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袁世凯绝地反击,自导自演当了83天的短命皇帝

2018-03-09 刘永加 鱼羊密史

(图)英、美、德、比等国公使先后祝贺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


袁世凯的终极目的是当皇帝,所以从他出道那刻起,就挖空心思往上爬,无论是谁影响了阻挡了他的事业发展,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排雷。武昌起义发生后,重出江湖的袁世凯,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劈啪作响:他一面稳住清廷,要求停止进攻;一面边打边与起义军首领黎元洪议和,让革命党人也感觉他的份量。稳住两方,他才能从中渔利,实现自己的鸿鹄大志。尤其是在当时形势下,他更重要的是要稳住北京清廷,不能有任何差池。谁知,就那么寸,就有这么一个人这时候突然跳了出来,要发动起义,直捣清廷老巢,把袁世凯的部署一下子打乱了,差点就坏了他的问鼎大计,如果成功的话,那么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了。袁世凯大吃一惊,顿时冷汗都冒出来了,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绝地反击。     

  

这事还得过从头说起。



一、袁世凯出山


由于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的变节,使光绪皇帝强国之梦破灭,被囚禁在瀛台,临死留下遗言,要隆裕太后杀死袁世凯,给他出那口恶气。可是袁世凯非一般人物,他精于算计,终于化险为夷。1908年11月,袁世凯被清廷摄政王载沣以其患足疾解职贬回老家,他坐镇彰德(今安阳), 当上了寓公, 看似在洹水边钓鱼,其实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变化,牵挂着他的北洋部队,等待东山再起,他坚信自己拥有问鼎中华的实力和际遇。每天上午,袁世凯都要用一二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全国各地发来的电报和寄来的信件,也像往常一样”办公“,还要阅读一些报刊杂志,了解各种动态;在他的园子内,专门设立了电报房,昼夜有人值班,不时接收各地发来的情报,并向各地发出袁世凯的”指示“。北洋将领到他这里来看他时,他一再说北方不能乱,尤其是清廷要稳定。因此,袁世凯对国内形势十分清楚,对于北洋军他一直牢牢控制着。他深知自己有了北洋部队的基础,感觉底气格外的足,这是他实现心中大志的筹码和动力。


(图)北洋军


终于,袁世凯等来了机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敲响了大清王朝的丧钟,革命军的迅猛攻势,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已无招架之力,并且清廷根本指挥不动袁世凯亲训的北洋部队,此时想起了那个被贬回老家的北洋头子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得到这个任命,袁世凯并不是多高兴,他立即拟定一个奏折发往北京:“闻命之下,惭赧实深。伏念臣世受国恩,愧无报称;我皇上嗣膺宝录,复蒙渥沛殊恩,宠荣兼备。徒以养病乡里,未能自效驰驱,奉读诏书,弥增感激。值此时艰孔亟,理应恪遵谕旨,迅赴事机。惟臣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去冬又牵及左臂,时作剧痛。此系数年宿疾,急切难望痊愈。然气体虽见衰颓,精神尚未昏鹜。近自交秋骤寒,又发痰喘作烧旧症,益以头眩心悸,思虑恍惚。虽非旦夕所能就痊,而究系表症,施治较旧恙为易。现既军事紧迫,何敢遽请赏假,但困顿情形,实难支撑。已延医速加调治,一面筹备布置,一俟稍可支持,即当力疾就道,籍符高厚鸿慈于万一。”袁世凯拿起了架子,狠狠地报复了载沣,你不是以足疾的名义让我回家吗,现在我以足疾未愈不立即受命,但他也不敢把话说绝,意为等待新的任命。更主要的是,袁世凯觉着这个湖广总督还小,不是他的目标,而在心里正在下着一盘更大的棋,所以来了个缓兵之计。


他一再拖延出山的时间,以便谋得更大的筹码,面对清廷的急切催行,10月20日,袁世凯终于露出狼子野心,提出了苛刻的六个条件:“一、明年开国;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宽容参与此事件诸人;四、解除党禁;五、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六、须予以十分充足的军费。六条缺一不可,否则决不出山。”六条之中,一、三、四条是在向南方革命党人递送秋波,企图向他们证明,他是同情革命的,和清廷当局不同,蒙蔽革命党人,诱使妥协分子向他投降。二、五、六条则是针对清政府发出的,这就是袁世凯的两面派伎俩。如此苛刻的条件令清廷一时无法接受,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清廷上下心急如焚,急切希望袁世凯尽快赴任。此时,清廷也不得不启用袁世凯的亲信冯国璋、段祺瑞等,他们纷纷得到清廷重用,得到了兵权。   



为了回应袁世凯的六个条件,10月30日,清廷一连颁发了四道上谕:“其一是实行宪政;其二是迅速起草宪法,与民更始;其三是革除亲贵秉政,宣称一俟事机稍定,简贤得人,即令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其四是大赦国事犯,宣布所有戊戌以来因政变获罪、因犯政治革命嫌疑惧罪逃匿和此次乱事被胁自拔归来者,一律赦其既往。今后臣民如不逾越法律范围,均享国家保护之权利,非据法律,不得擅以嫌疑逮捕。”目睹全国各地汹涌澎湃的起义浪潮,和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自己所提条件大都得到满足,更估计到内阁总理非他莫属了,后来果然被任命为总理大臣,负责组织责任内阁。这时的袁世凯意气风发出山了。他离开老巢彰德南下视师,此时袁世凯听说宫廷要逃走热河的消息,他怕鞭长莫及,恐生变故,急忙阻止“北猎”,让宫廷继续留在北京,掌控在自己的手心。11月1日他才放心抵达了湖北孝感总指挥部。


二、滦州兵谏


“按下葫芦瓢起来”。然而,就在袁世凯出山之前,10月29日,北方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联合部分将领,屯兵滦州,发动了兵谏,这是袁世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了。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第五混成协统领卢永祥、第三十九协统领伍祥桢、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都参加了。他们向朝廷提出了12条政纲,其主要内容是朝廷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等。袁世凯闻听后,气坏了,对段祺瑞说:“张绍曾这是在造反嘛!”他又说:“我说过北方不能乱。现在张绍曾果然闹起来。朝廷上下,为之震动,京畿直隶,人心不安。此事必须尽快解决。”


(图)张绍曾(1879—1928),字敬舆,1879年10月9日生于直隶大城县。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1911年任新军第二十镇统制。武昌起义后,与吴禄贞等举兵反清。

 

二十镇兵谏在当时是倾向于革命的一次行动,兵谏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素具改良思想,因受康梁学说的影响,一贯主张君主立宪。在清末新建陆军中,张绍曾是属于”士官派“的将领,与时任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混成第二协统领蓝天蔚,同为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三人相交甚好配合默契,在军界又都具声望,因而有“士官三杰”之称。在他们三人中,吴禄贞的思想最为激进,具有强烈的种族革命的思想,个性急躁,恨不能立即推翻满清,建立共和政权。但是为人宽和、老成持重的张绍曾却认为,中国封建制度经久历年,共和政权恐怕与民情不甚适合,还是搞君主立宪比较稳妥。蓝天蔚也基本认同张绍曾的看法,看来一开始三个人就有分歧。参加滦州秋操时,清末,清廷一般都在秋天进行部队操练和检阅活动,称为秋操。当时,这三人就曾经有过密议,准备在会操中暗中私带子弹,然后突然发难,乘禁卫军不备解除其武装,联兵攻打北京。但是,武昌起义爆发,秋操被取消了,这个计划也就泡汤了。武昌事变当夜,张绍曾正率部一协驻扎在昌黎,接到停止秋操、紧急应变的电谕后,他于次日进京打听消息。得知二十镇将被调往长江一带,参加平叛,本来就已有二心的他决定抗命不拔,发动兵谏。


在讨论兵谏时,二十镇一部分军官包括管带施从方、王金铭、冯玉祥等主张,不如就此起义,直捣京畿,但张绍曾和蓝天蔚不赞成,怕急则生变,不如兵谏稳妥。参加兵谏的另外三位高级将领卢永祥、伍祥桢、潘矩楹,则态度更为保守,更不支持起义。最后,他们达成的一致意见是,起草政纲12条,由张绍曾领衔,四协统签名,并盖了二十镇统制的关防,随后派员送京呈递。几经周折转呈到载沣手中。接到这个奏呈后,清廷不得不重视,研究再三。当时,朝廷中对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一事,还在犹豫之中,以载沣为首的皇族亲贵还不愿意做最后让步。二十镇兵谏一发生,更加动摇了朝廷的信心。11月1日,就在兵谏发生的第三天,北洋军攻入汉口,官兵大肆烧杀。也就是这一天,以奕劻为首的皇族内阁宣布集体辞职。



次日,清廷下谕:根据张绍曾提出的“惟内阁一日不成立,即内乱一日不平息”等要求,已批准奕劻内阁辞职,并“另简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完全责任内阁”等等。这实际上是帮了袁世凯的大忙,袁世凯不劳而获,闻谕后,他又惊又喜。张绍曾得信后,却十分不满,让袁世凯做总理大臣,与他的兵谏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他接着又发了一份通电指出:“临时政府必须要由国会制定宪法选举产生出来,朝廷封任的内阁总理大臣,不合于宪法。”这份通电矛头直接指向了袁世凯。袁世凯大为不快,他说:“一个小小的统制官,竟敢如此多事!”紧接着,事态又进一步发展,越来越不利于袁世凯的意图。


三、瓦解起义联盟


11月2日,清廷为了稳住二十镇,特派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前往滦州抚慰。这是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弻建议的,他以为吴禄贞和张绍曾关系密切,而自己又同吴禄贞是挈友,派他去安抚张绍曾比较合适。良弻这次真的错了,而且大错特错,他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吴禄贞是一个比张绍曾更为激进的革命主义者,这岂不是纵虎入山。果然,吴禄贞到达滦州后,不仅没有进行抚慰,反而再次鼓动张绍曾和自己联兵攻打北京。


吴禄贞对张绍曾说:“你若能听从我的计划,联军进攻北京,此时早已推倒了清廷,偏要立宪有什么用?现在虽然晚了一步,趁袁世凯任职不久,部署未定,全部的精神和整个兵力都用在征讨武汉之际,这是我们的好机会。你和秀豪(蓝天蔚)卢永祥三军日内出发,合力进攻北京。京里仅有禁卫军,不堪一击,其他部分军队都去南征,调不回来,北方可以不战而定。”张绍曾说:“待我和统领商量一下,看他们意思如何。”他当即召集伍祥桢、潘矩楹密议,潘矩楹不支持,会议没有结果。就在张绍曾犹豫不决时,潘矩楹却暗地派人向袁世凯告了密。袁世凯闻报,对北方局势更为担心。他知道,吴禄贞和张绍曾不同,后者虽是士官出身,但多年在老六镇供职,与北洋军人有交往,且非果决之人,尚易控制。而吴禄贞革命态度坚决,且性情急躁,敢作敢为。如果他的计划实现,北方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到时袁世凯苦心经营的鸿鹄大志可能就鸡飞蛋打。对此,袁世凯坐立不安,连声说:“吴禄贞一定要搞掉,一定要搞掉!”



接着,袁世凯出狠招制约吴禄贞,他授意军咨府发出两道命令:一是迅即把滦州铁路线上的火车尽数调进北京,断绝二十镇进军北京的运输工具;二是电令吴禄贞率保定所部开赴山西,镇压太原起义,从而把他从滦州调开。这两招是釜底抽薪,招招见血。吴禄贞当时就在滦州,接到电令后,知道事情已被泄露,便赶紧和张绍曾商议,主张乘此机会联合晋军共同举事。此时,山西已经宣告独立,杀了巡抚陆钟琦,阎锡山就任了大都督。吴禄贞也被清廷任命为山西巡抚。事已至此,张绍曾上了贼船下不来了,也只好听命吴禄贞了。


11月3日,吴禄贞赶到了石家庄,他想迅速与晋军联系。所以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在娘子关正太铁路车站与阎锡山秘密会晤,商定组织燕晋联军,三路夹击北京。吴禄贞被推为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随后,吴禄贞又在石家庄截留了南下的军火列车,并发表通电反对武力讨伐,对官兵占领汉口后的烧杀抢掠行径猛烈抨击,要求对首要从严治罪。与此同时,燕晋联军也箭在弦上,准备于11月8日开始发动,会师丰台,直下北京。战争一触即发,北京危在旦夕,局势大有不可控制之势,犹如一把插向袁世凯背后的尖刀。


袁世凯如芒刺在背,他严重关切和焦虑,当时清廷已经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并催他进京组阁,由于吴禄贞、张绍曾的威胁,他却迟迟不敢北上,这使他感到必须尽快解决北方的问题,解除自己背后的隐患。但是,要挥兵北上,武力平”乱",那是不现实的。因为汉阳大战正在紧要关口,突然分兵北上,一是无兵可抽,二是将冒汉阳失败的风险。所以,袁世凯和心腹段祺瑞商量后,觉得还是攻心为上。立即派段祺瑞去北方做工作,首先卢永祥转变了态度,卢本来是段祺瑞的部下,对段的才干和为人始终很佩服,他参加兵谏的目的本来就和张绍曾不同,所以段祺瑞一做工作就见效了。其他将领,在袁世凯、段祺瑞的压力下,伍祥桢开始退却了,而潘矩楹此时早也被袁世凯所收买,承诺事后,让他取代张绍曾出任二十镇统制。而二十镇的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张绍曾实际上已经不能完全控制二十镇了。然而,就在这时最关键的事件发生了——吴禄贞被刺杀。


(图)吴禄贞(1880年3月6日—1911年11月7日),字绶卿,汉族,湖北省云梦县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1896年怀着为国雪耻的志愿,毅然投军。与孙武、傅慈祥等志同道合的爱国青年成为挚友。


四、暗杀吴禄贞


1911年11月7日晚上,吴禄贞率步兵第二十三标吴鸿昌部,马队第六标第三营马蕙田部驻扎石家庄,司令部设在车站票房内。同时,驻在石家庄的还有京旗第一镇第一标宫长贵部——这支部队是朝廷临时拨给吴禄贞节制,用来讨伐宣布独立的山西晋军的。


这一天,吴禄贞十分繁忙,因为第二天燕晋联军将要发动起义,直到深夜11多点,他还在司令部里布置军事和处理来往函电。当时,办公室里还有秘书周维桢、参谋张世膺等。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嘈杂的脚步声。这时,正好有位书记官进来送电报,吴禄贞阅后批示交还。那位书记官从办公室出来,就见院子周围布满了武装的兵士,三营管带马蕙田带着参谋夏文荣、队官吴云章、排长苗德林等四人直闯司令部办公室。这期间,马蕙田的三营任务是担任吴禄贞的卫队。吴禄贞平时对马蕙田很信任,事变发生前,有人提醒吴禄贞马蕙田这人不可靠,应加强提防,但是吴禄贞没有认真对待。


当看到马蕙田突然带人闯进了司令部,吴禄贞不免吃了一惊,在场的人也都愣住了。吴禄贞厉声喝问道:“谁让你们进来的?”马蕙田和身后的人满脸堆笑,一起跪下说:“听说大人升任山西巡抚,特此前来叩贺!”吴禄贞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马蕙田已从衣服下拔出手枪。吴禄贞脸色陡变,紧接着马蕙田的枪就响了。由于慌乱,咫尺之间竟然没有打中。马蕙田身后的人纷纷拔出枪。吴禄贞见事不好,也拔枪在手,但是来不及拉枪栓了,只好从窗户夺路而逃。车站票房外有小院子,院墙不高,吴禄贞冲到院内,跳上院墙,马蕙田等人这时已从屋里追出,朝吴禄贞连连开枪。吴禄贞腿部中弹跌下墙来。他忍痛还击,但是此时伏兵四起,枪声大作,吴头部中弹,很快死于乱枪之下。其手下张世膺、周维桢也一同遇难。凶手在混乱中割下吴禄贞的首级乘机逃走,请赏去了。



刺杀事件发生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公然谋杀高级将领,在当时还是十分罕见的。许多人表示震惊和愤慨,纷纷予以谴责。良弻下令悬赏缉凶,新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也派段祺瑞负责查办。11月8日,清廷还下了一道电谕,催报查办结果。当时对于吴禄贞被暗杀的原因有许多版本,其时这真正的幕后者就是袁世凯。在新建陆军时,吴禄贞和良弻就是反对者。此次,吴禄贞不仅截留了袁世凯的军火列车,还计划发动起义,攻打北京,而且马上就要实施,令袁世凯措手不及,不得不痛下杀手,快刀斩乱麻。袁世凯知道吴禄贞原来有一个手下叫周符麟,曾任协统领,被吴禄贞给拿下了,一直怀恨在心。这个周符麟心狠手毒,可以利用,所以袁世凯派人与他联系,一拍即合,周符麟接受袁世凯的密令,11月6日由前线赶赴石家庄找到同乡马蕙田。有钱能使鬼推磨,此时马蕙田正因亏空巨额赌资而烦恼。于是周符麟用5万元收买了马蕙田,二人联手,果然要了吴禄贞的命。后来据说马蕙田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应该是袁杀人灭口吧。


事前,袁世凯还虚张声势,制造谣言,说吴禄贞要杀害袁及全家,这是袁世凯暗杀对手的一个障眼法而已。吴禄贞死了,燕晋联军的起义也流产了,对袁世凯来说,形势一片大好,他稳住了直隶,无疑是巩固华北的一个重大事件,成为他往上爬的又一个台阶。


11月8日,资政院开会,正式选举得意归京的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仅仅三个月后的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三年后的1915年12月,袁世凯自编自演终于当上了83天的短命皇帝。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签约作者。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文中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