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日之子改变乐队「气运」

桃叨叨 AKA桃叨叨 2021-04-01



作者/诗欣


一群玩音乐的伙伴终于诞生。

今晚,由胡宇桐,田鸿杰,马哲,赵珂以及李润祺组成的气运联盟,获封《明日之子乐团季》最强厂牌,凭借毫无悬念的人气断层。

现场粉丝为气运联盟的胜利欢呼雀跃,网络上,#气运联盟又跑调#却极速跑上热搜高位,五人中有四位主唱,也让乐团看起来不似正统乐队的配置。
这样的结果,似乎进一步盖章了《明日之子乐团季》对于造星的重视要优先于音乐专业度,这是与过去乐团选拔综艺相反的特质:粉丝取代乐评人,成为决定乐队存亡的关键钥匙。
偶像乐队的诞生,意味着《明日之子乐团季》正在从孵化端,掀起一场乐队产业的变革,争议尚存,但时代的洪流并不等人。

打破乐队的想象边界
过去乐队的诞生,似乎都发生在地下。
几个在音乐方面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中,只要有人发起组乐队的信号,一支乐队便可能即时诞生。
那个时候,大部分的组乐队更像是一种兴趣活动,而非市场行为。所以乐队在过去往往也只能活跃在live house、音乐节中,或者排练室里,极少能像五月天那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然而,比起嘻哈给观众留下的“偏激”印象,乐队的观感显然更加符合观众的主流审美。
一直以来,音乐界都有不少借着翻唱而被熟知的乐队曲目,诸如gala乐队的《追梦赤子心》、南征北战nzbz的《骄傲的少年》。
只是,乐队的诞生,从来就没有一个产业化、流程化的生产过程。不论是主观上的,还是客观上的,乐队可能悄无声息地出生,又悄无声息地走向解散。
就像嘻哈音乐一样,他们所创作的歌曲,常常也需要凭借着流行歌手的翻唱,才能被动地走进主流市场。

直到偶像乐队的出现。

娱乐公司将偶像乐队视作偶像团体的另一种可能,试图将乐队的生产偶像化、流程化。从招募到培训再到选人出道,模仿练习生制度,娱乐公司自己制定了一套偶像乐队的生产流程。

2019年4月,偶像乐队“VOGUE 5”出道,并在一个月后出现在《乐队的夏天》舞台上。但面对经验老道又有代表作的传统乐队,VOGUE 5显然无法相提并论。

再加上乐队成员参与过偶像选秀,且外形条件比传统印象中的乐队好,VOGUE 5很难撕下“偶像”的标签,只能沦为被群嘲的对象。
没有人规定乐队一定是什么样子的,但观众对乐队的想象力,不会超出传统乐队的样子。这个想象的边界,只能由话语权更高、掌握着重要渠道资源的视频平台来打破。

乐队生产市场化,有何不可?
从爱奇艺《乐队的夏天》开始,乐队逐渐走上主流舞台,优酷《一起乐队吧》,芒果tv《我们的乐队》都在不断试图拉近乐队和主流之间的距离,饱满的情怀引发了大批80后90后的共鸣,也让他们获得了逼格所带来的优越感。
但乐队似乎依然保持着它的高冷和小众,保持着它传统的略带神秘的样子。
如果说,《乐队的夏天》让乐队重新回到大众视野,那么《明日之子乐团季》就打破了乐队的想象边界。
不论是热血高校的设定,还是聚焦00后的选手,都让乐队的概念和血液焕然一新,打破长期对情怀的自我感动,抓住年轻人。
当然,打破想象边界也必然有代价。
这一季的《明日》出现过不少戏剧性的画面,比如鞠翼铭以为自己快被淘汰,无法接受结果而暴走。
像他那样动过退赛心思的选手不在少数。半决赛前,沈钲博也因为过于紧张向节目组申请过退赛。
观众调侃节目硬生生变成了《变形记》,心疼选手的粉丝更是因此将节目组放在了对立面。
十几二十岁的少年在节目中活蹦乱跳,边打鼓边露出灿烂的笑容,为自己极致的热爱熬夜,释放出满满的少年心气。
然而,这帮少年们必然也有孩子气、不成熟、不可控的一面。也正是这些不同的面才构成了少年人的鲜活,也构成了乐队综艺少有的热血气息。
节目正片以外,还有afterparty直播、《你的明子》、《宿舍日记》等等粉丝向的衍生节目。以及个人人气投票,不少观众认为这失去了与偶像选秀的边界。
如果按照此前对于乐队综艺的想象来衡量《明日之子乐团季》的话,节目确实走偏了。但也没有人规定乐队综艺一定要怎么做,用造星的方式来制造乐队,有何不可?
将数据与乐队选拔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拉近了乐队与观众,与市场的距离,这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必然,也让这些新生代乐团们直接感受观众的喜好,把组乐队不仅仅当作一种兴趣,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职业。
《明日之子乐团季》将市场思维导入到乐队的生产中,也便将乐队的产业化摆到了台面上来。
如果《乐队的夏天》是授人以鱼,让原本成熟的乐队获得市场认知度,获得了继续玩乐队的资本。
那么《明日之子乐团季》则是授人以渔,让一群未经社会打磨,有棱有角的年轻人建立和完整对乐队的认知。
少年们不会被世界改变,但他们会去融入这个世界。


运营:请秦
视觉:星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