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歌单丨巴赫与小步舞曲

2016-11-12 爱音乐,就置顶→ 经典音乐歌单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335mw20xs 《G大调小步舞曲》


巴赫与小步舞曲(Minuet)

读:J.S.巴赫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和教育家,是巴洛克音乐的高峰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巴赫在复调音乐的创作上,使之达到了最高成就。巴赫写了为数众多的钢琴作品,在《初级钢琴曲集》中,共有11首小步舞曲,这些作品有浅至深,自成体系,赋予音乐以哲理性,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和教育家,是巴洛克音乐的高峰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巴赫于1685年出生于埃森纳赫,1750年卒于莱比锡。贝多芬说:“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德文名字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瓦格纳说巴赫的作品是:“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他一生从事古钢琴、管风琴的演奏与创作大量的器乐曲和清唱剧。尤其在复调音乐的创作上,使之达到了最高成就。巴赫自幼从父学习音乐,10岁丧父后寄居长兄家,随长兄继续学习音乐。青年时期的巴赫不仅接触到意大利的键盘音乐和德国的键盘音乐,而且担任宫廷乐队的小提琴手、管风琴手,同时大量地听宫廷乐队的演奏和管风琴演奏,学到了德国音乐的精华,并受到法国音乐的影响。1708年,巴赫担任宫廷管风琴和乐队演奏的同时,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孜孜不倦地抄写和改编其他作曲家的乐谱来学习和掌握各种音乐风格,是他终身不变的方式。巴赫的音乐作品不仅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且形式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哲理性。1732年巴赫来到了莱比锡,在莱比锡的21年里,完成了重要的宗教音乐作品。1749年双目失明,次年去世。巴赫天才地集中了整个时代,并结束了这个时代,是欧洲文化发展中承前起后的枢纽人物,他被后人举为典范,在他之后几乎任何一个时期的作曲家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因此,巴赫在欧洲音乐史上享有“音乐之父”的美誉。



巴赫写了为数众多的钢琴复调作品,这些作品有浅至深,自成体系,赋予音乐以哲理性,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是钢琴教学中重要的复调教材。《初级钢琴曲集》俗称《小巴赫》,是步入复调音乐的入门篇,是华尔特·卡洛从巴赫为妻安娜·玛格达琳娜所写的键盘小书以及巴赫的组曲中选编而成。该曲集共有28首小曲,包含九种不同风格的舞曲,音乐优美生动,手法简洁。在《小巴赫》中,共有11首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源于法国民间舞,词意是舞步很小的舞蹈。17世纪由路易十四将它引入宫廷,逐渐成为典雅的舞曲而流行于上流社会。小步舞曲的特点为中速,3/4拍,旋律优美,简朴优雅,伴奏简单清晰。旋律的节奏多用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巴赫音乐的主题就像一个姓名,一个符号,虽然往往只有一个乐句,但却高度地凝练着一种情感。在一些外国电影的文艺片中,当主人追述自己童年光景时,常常会配上小步舞曲。

  • 第一首  G大调小步舞曲:音乐让人感到温存亲切、朴素明朗、优雅秀气。尽管已查明,这是是由巴赫同时代的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所作,然而这具有魅力的音乐让我们不得不把它作为巴赫之路的启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139sslil9

  • 第二首  g小调小步舞曲:这也是佩措尔德的作品。它与第一曲在结构上几乎完全对称。因为是小调,因此乐曲给我们一丝忧郁感。

  • 第三首  G大调小步舞曲:音乐具有舞蹈性,左右手旋律在语气上有“一问一答”式的呼应。好似一位伯爵和年轻的小姐一边跳舞一边悄悄对话。这首小步舞曲在对位式句法和双手做出多样性的乐句轮廓方面,对弹奏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乐谱中较长的句子是用长句标记指示出来的。

  • 第六首  G大调小步舞曲、第七首  g小调小步舞曲、  G大调小步舞曲:它们同时联缀弹奏就成了一首三部性的小步舞曲。第一部分是对比的两个线条,因此两声部都作为了歌唱的旋律。高声部的旋律较突出,低声部的切分节奏适当地给予了强调。一般三部性的小步舞曲第二部分比较安静,而这首却相反,第二部分(即第七首)较快,节奏活泼而生气勃勃,声音富有变化,显得饱满而秀美。第三部分(即第八首)是第一部分的复对位。虽然是第七首声部的上下调换,但全曲从容而不失流动,速度略慢,显得沉稳优雅、含蓄抒情。如果第一部分把高声部线条作主旋律,那么这一部分就要突出低声部了。

  • 第十首  d大调小步舞曲:虽然是小调,但表现的风格是朴素、自然而又清醇。此曲的特点是乐句规整而旋律起伏很大,线条圆润流畅。

  • 第十四首  c小调小步舞曲:这是一首速度较慢的小步舞曲平缓的旋律。情绪略带忧郁,安静地,速度较慢,加上带卡农式的模仿进入,使整个曲趣是纤弱宁静的。

  • 第二十一首  F大调小步舞曲:这首小步舞曲比起其它各首,它的内声部意识在增强。一些有连续的留音进行,可谓复调的基本语汇。

  • 第二十四首  E大调小步舞曲:这首舞曲编入《第六法国组曲》。也许把第1、2小节高声部的连线截断,让第2小节的第一、二拍作为一个重音会显得更优雅些。

  • 第二十七首  c小调小步舞曲:这是一首具有较多变化的小步舞曲,悠长的气息,朴素明朗。

巴赫的音乐不断地在与每一个变迁的时代进行着深刻的交流,包括对曲式的认识,实际音乐结构,对艺术深悟的音乐素养。巴赫高度的复调思维与新颖生动的主调手法并用的成就,使巴赫成为音乐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o0156bon75j
爵士版《小步舞曲》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西方音乐评论

古典音乐放映厅

每晚古典音乐会

每晚一张音乐CD


加入古典音乐交流群可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关注公众号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