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你下次的靠近,我愿再等18年

2016-11-14 崔峻 郝羿 郁骁 北青影像


| 以光影表达思想 | 用瞬间记录情感 |


沃夫冈·提尔曼斯

你可以自由使用你的眼睛,按你自己的方式赋予事物价值。眼睛是重要的颠覆性工具,因为从技术上来说它们不受制于任何一种控制力,当你自由地使用它时,它就是自由的。


本期正文

今天晚上,地球将迎来“超级月亮”,这是1948年来满月最接近地球的一次。美国宇航局(NASA)称,如果错过了这一次,那么可能要等到2034年,才能再看到月亮如此接近地球。  2034年,那可是要再等18年啊!

摄影/崔峻 郝羿 郁骁










这难得一见的大月亮,怎么才能把它拍回家呢?
又怎么能把它“拍大”呢?当然,首先你的有一台相机。另外嘛,你可以尝试借用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或者你干脆把它拍的很有趣。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以下照片源于网络)







除了拍月亮,其实,古代诗人们也曾经用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它的迷恋。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编辑/陈柏 耿蕾


本期作品展示

魏彤 摄


郁骁 摄


崔峻 摄

---------------END--------------

作品展示栏目欢迎朋友们投稿,

展示互动没有稿酬。

人物、风景、静物、都可以投稿,

手机拍摄的也没有问题,来一起分享吧!

邮箱:beiqingyingxiang@ynet.com

觉得不错发给朋友看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