生长着的植物的云谷,描述为“可以吃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此时,眼前大部分土地还在积蓄力量,秧苗就显得尤其青翠。走在田垄上,云谷的创始人黎海涛老師講述稻米相关的信息,他说着说着便提到:“你看周围,除了动植物,只有我们,不要把自己放得太大了,尽量缩小一点。如果这里遭遇冰雹,一定几乎颗粒无收,那也只好重新再来。”
“重新再来”是四个说来轻巧的字,但是,学者考据在我国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发掘的史前人工栽培稻遗迹后,发现人工栽培稻的耕种时间可溯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么,人类认识野生稻的进程应当始于更浩瀚而不可追索的时光了。黎老師说:“野生水稻原本生长在水塘水池湿地的边缘,每一年当谷粒成熟后便脱落,来年再长。”
▲ 云谷农场创始人黎海涛。他也是上海四叶草堂理事、朴门永续设计专业认证教师,致力于朴门永续和自然农法,除了经营云谷农场,还协助其他社区农场和学校建立永续菜园。黎海涛老师推荐大家看看《中国米食》,了解稻米的基本知识,以及由稻米所连缀的米食香气、四季节令、文化。 本图转载自公众号乐活杂志(id:LOHAS_Magazine)
会自行脱落的谷粒不好被捡拾,因此野生稻需要被驯化。从挑选结穗饱满而未脱落的野生稻穗、形成谷粒不易脱落的稻子群落,到强化这种选择直至驯化野生稻并进入农耕社会,这是无数世代的无数次“重新再来”所导向的跃升。
黎老师和同路人在这块加起来不到一百亩的土地上坚持了八年,他们的目标早已不是种植水稻,而是用自然的耕作方式生产让人吃得安心的、健康的、充满能量的食物,同时营造一种水稻与湿地共生的关系。
▲ 云谷农场 本图转载自公众号乐活杂志(id:LOHAS_Magazine)
“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农场,”黎老师指向在一般人眼前一片混沌、在他看来却无比明确的方向说道,“这边有树林、小河,我们专门挖了芦苇荡,慢慢恢复多样性。希望能把周边的地都拿到,让树全部长起来,这一块就能慢慢呈现出湿地的状态了。水稻田是一种不稳定的湿地,我们希望这块区域呈现出稳定的湿地面貌,动植物可以栖息,也不会影响生产。当然,这需要很多时间和钱。”
他的另外三分之一时间用于授课,既教授面向孩子的自然教育课程,也教授与朴门永续设计相关的系统课程。他说“朴门”不是农业,而是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是“如何在这个地球上有序地可持续地生活。”
雲谷農場有五个品种的有色米种植,涵盖籼米、粳米及糯米品种:
淡红稻(古老原生种,留种历史超过50年)
清香粳(上海本地多年培育种,米香浓郁,在青浦及金山交接地带种出来的清香粳最为好吃)
紫香稻(古老原生品种,留种历史超过50年)
金叉糯(属于籼糯米,乳白色,黏性大)
乌香糯
根据不同米的特性和当年的长势情况碾制成口感及营养兼具的精米和糙米。自留种,自然栽培第八年,自然晾晒(不使用烘干机)生长期160天。无农药,无除草剂(人工除草)不使用有机肥料及动物粪肥,采用绿肥紫云英蚕豆、稻壳还田休耕方式恢复地力。
點按可方便選購
清香软粳
三色糙米
金叉糯
金叉糯
本图文转载自公众号乐活杂志(id:LOHAS_Magazine)
云谷是一个由公益人、新农人共同搭建的生态空间,旨在利用互联网连接都市、乡村和森林,致力于推广自然农法、朴门永续生活、云思维工具。通过人与自然的深度连接,觉醒内在,找到规律,看清未来,在饮食、教育、生活方式上解决人的迫切问题,实现人的圆满成长
愿景:打造可持續生活的新突破和绿色方案平台
使命:传递维护地球生态的实践方法
天然食材,教育培训, 种植规划
心有同感,不要客氣,請幫我們
大力轉發,關注,擴散,參加
一起打造未來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