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的“永恒之海”歌单丨习大大说“德彪西令我印象深刻”!
对古典乐迷而言,他的自然音乐每每以古典音乐为基础,
这未尝不是对古典音乐的一种全新发展——把古典音乐放归大自然!
因为“自然不是音乐,而是音乐的母亲!”
——献给 Dan Gibson
“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我们年轻的时候,法国的很多书籍都翻译过来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很有影响,但对人世间的描写,还是要算巴尔扎克、莫泊桑的作品,像《人间喜剧》的影响就很大。最让我震撼的是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九三年》都是以大革命为背景的。我看《悲惨世界》,读到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让那一刻,确实感到震撼。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这就是文以载道。再有,就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的画家有一大批,像莫奈、塞尚、德加、马奈等,音乐家有比才、德彪西等,都让我印象深刻。” ——习近平《我的文学情缘》
DEBUSSY:FOREVER BY THE SEA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张名为《德彪西的“永恒之海”》(DEBUSSY:FOREVER BY THE SEA)的专辑,该专辑以德彪西的作品搭配上自然录音大师丹·吉布森100%实地收录的浪潮原音,透过以自然音乐著称的约翰.赫伯曼巧妙的编曲,构织出令人流连忘返的舒压休憩地,无论身处何处,皆能尽享放鬆、浪漫、自然、舒服与熟悉的感觉。以钢琴、木管乐、铜管乐、和弦乐彩绘著教人依恋的声景,在波浪上轻舞飞扬,随著潮去潮来织谱出篇篇优美乐章,邀您一同共赏。我在每首丹·吉布森的作品下面,都为大家准备了德彪西的原曲,方便大家比较体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59u3lllx&width=500&height=375&auto=0Dan Gibson:Beyond The Sea
01、Clair De Lune,月光
这首《月光》的钢琴演奏者佐尔坦·柯西斯刚于11月6日离开我们,缅怀伟大的钢琴家!
Dan Gibson(丹·吉布森,1922年1月19日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2006年3月18日过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然录音大师。从小生长尼加拉瀑布附近的农庄里的Dan Gibson,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用影像记录周围的自然景观。1946年他成立Dan Gibson制作公司,专门从事自然音乐的录制和后期加工制作。
02、Sarabande
萨拉班德(Sarabande)是一种庄严的西班牙舞曲,是缓慢的三拍子,其中第二拍为强拍。在巴洛克时期,萨拉班德常被用作组曲中,一般都放在第三乐章,例如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时的萨拉班德比在西班牙流行时期更缓慢,适合欧洲宫廷的舞蹈。在20世纪时,萨拉班德重新风行,在克劳德·德彪西和埃里克·萨蒂的作品中都有应用。
那时候Dan Gibson的公司,就以擅长捕捉自然界的声音而著名,他们制作的自然电影,音画同步,在那时可是一个创举。进入80年代他更是发明了丹·吉布森抛物线定点收音麦克风(Dan Gibson Parabolic Microphone),以便更清晰的捕获自然界中独特的声响。
03、En Bateau(泛舟)
德彪西的作品不仅能让人抒发情感,还能创造出惊人类似的自然景观,让人产生犹如身历其境的感觉。听他的作品《泛舟》,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正乘船在月光下的湖水上漂游……
于是,1983年,以 Dan Gibson至爱的歌曲,艾灵顿公爵的In My Solitude(我的孤独)命名,专注于自然声响的Solitudes公司成立了。这之后,Dan Gibson的南征北伐,Solitudes公司诞生了无数自然音乐经典,那些采集自人迹罕至的海角天涯的自然声响,配上Ron Allen、Howard Baer、Claude Desjardins等音乐人空灵舒缓的音乐,带着我们回到那个纯净的古老的地球。
04、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牧神午后》
《牧神午后》是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在1876年写出的一首被称为“奇迹般晦涩难解”的田园诗,描写罗马,希腊神话中司管森林与田野的牧神——潘的冥想。潘由于喝酒过多昏昏欲睡,他在回想追求水仙女时的那番情景,终于在温暖的阳光下睡着了。前奏去《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篇幅最短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但它蕴涵印象主义调色板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手法——旋律的线条,和声的进行,透明的配器,纤细的色调,所有这些全是新型的。乐曲的基调比较单一,着重表现这个怀有难忍的欲望的牧神的轮廓模糊不清和偏于静观的形象。它的色彩描绘十分精细,有丰富的明暗转换和色调变化。
社会越来越快,我们无时不被压力与焦虑所包围,我们如何能拥有宁静的片刻?来感受Dan Gibson吧!
05、Reverie 《梦幻曲》
它的调性明朗、风格朴素,描绘了大自然的明媚春光、绽放出作曲家的青春活力。如果给它加一个标题,我就叫它春天幻想曲。首乐章是从黎明到正午——清风微拂、旭日初升、黑夜从沉睡中苏醒、万物展露出新颜;春天的气息如此融怡,光影参杂、风条拂漾;春天的轮舞也如此绚烂,原野生机勃动、海天皓阔澄明;湍飞意兴激发了无尽真彩、胸怀脑际跳荡着神超气象;美丽春光就在这激情中燃放着热力!慢乐章空明莹澈、意蕴清婉,它像一支梦幻曲,思线柔长纤绵、情潮霏微迷漫。当音乐不间断的进入终章,旋即迎来春神的劲舞——这是热烈而畅旺的狂欢,也是醇美和真率的抒怀;生命的绿意在激悦中灿放,青春的气息在喧阗中沸扬!这首幻想曲显示出更多浪漫风格的影响,它也呈现了德彪西学生时代的某些音乐面貌。
06、Sunken Cathedral《沉没的教堂》
《沉没的教堂》(La Cathedrede engloutie)是第一卷《前奏曲》中的第十首,完成于1910年。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法国布列顿(Breton)半岛的一个传说。据说古代被淹没的伊斯大教堂时常在早晨升出海面,而且还能听见钟声和僧侣们咏唱经文,但不久教堂又会沉入海底。德彪西巧妙地借用这一题材,以独特地钢琴音响描写了该传说的景象和神秘气氛。乐曲开始时,以很轻力度的演奏,来表现平静水面中混合着的被淹没的钟声。当大教堂在钟声中浮出水面时,钢琴的音量逐渐增强,直到钟鸣的泛音在空中回响。教堂中传出唱诗班的歌声在平行的三和弦的衬托下,断断续续,显得既清晰,但又遥远。类似管风琴的持续音构成的声部绵延不绝,增添了教堂的神秘、凄凉。最后,教堂钟声般的音响渐渐消失,在钢琴踏脚板的辅助下,持续地奏出重复的低音。音乐消失前,教堂的歌声再次传来......
07、Arabesque, No. 1
所谓阿拉伯风格,原来是指古代西班牙宫廷、古堡、寺院和意大利城市建筑中带有阿拉伯风格的装饰性花纹。德彪西的音乐,充满了明快的情绪,相当优美飘逸。有如流水的婉转,又若飘动的彩带。
08、Little Shepherd《牧童》
德彪西(Debussy)的钢琴组曲《儿童园地》(Children's Corner),是他富有艺术价值的晚期之作。这一钢琴组曲创作于1906~1908年,包括《博士练习曲》《小象催眠曲》《洋娃娃的小夜曲》《雪花飞舞》《牧童》和《木偶的步态舞》6首小曲。德彪西在陪伴5岁爱女秋秋玩耍中得到了作品的灵感,他曾在作品的卷首写到:“为了明天的一切,随同父亲的温和的好话,把本书献给我亲爱的小宝贝”。Little Shepherd是其中的第六首,整部作品感情色彩丰富,形象鲜明,充满了童趣。整首乐曲是一张孩子玩的画片。展示出牧童歌唱时的心理活动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新的表情。第一阶段是对后来叙事的引子,第二阶段完整地陈述了朴实无华、纯真的牧歌,第三阶段是最动人、最个性化的,表现出牧童与主人公合而为一;这里的风格十分慷慨激昂、音条夸张。
09、Girl With The Flaxen Hair《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德彪西写成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清新、恬静,好像是用谈雅明快的水彩勾勒出的一幅少女速写画。可以这样想象:仿佛隔着无际的麦田,远远望见一位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哼唱着动听的歌谣。她如同仙女下凡,那般纯洁、优雅,却不容凡人接近;如果你试图走近她,她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西方音乐评论
古典音乐放映厅
每晚古典音乐会
每晚一张音乐CD
加入古典音乐交流群可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关注公众号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