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她精通房中秘术,让宋真宗欲罢不能,垂帘听政凤霸九天,却被《狸猫换太子》冤枉了一千年

2017-12-27 风林秀 鱼羊密史

点击上方「鱼羊密史」关注,每晚九点半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狸猫换太子》剧照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鱼公子为你讲古▼


在《狸猫换太子》中,李妃生下了小太子,结果被刘妃用剥皮的狸猫给换走了。幸好有陈州放粮的包拯,找回了流落民间的李妃,惩治了奸妃刘妃和太监郭槐,最后来了一出“打龙袍”算是大团圆。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其实呀,跟刘妃相斗的不是包拯,而是寇准,那个八贤王也不是家喻户晓的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芳,而是宋太宗的儿子赵元俨。至于刘妃,就更加传奇了,嫁给赵恒之前,可是一个跑江湖的大美人呢。


下面,咱们就先从那个小太子说起吧。


1.


《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个小太子名叫赵祯,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宋仁宗。


仁宗的父亲是真宗皇帝赵恒。在真宗皇帝还是襄王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跑江湖卖艺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刘娥,也就是后来的刘妃。


(图)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


刘娥在江湖卖艺,当时她已经嫁人,因为美艳绝伦,结果被当地的一个地方官员买下,然后献给了当时被封为襄王的赵元休(即:赵恒)。赵恒非常喜欢这个刘娥,刘娥久在江湖,颇有“飞燕合德”房中秘术,让赵恒天天把玩爱不释手。时间一长,赵恒就“衣带渐宽终不悔”了。


这事被赵恒的父亲太宗皇帝看出来了,于是就暗中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有人告诉太宗皇帝,说最近襄王收了一个打把势卖艺的女子,整天襄王是巫山云雨会神女啊。





宋太宗一听,很生气。自己的皇子怎么能跟这种来历不明的女子厮混呢?于是下令,把刘娥赶出府去。然后,他又为赵恒赐婚,新娘是大宋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潘美就是评书戏曲中经常提到的潘仁美的原型。事实上,潘美并不是奸臣,他跟杨家将并肩作战,在镇守三关时,共同对付萧天佐和韩昌等大辽名将。而潘美的这个女儿也不是奸妃,巧的是,她虽然嫁给了赵恒,但却并不是未来的皇后。


而那个刘娥,表面上被赶出了皇子府,但赵恒心中实在割舍不下。悄悄地把她安排到一个地方官员家里,然后经常偷偷去找她。


(图)电视剧《开封府传奇》剧照


后来,太宗皇帝驾崩,赵恒继位之后,他马上就把刘娥接进宫中。当时宫中已经有了一个郭皇后,刘娥与另一位也非常受宠的杨淑妃关系甚密。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驾崩。真宗皇帝想立刘娥为后。结果遭到宰相寇准的反对。立后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真宗皇帝心中非常郁闷。有一次他就跟刘娥说,要是你能生一个太子就最好了。


事实上,当时已经40岁的皇帝,膝下居然一个子嗣都没有。就在这时候,李妃登场了。


李氏本来是一个小尼姑,刘娥在寺中求子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小尼姑非常貌美,于是就让她成了自己的侍女。


有一天李氏跟刘娥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赤足仙人从空中下来,成为了自己的儿子。


李氏的这个梦让刘娥心中一动,一个借腹生子计划浮上心头。她就跟真宗皇帝说,不如就让这个李氏替我们生一个儿子吧。



真宗一听,此计甚妙!于是,他就临幸了李氏。


李氏果然不负皇帝所托,十月怀胎之后,产下太子一名,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小太子一生下来,就被刘娥抱进了自己的房里。因为后宫女子都无子,所以这个孩子就由刘娥和杨淑妃共同抚养,对外说是刘娥所生。赵祯后来称呼刘娥为“大娘娘”,称呼杨淑妃为“小娘娘”。


2.


母以子贵,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刘娥被册封为皇后。刘娥当了皇后之后,平心而论,她还是很有才干的,整个后宫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她晚上还帮助真宗皇帝批阅那些白天处理不完的奏章。


刘娥的触角伸向了朝政,这让宰相寇准非常不安。后相权利之争越演越烈。


恰好在这个时候,宋真宗病了,结果朝政处理大权都落到了皇后刘娥手中。趁此时机,她也开始了对寇准一党的大力清缴。


(图)电视剧《开封府传奇》剧照


斗争的结果,刘娥完胜,寇准完败。


寇准被罢免了宰相,刘娥让自己的亲信丁谓接任了宰相之职。


过了一段时间,病中的真宗皇帝想起来一件事,怎么寇爱卿好久都不上朝了呢?就找身边的太监问。结果这些人都不敢回答。因为此刻的寇准,已经被刘娥赶出京城去地方任职了。


就在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小皇帝赵祯继位,刘娥则临朝称制。


很快,刘娥又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天圣七年(1029年),又把另一个权臣曹利用定了谋反之罪,结果曹利用自杀。至此,大宋朝政,完全落入刘娥手中了。


在这个时候,大宋另一位名臣出场了,他就是范仲淹。范仲淹是反对太后干政的,多次上书请求太后还政于皇帝,可都石沉大海。



范仲淹有一个朋友是晏殊。晏殊见范仲淹的奏章太过犀利直白,就跟他说,你做事这么草率,不但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还有可能连累举荐你的人。范仲淹就说: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范仲淹力谏太后还政,还有一些臣子则主张太后进位。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称帝。程琳就是程颐、程颢的叔父。


结果,刘娥虽然不愿意还政于皇帝,可她也没有篡逆之野心。她把那些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然后说:我不能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范仲淹见自己劝诫无效,于是主动请求调离京城。不过,他虽然是“身处江湖之远”,但始终“心系庙堂之高”。没事的时候就会写一些奏折,直接上奏给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很是感动。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刘娥驾崩了,仁宗终于亲政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范仲淹入京。


(图)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然后,仁宗皇帝拿出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来跟范仲淹商量。他说,范爱卿,你看,皇太后驾崩了,这国家不能一日没有太后啊。我看杨太妃贤良淑德,就立杨太妃为太后,然后帮助朕处理朝政,你看如何?


范仲淹一听,心说皇帝你到底是有多缺爱呀。皇后死了可以重新再立,就从来没有听过,太后死了再立一个太后的道理!


不过这是范仲淹的心里话。他也不能当面让这个赤脚大仙转世的皇帝下不来台呀。于是就说:太后,母号也,未尝因保育而代立者。今一太后崩,又立一太后,天下且疑陛下不可一日无母后之助也。


范仲淹这话说得文绉绉的,不过仁宗皇帝也听懂了。他觉得范仲淹说得话有道理,于是,就不行册封之礼了。不过依然尊杨太妃为皇太后,称保庆皇太后。


仁宗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册封杨淑妃呢?因为,他从小在宫中就是被这个杨淑妃哺育大的。所以他始终称呼刘娥为“大娘娘”,称呼杨淑妃为“小娘娘”。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刘娥亲生的儿子。直到“八贤王”出场,真相才逐渐被揭开。



3.


因为这个时候刘娥已经死了,反对刘娥的范仲淹当了宰相。这时候有一个人来了,有一件事情,他认为到了该说出真相的时候了。


这个人就是“八贤王”。


八贤王不是赵德芳,因为赵德芳排行第四。真正的八贤王是赵元俨,他是太宗皇帝的第八子,且此人德高望重,为人十分稳妥可靠,颇有贤明,因此人称“八贤王”。


八贤王找到仁宗皇帝。他说:刘娥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你的亲生母亲李氏,是被刘娥害死的呀。


仁宗皇帝当然是悲痛欲绝。他也准备对刘氏家族进行铲除。在铲除之前,他首先要先厚葬自己的生母李宸妃。


仁宗皇帝亲自去李宸妃的葬地祭奠。在众人围观之下,棺椁打开,只见里面装满了水银,用以保持尸体不坏,李宸妃面色如生,神态安详,而且穿戴着皇后的服装。


仁宗皇帝觉得刘娥对自己的生母还是不错的,于是打消了诛杀刘氏一族的念头。


(图)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那么刘娥当时为什么会厚葬李宸妃呢?因为当时的宰相吕夷简颇有先见之明。据《邵氏闻见录》记载,李宸妃死后,太后刘娥本计划按一般宫人下葬,但丞相吕夷简建议她厚葬之,以免将来仁宗了解了真实情况后对刘氏家族不利。刘后采纳了吕夷简的建议,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至此,民间流传的这段“狸猫换太子”案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至于说,李妃到底是不是像八贤王所说,是被刘娥害死的呢?恐怕此事将永远成为一段历史公案了。 


*作者:风林秀,鱼羊秘史签约作者。一个诗意地栖息在历史与文学名著时空中不能自拔的写手。以国学为衣,以神话为马,与云之君兮为友,与日月相伴,赏天地大美,混一世逍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