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乐派:两种更美好的音乐打开方式『附汪峰专访』
有观点的聆听,有品质的音乐生活
这个信息炸裂的时代埋葬了鳞次栉比的唱片行,这个埋葬过程,标示着以往代表普遍音乐聆赏载体的实体唱片,被小众化成了艺术收藏品。在这个速食文化引发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都更习惯于直接简单粗暴撕啃那些对感官形成更粗暴印象的小龙虾和麻辣烫,我们都更习惯于打开手机,快速分享音乐与鸡汤。
作为最方便与最快捷的音乐接触工具,必须承认,手机的作用不能忽视,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的《2017全球音乐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从16岁到54岁年龄段的用户无一例外都越来越依赖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目前,全球几乎90%的音频流媒体订阅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来收听音乐。集体性的时代焦虑,已经很难让我们慢下来。
巧合的是,对待音乐和生活最正确的态度,就是慢下来。
是时候让生活从快向慢回归,让音乐从简单播放向细细聆赏回归了。
在让你意识到让音乐向聆赏回归时,我们先来看一个有关音乐载体的故事吧。从1979年8月到次年6月,在东京和埃因霍芬,亚洲和欧洲的两个科技中心城市,来自索尼和飞利浦的物理学家和音响工程师们组成的研发小组,在需要环绕这个地球半圈的距离之间飞来飞去,他们要到对方的实验室去学习,当然,还得竞争,而这个过程的最终产物,叫做CD。而在这样一个视科学为唯一准则的研发小组决定CD的最终尺寸和容量时,他们的唯一标准,竟然是这张盘片必须能够完整装下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而CD诞生后还随之出现了一些谁都不能忽视的数据:从CD诞生开始后的25年里,全球总共卖出了两千亿张CD,长度相加,可以绕地球六圈。以CD唱片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实体音乐,在最新统计的全球主要国家的音乐消费占比中,美国是18%,韩国是35%,德国是52%,日本则是73%,而中国,是4%!什么情况?
手机作为当下接触音乐最重要的工具,当我们开始用它在线播放各个平台上提供的各种格式的数位无损音乐时,就已经开始和真正的无损音乐保持距离了。在内地,93%的数字音乐用户在数字音乐平台上听音乐,都是使用标准音质,也就是MP3,与真正的无损音乐也就是CD音质有较大的差距。
把一开始代表普遍音乐聆赏载体的实体唱片,被小众化成了艺术收藏品的逻辑在这里来一个逆向复盘,依旧成立。实体音乐与数字音乐的载体变更过程,居然也是欣赏品沦为快消品的过程!
由于手机是高集成线路的硬件,以及体积、成本、电压等原因,手机用于处理音频的DAC、运放等芯片硬件,无论从工艺还是功能上,都无法与专业的播放器相比,要真正获得无损音乐的音质,只有使用硬解码的方式来播放。即使是使用手机播放真正的无损音乐,输出的音源和听觉中所体现的音质,是被压缩过的,多种无损格式的音乐在手机的在线播放过程中,是一个软解码过程,是将无损文件解码成能识别的格式用于播放,于是,大范围的音乐动态以及层次效果丢失了。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测试,将一个普通的CD播放器和一部能找到的最好的因为音乐播放功能而成为高端旗舰机型的手机,分别接上同一套具有高解析还原度的音响或者是监听耳机,让他们播放同一作品,明显的差别会立刻清晰的体现在你的听觉当中,往往一首汇聚了制作人心血的佳作会因播放器的原因而被忽略。
是接触音乐,还是聆赏音乐呢?嗯,选择很重要。
选择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两种更美好的打开音乐的方式吧。
1、最真实的打开方式:听现场。现场音乐能够最直接感受到音乐创作者和演奏者当下最真实的情绪与表达,现场虽然会因为很多不可控因素造成一些无法修补的瑕疵,但正是瑕疵和整个进行过程当中台上与台下两种人对于同样的音乐产生的情绪起伏和变化,才让现场音乐的真实具有了无可取代的生命力。
2、最完整的音乐打开方式:听唱片。由于绝大部分唱片都是录音室作品,在这些作品诞生之前,音乐人和制作团队都有着非常充分的创作空间和制作时间去调整去修改去磨砺去凝结,尽可能得让作品能更完整体现并表达到艺术家们的思想与才华,这样的音乐打开方式,同时打开的,还有制作这张唱片的人们对待艺术、创作、乃至生活的完整态度和想法。
汪峰在唱片上市时的微博表达了:CD版本会有惊喜,准确地说听CD就是完整的不停的听一首一个多小时的歌。每首歌中间都会由乐段、生活场景、音效连接在一起。听CD其实就是一张完整的概念专辑。在此,我们文字采访了一下汪峰老师。
1、汪峰老师对于他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会经常购买唱片来聆听鉴赏吗?
答:喜欢的音乐家和音乐人有很多,只要碰到他们的唱片就会买回去聆听收藏,如果有纪念意义的甚至会多买几张,送给朋友一起纪念收藏。
2、每次汪峰老师出版的唱片,制作周期很长,唱片设计也是百易其稿,对于汪峰老师来说,一张实体唱片与一张数字专辑这两种形式来分享他的音乐,都有什么区别?
答:先说数字专辑吧,其实在数字音乐平台上线专辑作品,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乐迷方便于去接触和聆听,数字这种载体也能够让歌迷更方便去分享喜欢的作品;而实体唱片首先必须是有一个不可取代的收藏价值,一张唱片,提供的不仅是更完整的作品播放功能和过程,同时实体专辑的每个录制的细微部分能铭刻创作者在这一整张作品集在时间当中的思想烙印,以及我本人通过装帧设计各个细节想要传达的对待作品的尽可能贴近内心的真实表达。我当然期望乐迷能使用比较优质的播放设备去播放我的实体专辑,相信能让乐迷在听觉上感受到很多在数字播放过程中体会不到的完整细节以及音乐的细微层次与完整音效动态,所以我在实体唱片版本做了用心的设置,准确地说听CD就是完整的不停的听一首一个多小时的歌,每首歌中间都会由乐段、生活场景、音效连接在一起。听CD其实就是一张完整的概念专辑。尤其我这张《果岭里29号》真的是一个音色和编曲的凝炼过程,通过实体专辑在更好的设备当中播放出来的完整效果,绝对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我和整个制作团队在作品当中所耗费的心血和如炼狱般的煎熬凝炼创作过程。
3、汪峰老师是否考虑这张专辑出黑胶版来满足他的歌迷更高的聆听需求。
答:当然有这个选项,而且这张专辑的前期编曲和后期制作过程,我们专门为黑胶唱片特别制作了高品质母带,黑胶唱片它本身带有一种复古的情怀,也能够满足对音质上有更高追求的歌迷,让他们更好地聆赏音乐。因为曲目长度以及黑胶唱片的时长的问题,我们需要做一张双LP的黑胶唱片,我得好好回去纠结一段时间来思考黑胶唱片的曲序问题以及设计问题。
洪流卷走的是时代,是让人没法不焦虑的手机电量,而不是时间。
所有人,好像都发现了哪儿不对劲,还不及细想,却已然继续盯着手机屏幕,在眼睛、大脑、手指的又一次简短配合里,继续让选择和分享丧失着内容原有的品质。
不是慢不下来,只是在坚持和妥协之间,犹豫着,最后的选择该向哪边倾斜。倾斜之前,是取舍的过程。时代的速度在提升,身体的负重在减少,当取舍的过程,变成了眼睛、大脑、手指之间互相简短配合的匆匆瞬间,很难确定,这一次的舍与得,是从着心,还是从了众。
对待实体音乐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成正比的。在这段叙述快要结束的时候,感谢你用来阅读的时间和耐心。在这里,不需要你刻意的慢,这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你早已习惯了高速运转,为心中所想和世人所望,去付出心血和再多一点的时间。只希望,当你明白自己需要慢下来的时候,能用点时间听完一整张唱片,再多花那么一点点时间,把唱片在你听觉和脑袋里留下的最美好的部分,分享给其他人。
态度分享,乐成一派。
享乐派,因您的喜爱而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生成你专属的汪峰专辑代言海报
海报分享到朋友圈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