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水县公安局坚持以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为主线,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精耕细作主防警务“责任田”,探索构建现代警务“赋能环”,绘制出“全警采集数据、全量集成要素、全网感知信息、全域动态管控”的主防警务“一张图”。今年以来,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2.6%和28.9%,社会治理成效显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工作实践中,我们强化基础性工作的实战导向,注重大数据应用的落地实践,推动主防警务与数字警务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治安管控能力。”清水县公安局副局长程俊锋说。 力量聚合,全警采集数据——推行“1143”工作模式,基础数据常新鲜活。 积极推动警务前移、警力下沉,不断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一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突出社区民警专职化,高效落实“一村一辅警”,全县260个行政村达到全覆盖。推行“1143”工作模式,即以每个警务区为单元,每个民辅警为个体,采取定人、定域、定时、定量“四定”工作法,坚持不漏房、不漏人、不漏项“三不漏”工作要求,由社区民警包抓责任区,驻村辅警直接入户采集完善核实基础数据,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今年累计更新鲜活数据16.8万条。同时,成立基础管控专班,建立“日抽查、周通报、月评估”工作机制,随时监测数据质量,及时反馈维护更新,确保基础数据常新鲜活、赋能实战保障有力。 “城关派出所下辖7个社区、18个行政村,实有人口11万余人,出租房屋分散、流动人口居多、治安环境复杂等问题叠加,基础数据一旦有疏漏,可能给治安秩序带来挑战,我们特别注重基础数据的常态化维护。”清水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纪海龙介绍。 为此,城关派出所结合工作实际,探索推出社区民警“两个半天”工作制,即上午利用“一标三实”、警综平台等及时校对录入准确数据,下午在社区和村组集中开展数据采集和走访工作,实现基础数据准确率和实有人口访查率的双向提升。据了解,全局各派出所在基础数据采集维护方面都有符合各自实际的“妙招”,“敲门行动”“警务采集站”“村委协采”等一批工作做法已开花结果、蔚然成风。 资源整合,全量集成要素——突出“3+”基础要素管控,坚持“四管四实”工作要求,全量纳入管控取得治乱除隐良好效果。 聚焦《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治安要素管控攻坚提升行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3+”基础要素管控,由公安牵头,整合市场监管、文旅、商务、城管、卫健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常态化“联防联查”工作机制和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平台“微警务”。 坚持用房管人、用业管人、用证管人、用技管人和底数要实、动态要实、服务要实、管理要实的“四管四实”工作要求,有效过滤安全隐患风险、提升预警防范水平,取得了“治乱除隐”的良好效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行动128场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18处,健全各类电子档案信息520家次。 “我们及时研究探索现代警务建设在基层实践中的思路举措和方法途径,全面掀起‘头脑风暴’‘实践比拼’,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尤其注重基层基础的导向性作用,在打造主防警务亮点提升中率先发力、求得质变,有力助推治安管控能力提升。”清水县公安局副局长王小明说。 手段集合,全网感知信息——建立1中心4专班和“1+N”研判侦查体系架构,实现资源集约、情指融合、服务实战。 顺应社会治理多元化要求,强化“情指行”一体化前沿警务支撑,全面整合警务资源,融合警务数据,优化警务流程,精选配备8名民警、15名辅警,建立1中心4专班,即情指中心和侦查专班、图侦专班、网安专班、基础专班,汇聚110个智慧安防小区和1.4万余路监控探头、电子警察、治安卡口等数据资源,按照“种类多元、全域监控、紧贴实战”的思路,形成“常规分析、即时预警、重点研判、落地处置”的快速反应体系,实现资源集约、情指融合、服务实战的目标。 依托全网感知设备,建立“1+N”研判侦查体系架构,即情指中心主导研判,专业警种侦查打击,切实强化合成研判挖掘线索、立体全量捕获信息和案件侦查方向明晰、落地打击精准高效的实战作用。今年以来深挖研判在逃人员线索12条、跨区域案件线索8条,成功侦破“5.23”跨境网络赌博案、“7.25”电信网络诈骗案等,有效破解了“手段不全、支撑不强”的瓶颈。 “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一警多能、多警联动、全警作战的工作理念,打破部门隔阂、各自为战的问题,突出研判支撑的实战导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清水县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主任王克强说。 机制融合,全域动态管控——实行“交所融合”“特巡交一体”、警情首接责任制和“一警双派”“警网融合、警社共治、警民联防”等工作机制,基层治理由“各自管”向“共同治”转变。 紧紧围绕社会面巡逻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社区警务等方面工作“各自管”的现实问题,大力整合特巡警、交警和派出所警力资源,依托城区2个警务站、3辆流动警务车和18个交警中队,建立起“交所融合”“特巡交一体”的全时响应运行机制,实现治安共防、交通共管、警情共处、基础共抓的综合效果,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2.1%和36.7%。
成立接报案中心24小时接待群众,实行警情首接责任制和“一警双派”,街面警力和派出所警力梯次反应、协同支援,做到快速到警、及时处置,实现“1、3、5分钟”快速响应,110出警时间同比缩短30%以上。 按照“警网融合、警社共治、警民联防”的工作思路,推行“1+2+N”社区警务新模式,即1名社区民警、2名驻村和交通辅警以及单位内保干部、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社区志愿者等在内的群防群治力量,联合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处、隐患排查、普法宣传、服务群众等工作,通过警务机制的高效融合达到了“共同治”的工作目标。
来源:清水公安
编校:天水市公安局融媒体中心 剡旭鹏 常力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