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应大“最美科技工作者”网络投票启动!快来投票吧
今年5月30日
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引导鼓励全校科技工作者
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
潜心立德树人、奋力创新开拓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年度
“最美科技工作者”
网络投票环节正式启动!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选树宣传活动,经过动员发动、相关单位推荐、初审汇总,现已确定12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接下来,将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学校审定,最终选出上应大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
投票时间
2022年5月25日-5月28日
投票规则
每天可投票1次
每次投票不超过5名人选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候选人均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事业,他们是上应大科技工作者的“最美”缩影,也是秉承学校“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科技创新文化的代言人。
让我们一睹这12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的风采(排名不分先后)。
01 戴翠霞
理学院
戴翠霞,教授,无党派人士,理学院生物医学多模态成像实验室负责人,多年来从事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相关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戴翠霞带领团队在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及应用方面不断突破,在眼科及内窥组织检测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多篇。目前致力于高端医疗成像领域,利用先进的多模态影像技术解码生物组织的病变机理,针对眼睛、口腔及胆胰管疾病的检测工作,开发病变筛查的智能仪器,助力临床疾病诊断和智慧医疗。
02 董天祯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董天祯,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目前重点关注三维目标渲染、重建与识别,以及视觉SLAM等研究领域,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省部和国防类项目,开展多项校企联合技术攻关,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兼任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财政局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命题专家、《自动化学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03 董振标
机械工程学院
董振标,上海市晨光学者,硕士生导师。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前沿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绿色能源材料创制、构效关系调控及催化储能应用基础研究,为新型高性能电极体系的宏量可控制备及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的设计研发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在工程应用方面,坚持产学研用,积极服务地方。以核心成员参与申报的“纳米复合智能熔涂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成功入选江苏省徐州市“双创计划”。
04 胡大柱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胡大柱,博士,硕士生导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十余年致力消能减震领域的科研工作,研发了受压可屈服钢棒支撑、多次屈服型减震支撑构件、钢板摩擦复合型阻尼墙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减震新产品,创新性地提出了多次屈服消能减震技术和设计方法,并将减震技术推广应用到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如东方体育中心、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等,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同时节省工程造价。
05 胡晓钧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胡晓钧教授长期从事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0余项,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专利授权46项。创建了土壤粒径高效分级-强化洗涤的淋洗技术工艺,研制出新型IDS等环境友好型土壤淋洗剂及淋洗液循环使用-淋洗剂回收提取-废水处理等成套技术工艺,实现了土壤高效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被广泛应用于上海等地区的土壤污染治理。
06 李法云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李法云教授多年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率先提出了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技术方法及方案,研发了化学融雪剂对城市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多项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言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奖;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余名,曾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
07 刘 虎
轨道交通学院
刘虎,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供电设备状态评估算法,以及无线通信算法方面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包括通过设备运行数据,预防性试验数据,建立设备状态模型,为相关企业供电设备维保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维保效率,降低成本;搭建基于5G的基带算法平台,为企业专用无线通信芯片设计提供算法指导。兼任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航空专业委员会会员及无线技术专家,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特约技术专家。
08 梁玲玲
经济与管理学院
梁玲玲,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有着法学与管理学的双学科专业背景,多年来致力于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努力让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为企业提供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方案的建设及咨询服务。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同时在《文汇报》理论版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如何紧紧扭住技术创新战略基点”一文被学习强国转载。
09 于新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新东,教授,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在重要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数百篇文章,多篇论文被中央级报刊和媒体转载,是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财经评论员、时政评论员,智库专家,电视特约嘉宾、专栏作家以及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讲座教授。在决策咨询领域,多项研究成果得到中央、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批示,服务领导决策。
10 张志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志洁,博士,多年来致力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材料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等项目。在光催化材料组分与结构设计、合成和催化性能的研究中取得系统性的创新贡献。引入离子体共振效应和氧空位等概念来探讨决定光催化性能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升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效率。研制出系列高效的光催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碳氢燃料,促进了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
11 张婉萍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张婉萍教授始终以推动民族化妆品技术发展为己任,开发新型基质载体婴幼儿皮肤修护剂及功效性化妆品产品,推动了国内外化妆品行业技术的发展;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平台,构筑以技术创新带动协同育人的综合发展平台。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东方美谷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日用化学工业》杂志编委。主编了《化妆品配方科学与工艺技术》,主持承担了省部级及产学研合作项目5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授权29项。
12 邹劲柏
轨道交通学院
邹劲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多年来深入轨道交通行业一线,解决轨道交通无线技术的疑难杂症,保证城市正常运转;长期从事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科技工作,首次把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专用无线系统运用于伊朗德黑兰地铁,并引领了国内地铁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大规模应用。运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和雄厚的产品研发能力,保障了青藏铁路、京津高速铁路、国内主要城市地铁等诸多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曾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请点击进入投票程序
您的选择和投票
是对每一位候选人的激励
推荐阅读
激情逐梦 笃行圆梦|校长柯勤飞与毕业生代表亲切座谈
学院春风|电气学院:凝心聚力齐战“疫”,担当使命践初心
宅寝不躺平!上应学子高质量花式“慢生活”图赏
编审 | 吕 客
责编 | 吴斯琦
排版 | 王 梦
制图 | 王 冰
素材 | 科研院
今天“分享”、“点赞”、“在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