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观察 |“女德班”的泛滥与性爱机器人
政治学人·学术观察
编者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16个字,被形容为学堂倡导的"女德"四项基本原则,这类女德班在全国遍地开花。今日爆出抚顺女德班《女德班:女子点外卖是不守妇道》视频,“女子就该在最底层”,“浓妆艳抹违背女子性德”,“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等奇葩言论让人目瞪口呆。 本期中国人民大学李石副教授以“女德班的泛滥与性爱机器人”为题,向读者呈现了她的独到思考。
近日,抚顺“女德班”的各种荒唐滑稽、歧视坑害女性之事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然而,这并不是进几年来的孤例。从“女德教母”到各色“女德班”,各种歧视女性、宣扬封建女德的运动,层出不穷,时常让人处在穿越之恍惚中。人们不禁要问,这背后的深刻原因到底是什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性爱机器人即将大批上市的时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女性甘愿成为女德班的学员?
其实,“女德班”学员与性爱机器人,虽然“出生”不同,实质都是一样的——男人的玩物。不可否认的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女性的地位与建国初期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这一点可以从女性找工作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歧视得到佐证。
女性地位的下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经济在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贫富不均。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状况一直呈加剧的趋势。而这种贫富不均在男性与女性之间也明显存在。简单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当老板赚大钱的大多是男性(这不是绝对的,确实有很多成功的女性企业家,但同时有更多的老板太太),而女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则处于相对的弱势。当然,女性不创业、不当老板并不意味着女性就必须受穷。因为,她们还可以当老板的太太。尤其是在女性找工作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当成功男士的富太太成为优秀女性的最佳选择。
有一句老话在高校女学生中甚为流传,“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在我读书的时代(九十年代末)就已经在清华、北大,中国顶尖高校、堪称凤毛麟角的女性群体中得到认同。甚至有人认为,读名校、拿到高学历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到优质的老公。(这里我就不想批评“奶茶妹妹”了)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指导思想让许多优秀的女性励志成为成功男人理想中的“太太”。正是这一社会现实为所谓的“女德班”提供了绝好的商机。名校、高学历、高智商……还不足以使一个女性成为一个理想的“太太”。男人需要的是“贤妻良母”,尤其是某些暴发户似的“成功男人”,需要温良恭俭、逆来顺受,人前体面、人后温柔的漂亮太太。于是,为了成为成功男人理想中的“太太”,为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成为有钱人的一份子,许多优秀的女性,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将一个理想的老公作为自己下半辈子的人生目标。而且,这不仅是结婚前的目标,也是结婚之后还要不断为之努力的目标。
我也曾接触到一些“女德班”的学员。她们进“女德班”的直接原因通常是丈夫在结婚后开始冷淡自己。这些富太太感到了某种危机,想要竭尽全力保住自己的位子。美其名曰,提升自我,实际是害怕被扫地出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不创造收入的情况下,这些富太太们的生活肯定不会太舒心。
也许,“女德班”的最终梦想是将女性造成适应男性各种口味的“性爱机器人”:任人摆布、满足需求、绝无怨言。这样的“太太”确实完美。但是,如果我是男人,当我意识到自己怀中的那个人没有自由、没有意志,没有思想的时候,还会感受到“幸福”吗?还会感受到“爱”吗?只可惜我不是男人……
总之,“女德班”的泛滥折射出的是女性整体地位的下降,以及市场经济浪潮中女性的彷徨与悲哀。教育机会、就业岗位、收入和财富,等等公共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深刻地塑造着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平等关系不仅存在于学校、单位、政治协商等等公共领域,也存在于家庭这一私人领域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平等的社会必然源自不平等的家庭关系。但是,我相信,平等的人生却源自自己的选择。
支持原创
本期编辑:吉先生
政治学人学术观察系列是政治学人推出的原创作品,本文系政治学人平台发布,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信息及网站链接;媒体转载(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号)请尊重作者知识产权。识别二维码可添加编辑团队微信。
投稿邮箱:zhengzhixueren@sina.com
让每一个人自由的理解政治,作最有学术味道的政治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