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泽东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2016-07-20 我爱大北京

请点击上面  《我爱大北京》免费订阅!


毛泽东与杨开慧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几年,而且因工作需要两人经常分离。提起杨开慧,毛泽东总是“泪飞顿作倾盆雨”。但是,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情感并没有停留在些,而是不断深化,他对有这样的妻子而感到自豪、骄傲。


毛泽东1927年告别妻子之后,由于书信不通,独自抚养3个孩子的杨开慧,把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写成文字。


她记下和丈夫相识相爱的过程,也写下对丈夫无尽的牵念:“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他们终究没有重逢,毛泽东也没能看到妻子的这些文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11jlhe8p&width=500&height=375&auto=0


似乎是早有牺牲的准备,杨开慧把自己写的这首题为“偶感”的诗稿,和其他散文,藏在了长沙板仓镇杨家老屋的砖缝里。1930年,杨开慧牺牲。1982年,杨家老屋重新翻修时,这些文字偶然被发现,才得以重现人间。


此时距离杨开慧牺牲已经过去了52年,距离毛泽东逝世已经6个春秋。这4000多字的手稿,已经被岁月侵蚀得陈迹斑斑,一个女性的爱情火焰,就这样在黑暗而狭小的空间里,独自燃烧了半个多世纪。  


妻子对丈夫的爱,父亲对儿子的爱,都曾这样被时间悄悄掩盖,在“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家国叙事中,它们只是深藏幕后,静静等待。


这些信件承载的绵绵亲情,再也没有机会被它们的主人细细品读。


1959年,毛泽东终于回到故乡。在失去了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的故乡,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为有牺牲多壮志”,“牺牲”两个字写得多么豪迈,那一刻心里有多痛。“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个“敢”字,把多少风云一笔带过。


你懂,你就会知道,“新中国”这3个字有多重!

毛主席虽然与世长辞,但他伟大的思想根植于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头脑中!


我们不能忘了毛主席!永远也忘不了毛主席!

我们又能为他老人家做点什么呢?只能用我们的金手指把此文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知道毛主席的生前伟大之举和感人事迹...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请点击下面原文链接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