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中国第五大发明

2015-10-01 阳剑 土著民
「文艺·思想·记忆·前沿」
天天原动力 · 自在土著民




中国第五大发明

作者:阳剑

我的导师方锦城第一次见到我,询问我的一些基本情况后,说:考古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学问,组织上安排你来当我的助手,我很高兴。你凡事都必须秉着科学的态度,这样,以后你也许有点成就。

我面对国内考古界最权威的方教授既崇拜又紧张。听说他要求非常严格,我怕出错,所以还是斗胆问了一句:“先生能不能具体指示一下?”

方教授说:“你永远记住一句话,从地下出土的每一片微小的东西,哪怕是拇指大的碎瓦片,都不能轻视。它就是一段历史。”他说完,挥挥手,让我走。

跟随方教授十年后,我才领会时这句话的意义。地下的物品通过风化,水浸,虫咬,自然腐败等原因,能够留下来的不多,而正是这些留下来的物品,让考古界已解读了中华五千年一段又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从楼兰沙漠下的几圈屋基考证了丝绸之路的起源;从辛追女尸的衣饰考证了汉代经济的繁荣,从女尸胃中取出的残留物分析出核桃已从胡夷传到中原;从西安兵马佣考证了秦王朝军事阵列式与兵器先进程度……

我也从多年的考古实践中,了解到出土物中“文字记载”至高无尚的地位。一片木简,如果上面刻有文字,即使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也为我们打开了沉重的历史之门,像一束强光,剌向黑沉沉的历史深处,照亮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

非常幸运的是——我遇上中国考古历史上一个极其丰收的时期,从2009年起至今,各地考古界取得了惊人的发现。各位读者一定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你说有了惊人的发现,我们却没有从媒体上读到过任何消息。


关于这点,我必须啰嗦几句:这等于陈景润论证“1+1=2”一样,在没有完全定论之前,不会向世界发布这一消息。所以,我们把这一惊人发现内部定名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2009513日,安西考古研究所在发掘一座古墓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木简文献。安西所所长秦岭也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据他考证:该木简记载了我国商朝已完整地掌握了钢的冶炼技术。为此,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中国考古研究所调集国内顶尖的考古专家在安西召开会议。对商代是否真正能冶炼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用激烈来形容研讨会,就是说两派之间争吵得只差没有动手脚了。秦岭一派坚持:从来没有哪一次出土文字有这么详细的记载一个工业冶炼技术的过程。古人惜字如金,不会用593个字来记载一项“子虚乌有”的工艺流程。支持秦岭的人不在少数。大家认为商代木简,不说商代,就是唐宋出土木简也不多。这种记载极为珍贵。

反对者也不少,他们认为古人用木简专门来记载一项工艺,确实殊为难得,但是,科学讲求实据,毕竟没有实物可以验证。只能说这是一种假说。历史上的考古悬案相当多,在没有找到绝对正确的答案之前,这件事不必作出结论。

作为最权威的方锦城教授支持后者的意见。他一捶定音:安西发现,定名为“钢假说”。此事在考古界继续研究,暂不对外发布任何消息。


“钢假说”就这样成了悬案。安西方面很不服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考古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断地从各个角度来论证安西是中国第五大发明——钢工艺发源地。这一举动,受到岛南考古所所长于海南的讽笑,于所长也是考古界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把秦岭与安西地方政府比喻成一群疯子。按他的说法,安西为了当地旅游经济,不惜牵强附会。

但是,事实立马就给了于海南一记耳光。20103月,岛南在发掘一座古墓时,非常意外地,绝对让人心脏承受不起的事实发生了:该古墓也出土了一件木简,几乎与安西一样,记载了钢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特别是关于怎样提炼钢的过程,与安西几乎一字不差。

为此,国内考古界的精英几乎在同一时间赶赴岛南。会议进行了热烈而兴奋的讨论。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例,恐怕全世界都没有第二件。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同一样的记载——中国古代商王朝,已发明了钢的冶炼技术——如果没有这项技术,为什么天南海北的两地,在古代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都详细记载了这么一项工艺流程呢?原来讽笑秦岭的于海南成了“商钢工艺流程说”的坚决支持者。他坦诚地说:“我曾经讽笑过秦岭先生,但是,我现在要深刻检讨,过去我是幼稚的,可笑的。应该说,在我们古代商王朝时期,钢的冶炼已达到了北及中原南至岛南的地步。它是我们古代人民对于世界文明的特大贡献,至于唐宋以后失传,并不能因此抹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多数的人认同。

方教授没有当场发表看法。中国考古学会决定第二天继续讨论。


回到宾馆,方教授无法入睡。他把我叫去,说:“为什么会有这样惊人一致的记载?如果商王朝没有掌握这一技术,就不可能凭空地用当时很珍贵的木简来记载这件事,你想想,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历史悬念?”

方教授这样的权威头痛的事,我更头痛。我能揭开什么悬念?历史从来就是黑古隆咚的,能掀开一个小角,寻找到一星半点真实,已是难能可贵。何况商王朝的文字记载少得可怜。那个王朝在我的面前,就像遥远的星空,望见那些巨大的星星已属幸运,至于巨星之外的一切,一如黑暗的海底一样,深不可测。

方教授说:“你要大胆质疑,科学是在质疑中完善的。”

我怎么质疑?难道人家吃多了撑的?而且……

你说,你说,我看你有话要说!方教授像疯了,来回踱步。

我说:“先生,依我浅陋的看法,中国历来是个重农轻工商的社会。直到晚清,人们对工艺技术都不认同。历代帝王与主流社会,把科学技术斥为奇巧淫术。没人把科学当会事。除非商王朝不同,把科学当回事。”

方教授听了,笑得打岔。说:“你说的错了。中国社会对于科学技术不当成回事,不是晚清才这样,是历史遗传病。是从夏商周秦汉一路传下来的。但是,你的见解不无道理,也就是说,商王朝确实发明了钢,所以人们才有记载,只是后人失传了?”

我说:“我觉得商王朝,应该……也许……确实……发明了钢,因为那时代记载帝王的文字也只有几百字。怎么舍得用593个字来记载钢的冶炼过程?”

方教授说:“没有实物,我不能下结论啊。一旦这结论下错了,我将遗臭万年。”

我不能帮方教授半点忙。只能以一个助手的身份提醒他:“先生,这么晚了,还是早点睡吧,万一不能下结论,还是让它悬着。”


第二天的讨论变得更加纷繁,坚持商王朝产生了冶炼技术的占多数,反对的仍然不少。还有一派要求方教授定出一个初步的结论——中国古代商王朝产生了钢工艺流程学说。

这种意见一提出来,渐渐占了上风。实物确实没有,但是,冶炼流程却是事实,安西出土的木简,也许是孤证。岛南再出土木简,就有呼应了。在考古中,能够互相呼应的事例基本上是绝无仅有。但是,中国发生了!

作为中国考古权威,方锦城的最后表态,决定着事件的走向。他作为中国考古学会主席一言九鼎。但是,他仍是中国一个最有骨气的学者。他说:“仍然只能作为悬案。科学需要实物。”

会议可谓不欢而散。有人提议,像方锦城这种胆小,连一个“工艺流程学说”也不肯宣布的人。不能再当协会主席。他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是一种侮辱,是一个失去民族自尊心的学术恶霸。


连续两次发掘木简的事,让方教授也失去了生活乐趣。他的业余时间,几乎就在这种矛盾中度过。以前下了班,他总是要我陪他打一场乒乓球,现在不打了。以前总要到北戴河去度假,现在不去了。以前隔一两个月,总问我北京有不有古典音乐会,或者有什么国外乐团来北京演出,现在也不问了。碰到我,总会莫名其妙地问:这个工艺流程怎么失传了呢?一会儿又自言自语:应该不会用593个字来记载一项工艺流程的。

我觉得方教授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有些动摇了。


20147月,我接到美利坚合众国考古学会秘书比尔的电话。他说:“亲爱的,我将向你通报一个重要的事情。我国考古学会主席杰克先生让我与你联系。他想尽快来中国,与密斯方有一个愉快的见面。他将有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礼物交给密斯方。请你近快回复我。”

方教授听了我的汇报,说:“你安排一下。这段时间我脑袋里尽是木简,见见老朋友,也许换个思维。我也太想摆脱这件事了。你尽快给人家回复。”

我将教授的日程表查了一下,正好这个月下旬有三天没有安排,于是向方教授报告了我的方案。方教授说:“行!我想求教于杰克。让他也帮我想一想。”

2014721,杰克先生如期到达首都机场。方教授破例亲自接机。在回程的车上,方教授玩笑道:“杰克先生,你不是说要送我一个礼物吗?”

杰克笑道:“按中国人的说法,好戏在后头。我们先不谈这个。”


用过中餐后。我送杰克一行下榻京西宾馆。

下午三点,我的手机准时响了。杰克先生的秘书请方教授与我一同到宾馆去,并且特别叮嘱,不准有第三人参与。

我陪方教授进了杰克先生的房间。他的秘书退走了。房间里只剩下我们三人。他免去了礼节,也不给我们倒茶,而是打开了一个密码箱,取出了一份木简。他说,这是若干年前,他在一个古玩摊掏到的宝。由于对中国古代文字不甚精通,他无法破译文字内容。但凭他的考古知识,他知道这是一件宝,木质的年代为公元前。

他徐徐展开,方教授几乎扑了上去,这件木简年代已久,字体模糊不清。方教授看一眼,立即昏倒。

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忙对大惊失色的杰克道:先生不要惊慌。方教授没事的,没事的。长期以来,他只要见到国宝级出土文物,他都会短暂性的昏几分钟。

果然,方教授捂着胸口向我们笑,说:“没事了,没事了。”他休息一会儿,压住惊喜,平静地询问了一些情况。事情也清晰起来。这件国宝级木简,应该是盗墓者盗窃后,不断转手,流到美国的。但是,方教授没有把这件木简与安西岛南的事连起来,而是向杰克提出了一个问题:“密斯杰克,我们都是考古同行,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实物,但是多处记载,在贵国考古学上是怎么处理的?”

杰克说:在文字记载非常稀少的年代,比如公元前的记载,我们认为,一般是真实的。因为那时,比如用木简记事,跟现在在黄金上刻字一样珍贵。所以,按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考古界条文,凡是木简类记载三次以上,包括三次,我们就认为是真实的。

方教授再一次昏过去了。这次是送到三三一医院才抢救过来。


2015315,中国考古界在经过差不多半年的研究与商讨后,决定向世界宣布:中国第五大发明——商王朝钢冶炼工艺技术流程。通俗地说:就是向全世界发布一条新闻——中国古代商王朝时期,人民已经掌握了钢的冶炼技术。这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才掌握钢的冶炼早了二千多年。

发布会盛大辉煌。全世界各大媒体都早早地新闻发布厅守候。

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方教授登上发布台。他拿着新闻稿,念道:现在,我宣布——中国古代商王朝掌握了“钢冶炼工艺技术流程”,这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灯光闪烁,快门频按。

下面,方先生可以接受记者提问。主持人说。

我是英国BBC的记者,请问方先生,您所说的钢冶炼工艺技术,商王朝已经掌握,请出示相关的实物。

方教授手一伸,六位工作人员展示了三幅木简。他说:如果有点常识,在公元前时代,木简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记事载体。人们只有将非常重大的事项记载到木简上。三幅木简,分别以593个字、487个字、495个字记载了商王朝炼钢工艺流程。这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巧合,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我还要隆重介绍最后一幅,它是美国考古学会主席杰克先生从美国专程送到中国的。

屏幕上映出杰克一行来中国交接木简的镜头。

打出一段文字:这是人类考古史上最奇迹的发现,它一点也不夸张,真实地记载中国商王朝发生的传奇经典-—美利坚合众国考古学会杰克。

台下的记者惊得合不拢嘴。

记者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全世界传递讯息。

主持人说:“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台下乱哄哄的,好像有人要问,又觉得自己对中国文化不专业,特别是对考古更不专业,怕出洋相似的。

“你们可以提出任何问题。”主持人保持着热场。

一个记者举手了。工作人员迅速把话筒递给他。

他说:我是美国时代周刊社的记者,我想问的问题是:“1958年,中国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亩产三十万斤粮食。这是真的吗?”

台下一片笑声,觉得这个记者好像跑题了。

方教授笑了一下,从容回答道:“这是真的,众所周知,在1958年,中国普遍刮起了一场浮夸风。方教授停了一下,幽默地回击道:甚至连你们美国报纸也相信,也登出了这种的消息,请问,这件事与商王朝钢冶炼工艺技术有什么关系吗?”

美国记者脸红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的中文不太好……意思是……假如在中国古代商王朝时期……全国上下也像1958年一样,刮过一阵浮夸风的话……那……”

所有发稿记者的手在这一刻凝固了。


作者简介


2014年8月2日,贵阳,作者阳剑在其作品《曾国藩好累》首发暨媒体见面会上答记者问

阳剑,男,湖南双峰杏子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双峰县文联主席。其畅销长篇小说《彩局》被红网评为“最受读者喜欢的湘籍作家作品”;人物传记《寂寞与光荣—王憨山传》以独特视角为双峰籍中国实力派画家立传,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好累》以曾国藩乡人的角度深度挖掘民间文史资料,出版后即广受欢迎。


土著民近期部分原创热文:

1.廖洁:青树坪米粉—连接我与故乡的脐带

2.彭世明:今晚,拥着你

3.彭凤初:感恩生命的厚爱

4.邬志伟:心中的地震

5.朱剑宇:双峰三题

6.郭雄伟:致即将赴美留学的儿子

7.李瑜琪:大山里的孩子,是这样开始画画的

8.一泓爱:烟火女人

9.江湖小泛:街埠头,一棵结满南瓜的树

请回复数字序号查看详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阳剑《准诺贝尔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