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查收,证明事项清理成绩单来了!

魏哲哲 人民日报政文 2019-09-04
 

点击上方“人民日报政文”可以订阅哦


一段时间以来,“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等成为老百姓办事的烦恼。去年6月,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


如今,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情况如何?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了证明事项清理情况,成绩单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魏哲哲摄


(1)亲属关系证明、公民身份证明等是群众投诉集中问题


截至2019年4月底,各地区、各部门共取消证明事项13000多项。其中,各地区取消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400多项、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11000多项、无依据的500多项;各部门取消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1100多项。


朱慧卿作


去年9月,为接受群众对地方和部门设立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的投诉,找到涉及群众利益的堵点、痛点,司法部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正式开通“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群众可通过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对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各类证明问题进行投诉。


截至2019年4月底,平台共收到关于证明事项的有效投诉件1221件,其中已办结1109件,112件正在办理中。


“在已办结件中,地方和部门取消、纠正不合理证明495件,抄送国务院部门参考25件,经研究,需要保留有关证明事项并向当事人解释原因的有589件,当事人均表示满意或理解。”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介绍,从已办结的数据来看,群众投诉主要涉及亲属关系证明、社保相关证明、户口相关证明、公民身份证明、医保相关证明、婚育状况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死亡证明、小微企业证明、公证相关证明等。”

 

(2)通过证明事项清理,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


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效果如何?刘振宇回应,通过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将“为人民服务”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了“放管服”改革和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了营商环境。


一是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浙江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创新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义乌市分四批取消270项证明材料,基本实现了市域范围内无证明材料的目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商海春作


二是规范了行政行为。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对保留的证明事项,以办事指南的形式,规范证明文本样式、明确办理用途及法律依据,并主动在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公布。


三是深化了智慧政府建设。比如,上海市制定《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实行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多源实名认证渠道,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


四是优化了行政管理方式。比如,广东省公安机关228项民生服务事项上线“粤省事”公共服务平台,群众填写数据减少了54.6%,报送材料数量减少了44.2%,跑动次数减少了73.9%,有162项实现了“零跑动”

 

(3)做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试点工作


关于取消证明后的替代做法,这次证明事项清理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对能直接取消的证明事项,作出决定,立即停止执行,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对不能直接取消的证明事项,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政府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合同凭证等方式办理。

 

近日,《司法部关于印发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确定在13个省(市)和5个国务院部门开展试点。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行政机关在办理有关许可登记等事项的时候,以书面的形式将法律法规规定证明的义务或者证明条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然后申请人书面进行承诺,已经符合这些条件、标准和要求,同时也愿意承担承诺不实的法律责任。”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赵振华介绍,这时候行政机关就不再向他索要证明,直接予以办理。之后,行政机关通过核查、网上信息互联互通来审查这些条件,这就是告知承诺制的基本内容。


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老百姓到行政机关跑腿,还要到其他机关开具证明办事的麻烦,大大节省了老百姓和企业办事的成本。不过,由于告知承诺制涉及到证明事项的范围比较广,不仅仅是许可审批,还包括确权登记,向行政机关申请救济救助等各个方面,需要通过试点进行探索,形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模式,再在全国普遍推开。

  

下一步,司法部将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近期将以司法部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证明事项清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后续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同时,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公布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推进清单动态管理,防止边减边增。此外,司法部将进一步发挥投诉平台的监督窗口作用,对平台进一步升级改造,以更好更快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独家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rmrbzhw)


本期编辑:卢晓琳、陈杰


一周精选

●帮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

●乘客干扰驾驶员正常驾驶?拟立法规范

●秦光荣“主动投案”,就等于“自首”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