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燃情岁月,泪湿襟衫、肝肠寸断、此生无憾!

淮安发布 2020-01-31


  淮安籍天山筑路老兵重走天山公路活动,前后筹备了1个多月时间。启程前夜,王林一夜未眠。他说,作为一名天山筑路老兵,自从阔别天山,他曾无数次在梦里听见过天山的召唤,也盼望有朝一日能重走天山公路。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他等了40年。



  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兵代表,除了来自涟水县的王林,还有来自淮安区的胡永胜、谭广生。而另一位同样来自涟水县的张金玉,则是烈士亲属代表。他的大哥张金龙,1979年5月17日在天山筑路工地为抢救国家财产不幸牺牲,牺牲时年仅19岁,是4位淮安籍天山筑路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根据事先确定的行程,7月27日晚,包括新闻行动报道组4名记者在内,淮安籍天山筑路老兵重走天山公路活动团队一行8人,从涟水机场一路向西,飞抵乌鲁木齐。第二天,活动团队乘车取道奎屯,并于当晚入住奎屯市的酒店,为重走天山公路做准备。


这注定将是一次特殊的旅行




听一路“礼赞”,泪湿襟衫


  天山公路又称独库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562.75公里,于1983年9月建成通车。从奎屯市区到独山子,距离不过20多公里。


报道组成员与老兵在“天山之门”前合影


  7月29日早上7时30分,屋外凉意阵阵。3位老兵头戴军帽、身穿军装,精神抖擞,与活动团队其他成员一道,乘车向独山子进发。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59岁,却个个腰板挺拔、身体硬朗,雄姿不减当年。


航拍天山公路


航拍天山公路


  以独山子为起点,穿过“天山之门”,天山公路就在眼前——双向两车道,或笔直、舒展,或弯曲、急转,犹如巨龙,伸向天山,当年的砂石路面,经过提档升级,已被沥青路面替代。


航拍天山公路


航拍天山公路


  即便如此,它的险峻依然堪称“中国公路之最”。受天山山区冬季降雪、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这条公路每年仅开放5个月。跑完全程,需要翻越4座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冰达坂。路面上,从山壁上滚落的碎石随处可见。路两旁,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谷,每经历一次会车,每走过一个弯道,都是生死考验。司机徐小龙说,前几天,他亲眼看见,有几辆汽车翻落谷底,场面触目惊心。然而,它又不愧为“中国最美的公路”,沿途“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天瀑、那拉提草原、乔尔玛景区、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大小龙池等奇景奇观,让国内外游客心心念念。


谭广生双手掬起一捧冰冷刺骨的河水


  险也罢,美也好,老兵们不动声色。对他们而言,再上天山,重走天山公路,是一次圆梦之旅,也是一次精神回归。一路上,山无语,默默守望,像是在给老兵们行注目礼。过“老虎口”,经乌兰萨德克道班,驻车停留,谭广生终究没能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全然不顾危险,奔下山坡,冲向山谷,双手掬起一捧冰冷刺骨的河水。“真甜!”他说。时隔数十年后,看见当年自己吃尽人间苦参加修筑的天山公路,如今成了旅游胜地,他感到无比自豪。


天山公路沿途风景


  老兵的到来,欢腾了驻车停留的游人。在“守望天山”石刻前,在哈希勒根,在玉希莫勒盖,在乔尔玛……每到一处,老兵成了茫茫天山最美的风景。不同民族的游客争相围拢过来,给老兵拍照,同老兵合影,听老兵讲述劈山开路、打眼放炮、爬冰卧雪的天山筑路岁月。


每到一处,老兵成了茫茫天山最美的风景,游客们争相围拢过来与老兵合影


  一对维吾尔族夫妇在与老兵合影后,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告诉报道组,这条路,他们每年都要跑一回,这次非常幸运,见到了筑路老兵。他们说:“没有老兵,就没有这条新疆人民的致富之路、团结之路。老兵的功劳,新疆人民不会忘记。”


老兵胡永胜在玉希莫勒盖隧道前讲述当年参与修筑时的情景


  一路“礼赞”,让老兵感到心潮澎湃。站在自己参建的玉希莫勒盖隧道前,胡永胜热泪盈眶,粒粒泪珠滚落胸前。他说,此刻,他多么想告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战友,特别是那些为修筑天山公路献出生命的战友:“天山虽然无语,人民没有忘记,曾经的付出,光荣,值得。”



叫一声“大哥”,肝肠寸断


  汽车由北向南行进,于当天中午11时许到达乔尔玛烈士陵园。为修筑天山公路,13000多名官兵接续奋战了10年,有168人献出了宝贵生命,长眠在这座陵园。


航拍乔尔玛烈士陵园


  此次来到天山,张金玉只有一个目的,看一眼阴阳相隔已40年的大哥张金龙。40年前,哥哥牺牲时,张金玉刚满10岁。40年来,由于路途遥远、日子过得紧巴,张金玉从未到过乔尔玛陪哥哥说上一句话、给哥哥献上一束花。他想哥哥,脑海里时常想起小时候兄弟俩手足情深的一个个温暖瞬间。


“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系列报道成果,已成为乔尔玛烈士陵园纪念馆珍藏的史料


  7月的乔尔玛,一改往常的宁静,前来瞻仰烈士陵园的各族群众挤满了纪念馆。为烈士守墓34年的天山筑路老兵陈俊贵告诉报道组,得益于淮安“八百勇士 天路筑梦”新闻行动的广泛宣传,7月份到乔尔玛烈士陵园瞻仰的各族群众,每天超过5000人。


张金玉伏在哥哥的墓碑上呼唤“大哥”


  走进陵园,高高矗立的烈士纪念碑下,静卧着一排排烈士墓碑,像战士在列队。找到哥哥墓碑的那一刻,手捧花篮的张金玉浑身颤抖,埋藏了40年的思念顷刻间喷涌而出,化作泪水,也化作一声令人肝肠寸断的呼唤:“大哥!”


张金玉脱掉外套给哥哥擦拭墓碑


  伏在哥哥的墓碑上,张金玉脱掉外套,一边给哥哥擦拭墓碑,一边陪哥哥说话。他说,大哥啊,对不住你,40年没来看过你。他说,大哥啊,老父亲80多岁了,身子骨还行,时常念叨你,你没办法尽孝,有我和老三老四,你就放心吧。他说,大哥啊,40年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你的战友王林老哥也来了,没来的陈祝军、王雪峰、邱士明,还有好多家乡的战友,都托我给你点一炷香、斟一杯酒,他们都很想你……


老兵王林在牺牲的战友墓碑前痛哭


  40年千山远隔,40年梦里追思。看着眼前的场景,站在墓碑前的王林已是泪流满面、哽咽不止。瞻仰烈士陵园的各族群众也纷纷停下脚步,大家手捧鲜花,神情庄重,向烈士致敬。



了一桩“心愿”,此生无憾


  在乔尔玛烈士陵园,还有3位天山筑路烈士也来自淮安,他们分别是王克友、艾少平、周文飞。牺牲前,他们与胡永胜、谭广生同在军委工程兵建筑第一六八团,1974年一起挺进天山,参加修筑天山公路。此次重走天山公路,胡永胜、谭广生带着家乡战友们的重托,到乔尔玛烈士陵园,缅怀和祭奠3位曾经朝夕相处、为天山筑路光荣献身的战友。


三位老兵缅怀和祭奠牺牲的战友


  不过,胡永胜此行还有一个魂牵梦绕了多年的夙愿:“无论如何要找到为修筑天山公路牺牲的石博韬、朱齐明、龙健全、陈建录,他们虽然不是淮安人,但都是当年我手底下的兵。”


守墓老兵陈俊贵向瞻仰烈士的游客介绍淮安八百勇士的故事


  墓碑,一排又一排。烈士,一个挨一个。胡永胜缓步而行,在墓碑上寻觅着战友石博韬、朱齐明、龙健全、陈建录的名字。“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古稀之年的胡永胜,高兴得像个孩子,泪却止不住朝外涌。“老战友,你们让我一通好找,这么多年只知道你们最后被安放在了乔尔玛,一直没来看你们,作为你们的指导员,我有愧。”胡永胜一边给战友献花,一边跟战友说话,“小龙战友,你好,一别几十年了,特别想你。石博韬,你是个好兵,你记不记得,当年你牺牲时,我抢救了你6个多小时。还有朱齐明、陈建录,你们都是好样的……”


听闻淮安筑路老兵的故事,瞻仰烈士陵园的游客纷纷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几位战友,当年我们修筑的天山公路,如今正在为新疆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新疆人民没有忘记你们,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纷纷前来看望你们,你们安息吧。”祭扫结束,胡永胜和几位烈士一一话别。胡永胜说:“找到了这几位战友,就算团圆了。这一辈子,我再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天山公路沿途风景


  离开乔尔玛,沿天山公路继续往南,路在山腰盘旋,九曲十八弯,途中经过巴音布鲁克。蓝天白云下,羊儿在吃草,马儿在奔跑,一个个白色的毡房,像珍珠般散落在辽阔的草原上。从早上7时30分出发,到晚上10时30分抵达天山公路的南端终点——库车,此次重走天山公路历时15个小时。


天山公路沿途风景


  太阳已经落山,老兵们却依然兴奋。他们在期待第二天一早从库车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数十位定居乌鲁木齐的战友,正在等待与他们的相聚。和天山情一样,那份战友情,是另一种召唤。


推荐阅读



融媒体报道组:王健全 杜勇清 管伟法 干石泉

融媒体编辑:王莹莹



在看点个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