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开放】“1983”,一个见证历史的时间坐标!

淮安发布 2018-11-29


  时间是一座桥,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历史在桥上行走,每一个四季都是内含乾坤的坐标,在春草、夏风、秋雨、冬雪中见证岁月留下的痕迹,镌刻时光留下的恢弘,扩长出一道道犹如大树年轮般赓续不断的生命纹理。


  1983年,正是这样一个见证历史的时间坐标——


  这一年,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宏伟纲领的开局之年,也是淮阴地区行署告别历史舞台、实行地市合并、开启市管县行政体制的起始之年。


  这一年的3月1日,按照江苏省委对彼时全省11个地区作出的统一部署,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撤销淮阴地区行署,改为省辖市;原清江市所属城区以里运河为界,分成清河、清浦两区;原淮阴地区行署所辖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其余11个县归淮阴市管辖。


  时至今日,当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1983”这个时间坐标,一连串的历史之问不禁油然而生——


  35年前,为什么要撤地建市,实行地市合并、市管县的行政体制?这一历史性的体制变革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必须?在撤地建市前后,市管县的新行政体制,为当时淮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巨变?


  记者连日来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档案资料,在时空穿越中找寻着答案。

淮阴市碑


撤地建市

从“辽宁先行”到“江苏实践” 


  根据市档案局收录的35年前的相关历史资料及35年间相关亲历者回忆,淮阴撤地建市前后,时代的发展正经历着这样一个宏观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因应这一大势,各级各地都在考虑如何加快改革开放,如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


  江苏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全省经济发展由南向北梯次推进,江苏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跨了一大步,闯出了“苏南模式”。


  要让像淮阴这样的苏北地区尽快富起来,尤其是尽快让农民富起来,需要紧紧抓住经济工作不放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省委、省政府从把江苏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全省人民尽快富起来,尽快把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起来,尽可能发挥好市县作用的角度考虑,认为必须改善地管县的状况。


  彼时,辽宁省在这方面“先人一拍”,在省内实行了市管县试点。江苏省委通过赴辽宁学习取经,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敏锐地意识到,“辽宁经验”对江苏颇为可取、很是宝贵,可以实现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一体发展。


  不过,对市管县体制如何实施,江苏省内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先试点,再全面推开;另一种是,既然是好经验,不如一下全面推开。针对省内的两种意见,省委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在当时只争朝夕的发展态势下,尽快在全省全面推行市管县体制,更能适应经济大发展的需要。


  省委的决定,最终一锤定音——包括淮阴在内,全省十一个地区全部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1983年1月25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关于《在全省实行市管县体制 国务院批准江苏调整行政区划》的报道


紧锣密鼓

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


  1983年1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实行市管县的报告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38天后的2月25日,淮阴地委、行署召开了地市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


  时间进入1983年3月,一个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美好时节。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3月10日,淮阴市委、市政府成立大会举行。会议明确,从五个方面打“组合拳”——


  搞好城乡网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搞好城镇建设,加强对城镇的科学管理;重视智力开发,加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努力端正党风,带动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会议同时对淮阴市成立之后,二十年内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及举措提出了初步设想,其中包括: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53元增加到1163元。而1983年当年,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6亿元,比1982年增长10%以上;全市财政收入确保完成3.33亿元,比1982年增长3.5%以上。


  两个多月后,1983年5月19日至24日,淮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淮海影剧院隆重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市政府领导班子。其间的5月22日,大会所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市庄严承诺,市区办好“五件好事”,农村办好“十件好事”。《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还就“六五”计划后三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立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即:到198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六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1.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3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4.2%;工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2%;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4%。国民收入将从1980年的19.4亿元增加到39.5亿元,增长一倍,平均每人达到436元。


  在随后稳步推进的撤地建市征程中,市委、市政府本着“因才器使,各当其任”的原则,将各委办局负责人由原来行署机关的164人,减少到99人,精简了39.6%;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5.8岁下降至49.5岁;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原来仅16人,撤地建市实行机构改革后,达到了32人,翻了一倍。


20世纪80年代的淮海北路(图片来源:淮安档案)


披荆斩棘

从“对症开方”到“强筋健体”


  淮阴市委、市政府成立后,围绕制定的目标任务展开了密集调研,并由此“对症开方”,打出了“连环掌”,带领全市880万人民披荆斩棘,阔步前行。


  在新体制的“龙骨”构架下,淮阴有自身的发展优势。淮阴是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作过很大贡献,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心向党、拥护党;淮阴的干部想把工作搞好,想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农民温饱已得到解决,这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多,资源优势强;各地都有一些先进单位和相对先进的乡村。


  撤地建市之后,淮阴市委、市政府领导兵分多路,奔赴全市各地开展了密集调研,尤其在调研到当时宿迁县耿车公社红星大队时,惊喜地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农民能人王成聿自己开了一个土法榨油厂,聘请了20多个工人,实行按劳分配,工人积极性很高。这个油厂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黄豆销路难题,还解决了群众的吃油问题,油厂生意十分红火。


  彼时的淮阴,农民普遍比较穷,而且家底子薄。多余的农村劳力呆在家里没事干。单一的农业结构,没有多种经营,更没有乡镇企业,乡镇工业基本为“零”。


  市委常委会根据相关调研报告作出决定:立即开展“治穷致富”活动,依靠群众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召开三级干部大会,组织王成聿等十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大会上交流经验,号召全市学习耿车经验,学习王成聿办厂路子等等。王成聿这种户办经济,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民营经济,被总结为淮阴发展乡镇企业的“耿车模式”,并刊入了《人民日报》。


  在城市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开出了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的“三好”良方,抓城市规划的修订完善和落实,抓城市建设,抓城市管理。以完善人民路建设为突破口,组织城市道路、中心市区、新道路的扩充建设,以及绿化、美化建设;从抓脏、乱、差入手,组织落实一条线的管理,抓道路管理、居民小区管理,很快使城市管理上了轨道。


  在交通建设方面,淮阴市成立后,市委、市政府从乡乡通公路、有条件的大队通公路着手,既抓陆路交通建设,同时结合水利工程又抓水上交通建设,使全市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


  市管县的新体制,改变了过去存在的城乡分割、领导多头的局面,从城乡互为基础、互为市场、互为依存、互为支持的内在联系出发,做到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建立城乡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网络,使城乡紧密结合,各自发挥优势,融为一体,同步发展。


  记者在1984年1月1日出版的《淮海报》(《淮安日报》前身)发表的社论《向新的目标迈进》一文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出了丰硕果实,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一成以上,农业生产战胜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雨涝灾害,夺得粮食总产超过105亿斤的创纪录丰收,工业总产值比1982年增长13%,财政收入比1982年增长一成。”



  历史不是对规律的探索,而是对意义的寻求。1983年,这个在历史长河中的瞬间虽已化作了永恒,却无时不在照亮我们,驱赶着、鼓舞着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谱写崛起江淮的新篇章。


推荐阅读


融媒体记者:王健全 杜勇清

融媒体编辑:王莹莹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