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而时嘻之 | 你真的懂热点吗

珞珈心源 珞珈心源 2020-08-29
来自专辑
学而时嘻之


点击蓝字,关注珞珈山上最知心的我们



欣心似乎是一个游离于网络之外的隐居之士,什么瓜也不吃,什么剧也不追,微博、知乎也是装了卸、卸了装,最后还是无奈地决定,继续让这两个软件占用我的手机内存吧,以便当发现空间中存在什么异常,或者是出现了什么新的梗,就可以去微博知乎吃吃瓜,也不至于和朋友聊天的时候get不到对方说的点,比如没吃瓜之前“多人运动”、“黑眼圈”可不是欣心所理解的意思。



害,在这个交流沟通几乎离不开网络信息的时代,有没有小可爱,也像欣心一样,不想被巨大的信息所烦恼但迫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去了解一些网络热点。


很多时候欣心会想,自己是不是真的out了,关于最新出现的网络热点,自己从来只是在其大热之后蹭过去,却从未看到一个“热点”的萌芽期呢?受好奇心驱动的欣心打开知网,搜集了一波网络热点相关的论文,看这些文献能不能为自己解惑呢?


在随便翻看完一些文献之后,欣心感觉踏实多了——大可不必担心因远离网络热点而担心赶不上潮流了呢。哈哈,希望大家看到欣心下方的文字,能够理性地对待热点事件哦。



01


热点背后的社会心理


1

网络让我找到自己的价值


欣心十分喜欢这样一句话——一切社会现象的背后, 一定有着社会文化心理的原因作为其生存的土壤, 否则它也许根本就不能产生。同样地,推广到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机理,也不为过。下面欣心就要严肃一波啦。


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寻求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驱动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被称作需求金字塔


如今,很多公众社交平台如微博、知乎等,大大拓宽了我们表达自我声音的渠道,一些现实中自我实现感较低的人,为了追求自我实现,需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途径来发泄、寻求关注,于是乎,网络平台成为了其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主战场,好多键盘侠就是这样诞生的哦。



这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比较多样——可以简单至相关微信推文的转发、点亮再看,也可以相对复杂些,在知乎上写长达数千乃至上万的评论回复。


很多时候,网络平台里的每一个声音都渴望被更多人听到,如果没有这种渴望,那是无异于写日记的,但据欣心观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把“网络发声”仅仅当作自己的日记,就如当我们有一个在意的人时,自我网络信息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在渴望那个人能懂。


因此,当这种渴望变得更加强烈,就会产生对转发数、点赞量、关注量的需求,因为这些数字可以极大的满足被“听到”的需要。这种社会心理的需求,是众多网络热点事件的基础


2

负面信息更能抓眼球


“实锤!某某知名演员在妻子孕期出轨!”


“我国GPA实现新的增长!”


当同时看到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大家是不是会更倾向也更主动地去点击第一个标题,甚至心里在想“what,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或者是“哎呀,我之前就看出来一点苗头了,去瞅瞅有没有哪些我没想到的方面”,但是我们不会这样想第二个标题“什么情况,我怎么不知道”、“哎呀,我之前就分析过的啦,我们国家的经济都是在持续增长的啦,我再进去瞅瞅怎么回事”。


这就是负面信息更能抓住人的关注点


心理学家罗伊·鲍梅斯特认为, 坏事比好事对人的影响要大。欣心也发现,一些负面新闻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对于同一明星来说,负面消息相较于正面消息更容易将其引入舆论漩涡中。如下面的百度“七日关注”热搜榜的前10条消息中,有7条涉及负面信息。


个别别有用心的网络账号,想借助负面信息带来流量,会用归因偏差来激发大众的负面情绪。归因偏差就是说,我们对事件进行分析时,对他人的行为一般会归结于内因和外因——内因一般指的是性格特征、道德品质等内在的层面,而外因则一般指的是环境因素。



如果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产生偏差,往往会得到错误的判断。当我们对他人行为进行评判,我们会过高地评估他人的内在品质对行为的影响,而降低或者忽略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在很多网络热点事件中,我们对行为人的评价大多是片面而又相对负面的。


02


热点事件风暴


在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群体极化效应——团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种倾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倾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成为极端的观点。有时可能一开始舆论就有两极化或多极化趋势,形成不同的乃至对立的阵营,不同阵营的网民在各自的舆论道路上形成一定的力量。


当事件已经成为热点之后,会引发人们广泛的关注。后来的旁观者如果想要加入对这一热点的事件的讨论的话,内心会走一段“沉默的螺旋”——人们在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 往往会先对周遭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 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劣势地位, 一般就会趋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同时网络事件还存在着“群体感染”的传播机制。就像是在听一段鼓舞人心的动员演讲,某些行为、情绪、观念可能会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人们处于这种极度亢奋的状态,个体经过群体的这样一种感染,也会产生类似的情绪。就这样,围绕某一事件的情绪会滚雪球般的越来越大,所以经常会出现“群情激奋”的现象。


03


热点爆冷之后


——互联网有记忆吗?


大多热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热点还是热点时,大家在评论区、空间、朋友圈、聊天中义愤填膺;当热点降温以后,这件事自此再也和你我无关,我们又将投身于新的一轮热点狂潮。


鲍毓明一度成为人人声讨的对象,网络中的每一个人或者谩骂、或者呼吁、或者讲道理、或者请求各大组织帮助,可当它冷却之后,我们收到的却是女孩再一次绝望而无助的发声。


网络热点都会经历一个发布、传播、发展、演变、消退的过程。暂时撇开一些单纯的娱乐花边新闻,很多热点事件真实地反映着社会上的舆情。当这些事件在舆论潭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消退,那些热点对社会的影响力几何?年初的湖北红十字会事件对我们的社会有什么影响,是推动立法,还是警醒大众远离这种捐赠的途径,或者只是成为了将来回望2020这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年的谈资?



参考文献:

[1]徐砺,蓝鹰.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3(06):124-129+192.

[2]武媚.浅析网络传播中的群体心理特点及引导对策——以网络暴力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7(12):141-143+148.

[3]安艳霞,何云峰.网络舆情热点生成的多维归因[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6-11.



撰稿:吴文杰

排版:吴文杰

审核:李媚

珞珈心源网络运营中心



推荐阅读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