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一日本伤兵被中国老农收留47年,回国后对方这样回报恩人

2018-01-06 迷彩绿生活 迷彩绿生活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提要: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本就落后于世界的军事实力在各种内战中消耗无几,军事力量也不足以和日本相对抗,唯有无数先烈是用自己的躯体去填补这巨大的差距,才能够让胜利女神最终站在我们这边。一场战争的胜利可不是由一方因素所决定的,但抗日英雄们拖出日本的时候,日本军方也开始自乱阵脚。正面战场难以突破,背后又有无数抗日武装力量干扰日军进攻,在长达十四年的消耗战里,日本军国政府就算是把全国的青年男子全部逼上战场,也无法在这堆泥淖之中抽出手脚,更进一步了。

1945年,中国人终于等来了这场战争的结束。在日本天皇在电台中宣告投降的时候,侵华日军还有大部分难以置信,妄图负隅顽抗的士兵。其实这部分士兵有些并不是因为自己狂热的信仰,更多的人是别无选择:日军在战争后期缺少医疗人员,大量的伤兵无法及时得到医治,最后被抛弃在战场之上。更何况日军后来打仗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本国十二三岁的小男孩罢了,不仅没经过训练,枪栓都拉不熟练,在战场上没起到什么作用就得负伤甚至阵亡。

那么,留在中国的日本伤兵会受到怎样的待遇呢?除了被愤怒的中国同胞处死外,还是有幸运的日本鬼子碰上了好心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开始后,一名叫做石田的日军士兵被丢弃在河南封丘。石田本是日军编制内的一名谍报员,可以说潜伏在我们的人民群众当中,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按理说,石田这家伙身份暴露后是会被村民们架起来给凌迟了,只不过事情发展的结局有些出乎意料。

石田身负重伤之时,发现他的是一名心地善良的村民孙邦俊。孙邦俊没有加害石田,反而收留了他,对其悉心照顾。有时候大家伙真不理解孙邦俊是图什么,村民们因为这个日本鬼子对他们家冷眼相待,孙邦俊还是一意孤行地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就算石田活了下来又能怎样?日本人已经被赶出了中国,孙邦俊这种“谄媚示好”的做法是不可能得到回报的。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善良吧,孙邦俊不求回报,这一照顾那就是几十年。更令人敬佩的是,在孙邦俊去世后,他的孙子孙保杰还接替了爷爷的工作,照料石田日常起居生活。孙家祖孙俩以德报怨的做法改变了村民对石田的仇恨,后来村子里发放补助的时候,也会多给孙家一份石田的量。就这样,石田安然无恙地度过了几十年。

即便作为日本人,石田也是希望可以落叶归根的。可中日关系因为这场战争长时间处于敌对状态。直到1992年,中日关系才因美国的关系而缓和。为了加深两国交流,日本第一次派遣使团访问中国。这个使团可能还得到了一个秘密任务,便是寻访流亡中国的日本士兵。

孙保杰得知后,开始为八十岁的石田四处奔走,寻求日本使团的帮助,终于让石田实现了回国的梦想。回到日本后,石田不仅组织募捐修建学校,铺盖公路。为了报答孙家,石田还主动资助孙家人到日本留学。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也并非是绝对正确的。

小编寄语:当您拿着枪进入中国,就是我的敌人....周卫国先生

来源:历史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