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会】如何助力淮安新发展?听听政协委员们这样说!

2018-01-07 淮安发布


如何将弘扬历史文化与建设美好淮安相结合?



如何谱写好依法治国的淮安篇章?



如何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家园?


想知道政协委员们都怎么说?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弘扬历史文化  建设美好淮安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作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如何将弘扬历史文化与建设美好淮安相结合?1月6日下午,政协委员们就这一议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副市长王红红、市政协副主席仲波等出席会议,并与委员们交流。


  大运河淮安段是大运河全线开凿通航最早、变迁最复杂且从未中断过的河段。明清时期,淮安形成了“五大中心”,成为“运河之都”。淮安拥有丰富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淮安的责任。就此,委员李倩认为,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大运河的功能,以大运河为核心,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标志性品牌。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要打造“四条长河”,在文化方面打造“魅力长河”,在生态方面打造“美丽长河”,在经济方面打造“高端长河”,在社会方面打造“共享长河”


  委员朱永兴从旅游形象品牌建设、旅游重点片区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大运河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实现“文化、旅游、生态、社会”四位一体发展。朱永兴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叠加作用和联动效应,深入研究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的旅游发展,研发富有淮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谈到历史文化与地方戏曲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委员刘云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淮剧、淮海戏等地方剧种的发源地,戏曲历史积淀深厚,发展好、繁荣好地方戏曲文化既是历史责任,也是现实需要。”就此,刘云认为,淮安地方戏曲要发展,其创作要紧紧围绕淮安历史文化名人展开,抓戏曲创作、抓剧目生产,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时,进一步激励戏剧艺术不断创新。


  文化融入与城市功能如何协调?旅游元素与产业支撑如何结合?新时代美丽淮安如何建设?在委员蒋维林看来,“运河之都”就是淮安最具历史、最具内涵、最具特色的品牌,应当成为淮安的代名词,“因此,要借助运河文化进一步提升淮安城市品位,建设美好淮安。”随后,蒋维林从塑造整体形象、形成个性标识、彰显建筑风格几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把历史文化与城市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在全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打造“淮安样板”。


  委员金德海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建议淮安要全方位地整合、开发文化资源,打造淮安文化品牌,进一步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淮安文化影响力。


  专题协商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委员们争相发言,还就历史文化与文化自信、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运河文化数字化研究等多方面发表意见。他们的发言睿智、精彩,给人启迪,让人振奋。


  在认真听取各位委员的发言后,王红红表示,研究好历史有助于我们建设好未来,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认真研究、梳理,将在规划层面上、在项目安排上、在具体工作措施上,认真吸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真正把淮安历史文化研究透彻,进一步弘扬淮安历史文化,建设美好淮安。




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淮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如何谱写好依法治国的淮安篇章?1月6日下午,在“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淮安”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委员们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淮安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刘必权,市政协副主席邱华康出席会议,并与委员们互动交流。


  齐正秋委员长期关注淮安法治建设,这次,她关注的重点是依法开展城市管理。她说,文明城市创建中暴露了不少淮安在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其中,如乱贴小广告、非机动车乱闯红绿灯等问题,不仅需要治理,更需要用法律手段规范市民行为。她建议,要充分利用淮安获得地方立法权的条件,加快制定出台地方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固化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委员孙邦宾分析了我市法治建设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并具体提出建议。他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淮安,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创新开展普法工作,健全信用制度,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理念;二要强化行政执法体制建设,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走综合执法之路;三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考核,特别是基层执法监管,避免乱作为现象。委员吴文凯则认为,要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标,一方面需要全民增强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全民诚信体系建设,让违法者寸步难行。


  依法行政,执法队伍是关键。委员王道凯从“有一支好队伍、一个好机制、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一套好举措、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力”等方面对法治淮安建设提出建议。他说,建设一支好的执法队伍是依法行政的关键,既要进一步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又要加强执法队员的培训,苦炼内功,提升自身执法的综合素质。委员左建国同样指出,一支队伍管执法是改革的方向,但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忽略执法的专业性。


  就政府加强依法行政,委员们还提出许多建议。委员金伟建议,要把淮安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法律顾问真正用起来,发挥实效。委员滕庆红长期从事律师执业,她认为,要依托律师协会等平台,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行政法专业顾问队伍,为政府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建议。


  依法行政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和企业。对此,委员刘亚明认为,依法行政要体现在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委员李太平则指出,执法部门要加强业务能力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把执法的依据讲清楚,让老百姓听明白,少跑腿。


  刘必权充分肯定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他说,委员们选题精准,站位高、意见建议实,契合淮安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认真梳理、归纳和吸收,对成熟的意见建议,尽快落实。就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淮安,他指出,一要进一步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严格执行法定决策程序,健全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提高决策科学性。二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及“放管服”等改革举措的落实。三要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全面提升全市依法行政水平。




聚焦区域发展  献计产业升级

  1月6日下午,在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们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副市长顾坤,市政协副主席范更生、陶光辉出席会议。


  “‘如何策应江淮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对我市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抢抓机遇,谋划淮安发展的新定位,建议将淮安发展新定位为‘江苏省生态中心城市’。”庞进亮委员首先发言。他还建议积极策应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大运河文化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战略的叠加效应,探索淮安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服务业”,推动生态枢纽项目、生态产业项目、生态保护项目建设,上下联动协同促进淮安快速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要推动建设一批高环保标准、高技术水平的废弃物综合处置基地,弥补城市绿色发展“短板”。陈耀武委员建议,充分发挥市工业园区绿色生态产业的优势,在工业园区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积极发展废旧纺织品、废纸、快递包装物、废玻璃等资源回收加工产业,进一步扩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一方面,推动我市再生资源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助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推动淮安市工业园区发展,扩大我市循环经济产业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几年时间实践,结合发展环境、区域战略、政策空间、产业企业平台运转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市‘4+2’工业产业到了升级的时候。”陈大龙委员建议,进一步明确升级的方向,进一步实行重点重抓,围绕重点产业进行针对性招引项目,推动现有骨干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链配套,用3—5年打造出淮安地标性产业


  “淮安发展需要战略支撑,战略发展需要人才支持。”王立华委员建议,将人才招引和项目招引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编制规划、设立机构、明确措施,大力招引科技人才促进淮安跨越发展。


  近年来,我市紧扣白马湖片区功能定位,紧扣文化创意、养生养老、度假休闲、生态农业等主导产业,致力于农旅结合、绿色发展的道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王吉委员建议,着力构建白马湖生态保护先行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依托白马湖发展态势,优化发展空间,提升绿色产业发展。


  吕军仁委员围绕做大做强食品健康产业,建议延伸生物膜产业链条,用更多的创造力引领生物高科技企业集群发展,变“江苏制造”为“江苏创造”。余秀萍委员建议,加快建筑装配式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生活品位,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委员们还就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扶持、科技创新、金融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顾坤对委员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个富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高知灼见表示感谢,很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交流发言,让人深受启发、收获良多。他表示,政府将吸纳和落实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抓住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给淮安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聚焦,推进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奋力谱写新时代崛起江淮新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家园

  1月6日下午,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们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副市长赵权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孙晓阳主持会议。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宣传基地品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基地作为培养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提升青少年对生态建设的使命感;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宣传基地的定位,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基地的功能;加大政府扶持支持力度,加快可持续发展教育宣传基地建设。”委员方慧在谈到建议设立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宣传基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这样说。她还建议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第三方生态环保评估监理机制


  来自淮安生态文旅区的委员秦华明认为,建筑能耗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市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绿色建筑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同时培育绿色建筑市场服务机制,逐步实现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由政府引导向市场需求拉动转变。他建议在土地出让时,将绿色建筑的相关的指标作为土地挂牌条件,还要加强对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重点技术研究的扶持力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绿色建筑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我市绿色建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针对当前破坏林地林木的现象,委员郑加琴呼吁,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我们要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健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林业保护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加大对毁林案件的查处力度


  委员郁士宽认为要大力推进我市体育小镇建设,促进体育与多种产业创新融合、统筹城乡二元发展、改变传统城镇化模式弊端。要以特色小镇为契机,加大体育产业项目建设;要以观光农业发展为引领,促进乡村体育休闲旅游。


  委员董进认为,要加快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节能改造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智能化的改造力度。


  委员嵇路认为,水是优美生态环境的灵魂,淮安作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又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这一赖以生存的“金山银山”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要预防优先,强化水环境保护的源头控制;要抢抓机遇,重点推进洪泽湖水生态保护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要开拓创新,营造水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在听取委员发言后,赵权对大家的发言表示了肯定。对委员们提出的真知灼见,赵权表示将与相关部门一起认真研究,更好推进我市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生态淮安。他说,以263为抓手,我市生态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专项治理成效初步显现。未来,我们将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推进各类污染整治,全力打造淮安生态文旅水城建设。



记者 季明稳 张小燕 左文东 孔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