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个太平军叛徒,投降清军换得大清功臣名号,晚年却忏悔了

2017-11-22 刘永加 鱼羊密史

点击上方「鱼羊密史」关注,每晚九点半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大清道光年间,在湖北黄冈杨鹰岭刘家降生了一个男孩,这让刘家喜出望外,取名斡成。这个斡字,蠡柄也,《说文》中,段玉裁注解斡的意思是:“判瓠为瓢以为勺,必执其柄而后可以挹物。执其柄则运旋在我,故谓之斡。”而蠡字的意思却是:蛀虫啮木,没想到后来真的应验了。


显然,其父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兴家旺业,给祖先争光。尽管家境不是很好,可父亲还是把他送进学堂读书,期望他一生能够有文化有建树。上学后老师又给他取了个文绉绉的名,叫刘维桢。刘维桢小时候十分聪慧却透着狡黠,课上一学就会,能诗善文,老师很喜欢他。然而,后来家里更困难了,不得不辍学,去学了篾匠,以帮助家里渡过难关。


长大后,刘维桢更有思想了,他看到当时的国家内忧外患、豺狼当道,太平天国兴起,义愤之下,他就投奔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被派到赖文光部任职。由于他文章写得好,加上聪明能干,很快提升到了重要位置,辅佐赖文光,率部据守蕲州,也就是今天蕲春。





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英王陈玉成派遣勇将,假借清军旗帜,夺下了黄州城。陈玉成想把黄州作为根据地,为了长久之计,他们筑垒浚壕,大搞军事设施,想长期据守黄州,以此向周边发展壮大。然而清政府不会听之任之,同年六七月间,湖广总督官文调派总兵成大吉等,率其部下十八营,从江南渡过江北,准备攻打黄州。同时,又派总兵李续焘也率军进驻黄冈回龙山,攻打戚家岭。几战下来,由于太平军实力与官军悬殊太大,将士伤亡惨重,陈玉成就命令收缩兵力,将兵力移至黄州城内固守待援,当时的黄州城经过太平军的建设,城墙高大,壕沟较深,真是易守难攻,清军四面围攻,却久攻不下,双方形成对峙。


这时,刘维桢正率兵驻守蕲州,得知太平军战败被围困的消息后,狡黠的他动了心思,眼见太平军的大势已去,他决定投降官府,谋个光明前途。于是暗中秘密策划降清之事,为了赢得官军的信任,刘维桢派出自己的心腹,秘密来到官文的行辕内,密告黄州城内太平军的机密情报,并告知他要配合官军行动。


官文大喜,当即接受了刘维桢的投降,并通知所有参与围困太平军的清军水陆各营,相机策应,一举攻下黄州城。官文和刘维桢密谋,让他以增援黄州太平军名义,率军推进到三台河对岸驻扎,并伪造陈玉成文令,投送黄州城内,命城内将士突围,让官军彻底围歼这支太平军。



刘维桢按照密谋的计划实施。黄州城内的太平军将领信以为真,果然突围出城。结果,太平军遭到了大批官军与刘维桢部的伏兵合击,伤亡惨重。冲出重围的太平军将士猝不及防,不是被打死就是溺水而死,三台河水为之不流,其惨状目不忍睹。八月二十日官军终于攻下了黄州城。这一天,黄州民众怎么能忘记呀!人们知道了都是刘维桢这个叛徒出卖了太平军,刘维桢就成了万民切齿痛恨的罪人。


攻下黄州城后,刘维桢率部接着攻破太平军据守的随州、枣阳、德安府(今安陆县)等地。尤其是攻破德安后,这里是太平军的军饷库,刘维桢将其库藏劫夺一空,全部用骡马运回家。同时,清政府没有忘记他的功劳,提升他为提督浙江全省马步军,所部号“忠义营”,真是有名有利,有权有势。


刘维桢这个太平军的叛徒,以太平军数千名将士的鲜血换得了清廷的蓝翎五品军功,并由此发迹,成为黄冈的头号大地主大富豪,他占有田地二十五万亩,自鸣得意地说:“出门不走他人路”。清政府很照顾他,让他以记名提督山海关,无需到任就领提督的工资。不久解甲还乡,刘维桢先是寓居武昌胭脂山,后回黄冈老家经营庄园,在杨鹰岭周围修建粮仓7座,在武汉、黄州、团风等地开设当铺5个、各种商号8家,购置轮船3艘,自称为“七仓五典八商三条船”,常年雇请长工、店员、仆人、管帐等二三百人。老婆就取了10个,这个自小穷怕了家伙,终于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到了同治年间,刘维桢已经到了暮年。当了几十年叛徒的他,也在反思自己,回首一生的荣辱,忽然忏悔之情溢于言表,他竟然认为:“富贵者,草头之露;名胜者,长江之水。水长流而不竭,露一晞而无余。人生天地间,知岁月之几何,但免饥寒,何必留盈余以疲心力而累子孙。”看来经历了生死战火,经历了大富大贵,也许刘维桢大彻大悟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他多次去当年黄州的战场巡视,他看到赤壁之上的建筑物已被那时的战火焚毁,至今未能修缮。回来后,他拿出自己的巨额家产,率领忠义营官兵,于同治七年(1868)重新修复赤壁之上的楼台亭阁和武昌的黄鹤楼等景点,使千年名胜得以恢复。同时,他还修桥摆渡,设立义学、社仓、善堂、义庄、施粥、育婴堂等,捐建京师同邑会馆、黄州昭忠祠、江夏勺庭书院、黄州河东书院。直(今河北省)晋大旱时,他也捐巨资赈济。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和光绪帝逃往西安避乱。回跸时,刘维桢以巨额银两慰问,慈禧亲赐"乐善好施"匾额,御封"提督军门",加赏尚书衔。光绪三十一年(1905)刘维桢去世。


刘维桢后来所做的一切,也许是他在给自己赎罪吧!他的忏悔不知太平军那些死难弟兄收到了吗?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签约作者。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