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市街道设计导则》系列研究Ⅰ——街道为谁而存在?

2017-10-26 赵寒雪 众规武汉

自众规武汉发布“武汉街道体验”(点击回顾)问卷调查以来,收到了大量热心网友的反馈,这些意见将作为《武汉市街道设计导则研究》编制的重要依据。


街道的发展历经“步行为主——以车为本——回归人本三个阶段,美好的街道需要具备公共性、安全性、人流活力等众多特征。


如何设计出一条伟大的街道?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展了《武汉市街道设计导则研究》系列研究,从今天起将在本号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导读  INTRODUCTION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这样写道“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沉闷。”她在说街道之于城市的重要性。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由最初的步行、人力车、马车发展到自行车、汽车等,随着步行空间不断地侵蚀,我们不禁要问,街道究竟为谁而存在?


纵观全球街道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行为主——以车为本——回归人本三个阶段,以此为背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街道的理论研究。一起来看看,以上三个时期的街道是如何发展,又呈现了怎样的面貌。




工业革命之前,步行是人们主要的交通方式。人们通过步行速度来体验城市空间,以步行需求来塑造城市空间。

中世纪及以前,西方城市多为自发成长而成,缺乏专业规划。在有机生长的城市空间中,街道的发展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随着以居民的步行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变化而有机生长。当时,城市街道为人而存在,尺度宜人,是交通的通道,更是大家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 英国约克郡中心肉铺街,通常被认为是欧洲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街道,尺度宜人


16 世纪,马车出现,至18 世纪后半叶开始普及。马车为贵族服务且多用于远途运输,所以在城市建成区内步行仍是人们出游、工作和参与社会活动最常见的交通方式。

这时期的人车矛盾并不突出,只有少数步行与车行交通间的冲突需要解决,比如罗马街道的拥挤致使凯撒规定日出和日落之间禁止大车和马车入城等。这也是早期交通分离的尝试。


▲ 罗马街道上的人与马车





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诞生,标志着“机动车时代”登上历史舞台。

在工业革命的刺激下,机动车迅速发展,交通模式发生剧变,为适应机动车的出行需求,城市街道的空间尺度开始转变为机动车尺度。城市的物质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因机动车发展带来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更加复杂。


▲ 卡尔•本茨 发明的早期的燃油汽车

城市社会矛盾日益严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用乡村稀释城市;柯布西耶的功能主义城市理论强调速度、运动和效率,呼吁消灭街道。在规划理论不断的争论碰撞中,许多富有人情味的城市街道空间开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急驰的机动车。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没有解决城市的问题,却引导了城市空间以车行为主导的趋势,仿佛街道只为了机动车而存在。于是,人车拥挤,步行变成并不愉快的体验,甚至出现机动车独占街道的现象,交通问题越演越烈。


▲ 人车拥挤的街道



二十世纪初期,肆意追求交通速度使当时的街道主要用于满足需要大量机动车通行的城市交通。交通问题引发的城市问题日益恶化,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步行生活对城市活力的价值,思考如何实现步行生活与车行交通的平衡和共融,涌现出一系列人本主义的街道理论。

1961年,简·雅各布斯的警世之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腾空出世,从一个城市观察者的角度犀利地批判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给街道带来的千篇一律的现象,呼吁街道多样性和街道活力的回归。杨·盖尔的《交往与空间》(1971)、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1975)和《街道的美学》(1979)等理论著作均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街道空间,推动了人本主义街道设计的发展。


▲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



70 年代的荷兰乌纳夫模式以及德国交通安宁计划提出,重新从步行者的角度考虑了街道的设计,强调人的活动在居住区街道的优先权,为创造富于人情味的人车和谐共存的街道空间做出了贡献。在此基础上,共享街道理论在1980 年正式形成,旨在创造一个和谐的人车平等共存的街道空间,将步行者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为所有大众改善街道环境,归还了街道自身的生活性和社交性。


▲ 三种典型的“共享街道”措施


美国在70年代提出了完整街道政策,其目标是通过完善道路相关设施,为所有方式的交通出行者提供一个公平的道路交通系统,包括所有年龄、出行方式以及健康状况的道路使用者。


▲ 纽约第五大道“完整街道”改造


80 年代,为应对机动化发展带来的城市向郊区蔓延的趋势,美国最早出现新城市主义思想。倡导城市街道人性的回归,主张建立可步行城市,以人与环境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注重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和高居住水平的生活环境,力求营造一个 “人性化尺度”、“美感”、“安全”、“舒适”、“有情趣”的社区。

到了1990年代,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渐严重,“生态街道设计”、“绿色街道设计”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街道改造更新理论试图不断完善人、车、坏境及社会的关系,通过城市街道的改造和更新,使其向着和谐、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 


▲ 绿色街道平面与断面形式示意图

▲ 绿色街道原理示意图


这一时期实现了城市街道生活的伟大复兴,在人本主义的街道理论与实践下,街道逐渐回归人本。



总结 EPILOGUE


从传统城市享受步行的街道生活,到工业城市机动车对街道的侵蚀,再到半个世纪前开启倡导的城市街道人性的回归,街道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进行城市生活的重要空间。回溯城市街道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以车为本”到“回归人本”的街道复兴过程,城市街道的革新更加趋向于多样化、人性化、稳静化、文脉化及可持续化。在前人的不懈努力下,街道最终还是回到了人的脚下,我们也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武汉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研究编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