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职业教育体系及启示
编者按: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办学理念、了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教育领导者队伍,促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2016 年6 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并实施了“赴新西兰培训项目”,16 位来自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领导深入考察了新西兰怀阿里奇理工学院、怀卡托理工学院以及当地的行业协会、企业等,通过听取学术报告、实地考察、交流讨论等形式学习和了解新西兰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政策环境、职业教育和学历评估框架体系(NZQF)、行业组织(ITO) 的作用、企业与理工学院合作(学徒制)、理工学院组织管理、结构和决策体系、质量管理、教育国际化等内容。认真研究新西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一、新西兰职业教育体系
(一)新西兰学历认证局与学历评估框架
新西兰学历认证局(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Authority,简称NZQA)是新西兰政府于1989 年依据新西兰教育法成立的学历认证专门机构。学历认证局之后出台了新西兰学历评估框架(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NZQF),将学历分为10 个等级。1 级到4 级为证书级别,5 级到6 级为专科文凭级别(高级证书级别),7 级为学士学位级别,8 级为研究生文凭或荣誉学士级别,9 级为硕士学位级别,10 级为博士学位级别。该学历认证体系具有跨度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学生从中学二年级开始获取证书,一直到获取博士学位,涵盖职业培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教育。教育机构涵盖中学、理工学院、大学、行业培训组织、毛利学院、私人培训机构等。所有学校和培训组织均通过国家学历资格认证局的认证,并按统一标准进行严格自主评估和外部评估,保证同类证书的效力相同,为学员自主选择教育与培训、实现终身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新西兰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教学课程、教学组织、教学实训和实践以及开放式校园、优美安静的学习环境、充满关爱与服务的设施设备、方便实用的教室布局无不体现着人性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在教学活动与学生管理中,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还是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具体运用、课外的辅导与沟通,甚至学生的业余生活和衣食住行,无不以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与个人隐私、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提升为前提,教学组织与学生管理机动灵活,体现了柔性化和个性化,教学方法先进实用,体现了信息化和职业化。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学生的意见成为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以怀卡托理工学院为例,新建的教学和实训大楼在规划设计阶段通过该校“学生体验中心”做了大量严格详尽的抽样访谈,充分听取了学生就这栋大楼如何满足自己学习与生活需求愿景的设想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在提炼和归纳之后作为了设计的重要依据。最终,这栋教学大楼被认为是新西兰最优秀的教学设施。其教学区域、休息交流区域、技术保障区域等的空间架构、设施布置、资源分配、组合与共享令人赞叹,时刻有“以人为本”的真情实感。
(三)开放、环保的办学理念
新西兰教育强调教育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园建设的开放性。大学校园没有围墙,校园的建筑、绿化与整个城市完全融为一体,可谓“学校在城市,城市在学校”。二是教育管理的开放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其成员有社会名流、学生家长;学校办学质量由社会中介组织按相关国际公认指标严格进行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三是科研服务的开放性,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社会各个领域建立多元联系,及时开展与社会对接的学术研究,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引领社会进步的作用。
新西兰学校建设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环保节俭的意识。学校的建设强调“高效、实用、够用、物尽其用”为原则。很多高校响应政府保护传统文化的号召, 超过一定年份的建筑物的外观不允许拆,只进行内部装修,而不改变建筑物外观,新旧建筑必须保持一致,所以校园环境十分典雅朴素,自然和谐,也非常舒适便利。学校图书馆通过全国各类学校及各级政府的图书馆资源充分共享,提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学校没有更多的后勤和服务人员,靠着精细化的管理,加上学生的自律,使校园环境优美,工作井然有序。
(四)多元的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
新西兰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包括理工学院、行业技术学院、私人培训机构、企业培训组织等。即使在一所学院如理工学院,也有多种办学形式,可以发放从一级到八级的文凭资格证书。学生可以是在校高中学生、全日制专科生,还可以是成人学生,学习时间也十分灵活。
新西兰职业教育中,行业培训机构(ITO)作为管理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TO 根据产业需求制定标准,提供职业需求信息、指导专业设置,还负责部分培训经费的投入与管理。ITO 不直接提供培训,他们与教育机构合作、安排职业场所,使学徒能得到有效的技能培训。在ITO的组织与协调下,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新西兰,企业雇主重视员工的培训, 积极与职业学院合作进行学徒制人才培养,行业培训机构(ITO)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紧密,多层次办学、终身培训和学习有效实施
新西兰没有专门的中等职业学校,高中(11—13 年级)的学生就可以选择职业教育的课程,在理工学院的技工学院进行职业训练并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怀卡托理工学院技工学院与34 所高中合作,以项目为主学习的方式,学生选择一个职业项目,每周到技工学院上课一天,通过两年学习可获得24—40 的学分。为高中毕业后继续读大学或理工学院获得足够的学分和提供职业途径(专业)的参考,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各种办学层次的有效衔接。
针对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学校课程设置包括有半年、1 年、2 年等长短期培训课程,也包含大专、本科、学士后、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怀卡托理工学院具体设有10 个本科文凭、35 个专科文凭、11个研究生学历。其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多种学历证书,从较低职业证书到研究生学历证书,确保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各层次各类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此相对应,在学习者个体层面,学校的入学条件都非常灵活。年龄不受限制、不分学历层次、不分职前职后,只要符合学校设置的课程入学标准(注册学习某一等级证书或文凭学位课程有相应的资格要求),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就可以选择具体的课程和学习内容,随时可以注册入学,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要求安排所学专业课程,终身学习得到有效保障。
(六)国际化办学有效开展
新西兰政府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之一,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理工学院都设有国际部,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十分活跃。国家专门设立教育海外推广局,大力推动国际办学与合作。国际化办学成为新西兰教育收益的有效渠道。
怀卡托理工学院面向很多国家政府开展专业海外项目。例如境外教育咨询和合作业务,包括面向境外员工、管理人员的短期的游学课程项目,面向教师、成人教育的技能培养项目等。既包括既有项目,也可以实现特制项目,如创新园区项目、昆明教育财务经理项目等;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目前与中国教育部已经签署了第八期新西兰- 中国教育和培训联合工作小组协议。
二、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坚定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以人为本”已有了比较强烈的共识,但缺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这一先进理念的行动。我们的“以人为本”与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还相去甚远。这就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做,将行动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接轨,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听取学生意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真正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高职院校也必须明白自身的历史使命,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强的人才支撑。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服务于行业企业,更快地把科研成果、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作为政府,则更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好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划和布局,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一线教师、专家、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必须团结协作,切实发展社区教育学院工作,促进“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的理想社会教育环境的建立,最大限度开发社会资源,从而促进学校教育。
(二)建立学历与资格评估框架,打通中高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通道
新西兰十分重视教育的相互衔接。如学生在高中就进行职业教育的学习和培训,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再选择就读大学或理工学院。课程和专业衔接紧密,学生适应性强。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其学历评估框架(NZQF)使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成为可能。我国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立交桥过程中,首要的就是要做好中等教育与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国家有必要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历与资格评估框架,使各类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学历水平统一在一个标准框架内,为教育的衔接、学生自由进入教育系统、自由地在不同教育机构间流动,实现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对应,高职院校应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学分认证系统,对具有不同资格、学历和资历的学员在入学、毕业、获取更高等级资格证书或相关的其他资格证书等方面进行规范。
(三)创建多元主体、多种办学模式并举的高职教育发展局面
行业企业积极深入参与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新西兰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中国职教在这个方面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距。我国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引导作用,从法律、制度、经济、道德四个方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一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一套监督体统,保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法可依、执法治教、违法必究。二是建立由政府、行业工会、职业教育提供者代表组成的保障机构。共同制定职业教育考核标准、负责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保证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信息畅通,促进职业教育机构能够最快了解行业需求,并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三是有效利用经济杠杆去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对实施职业教育有成效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减免企业税收、专项企业培训员工资助等手段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四是政府有效利用道德规范约束企业行为。通过设置政府表彰奖项,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并通过媒体宣传等手段提升参与企业的声望。
(四)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具有我国特色的“本土化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针对性,得到了各国政府和职业教育界的重视,也是我国建立现代职教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包括学生有“双重身份”、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以及教育与就业密切对应等。由于我国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教育传统,处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特殊的人才培养需求,且不同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必须把西方发展经验和国情、省情及校情有机结合,走“本土化”的道路。
我国要注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合作协议 50 30767 50 15536 0 0 3002 0 0:00:10 0:00:05 0:00:05 3123障“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双重身份”。学生“在校为学生,在企为员工”的双重身份是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法律与校企合作协议是保障学生“双重身份”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要详细规定学生在企业时的身份、待遇,规定校企双方在管理和教学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等。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帮助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和期限,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师资、教材、教学分工、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等具体事项。在课程改革方面,要凸显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高职院校应注意以完成工作情境中的具体工作任务为目的选择课程内容,对选择的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改造,按照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组织项目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未来的工作过程统一起来,使不同资格、学历与资历的学员能自由参与职业教育。在项目化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还要遵循“可迁移”的原则,使同一项目课程能在专业群内不同专业间共享,节约课程开发资源。
(五)整合政府职能,推进“管、办、评”分离
依据新西兰1989 年修订的教育法,政府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制定发展战略、拨款和学历审查等。在国家层面的机构主要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新西兰学历认证局等各种团体组织。教育部负责国家教育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及教育系统绩效的评估;高等教育委员会负责政府教育资金的分配,评估教育提供者的绩效;新西兰学历认证局负责独立判断新西兰公立大学以外的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以上机构分别隶属于政府及国会部门, 相互独立,各司其责,与我国正在推进的“管、办、评”分离相似。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高等教育委员会负责政府教育资金的分配,分配依据是学校的工作绩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在各级财政部门,且与学校的工作绩效基本脱钩,不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机制缺失。建议政府层面强化以学校绩效为纽带的“管、办、评”关系,特别就教育经费分配职能加以整合。
(六)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新西兰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质量保证,形成了统一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在该体系下,各学院内部加强自我控制,行业、雇主积极参与,NZQA 统一考核认证。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教育教学内部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使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起来, 使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新西兰团)
(责任编辑:冯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