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秒钟》:电影人的假情书,观众不美好的旧梦

国师的腿毛 AKA桃叨叨 2021-04-01


作者/国师的腿毛

当年《归来》的删减一定是让张艺谋遗憾的,否则《一秒钟》的故事也不会成为他绵延四年的执念。

经历了两次技术原因的《一秒钟》,终于在电影行业重创的2020冬天,姗姗来迟。

这部号称“给电影人情书”的所谓“元电影”,在上映首日,豆瓣开分8分;却在第二天,票房不敌隔壁的《除暴》。


70岁的国师,好像还在锲而不舍地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一次又一次青年时代的回忆与投射。但时过境迁,听故事的人油盐不进,讲故事的人无心恋战。


于是,给电影的情书,就被西北纷纷扬扬的沙土,和僵硬拧巴的木偶,变成了不太可心的几千秒钟



对电影没有原生热爱的
假情书和真梦魇
《归来》脱胎于题材、细节都极为敏感的年代小说《陆犯焉识》。
原著中涉及到劳改营的内容,在影视化过程中都被一一舍去:陆焉识为了看女儿出演的电影,努力表现,贿赂管教人员以及争执的剧情完全不见,最后只留下点到为止的故事板。
《一秒钟》的主要人物只有张译饰演的张九声、刘浩存饰演的刘闺女和范伟饰演的范电影。三个人物际遇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现状不同,但却都不约而同地与电影产生着极大的关联
因打架被过度量刑的劳改犯张九声,为了看死去的女儿在《新闻简报22号》中出现的最后一面,“越狱”跋涉,和想要偷胶片给弟弟粘台灯灯罩的刘闺女产生冲突和联系,最后二者在架子颇大的电影放映员,范电影处,看了电影,互相了解,并帮助对方完成了夙愿。
尽管,在宣发阶段《一秒钟》就以“给电影人的情书”或者是“电影人写给观众的情书”作为营销slogan,但严格来说,无论是陆焉识,还是张九声,刘闺女甚至范电影,对电影都没有原生的热爱和情怀。电影、胶片,仅作为他们解决底层矛盾、回忆时代造成的故去旧人和社会主义铁饭碗的工具,从头到尾都只是表现的介质和终端。
更为难的是,电影不止沦为实用主义的工具,还成为那个贫瘠年代人们自我陶醉的阵地,和情书没有半毛钱关系,反而像是梦魇。
脱离故事来看,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也有些不上不下。托生于那个后革命时代,张九声、刘闺女和范电影的人物底色是千篇一律的,而各自的苦闷和历史际遇,虽然各有不同,但多少有些陈旧和僵化。
范电影尤其夸张,这是一个被编剧牢牢钉在喜剧框架里的人物。
从他顶着干部做派,一手搪瓷杯,众星拱月地站在十分拥戴他的群众之中时,他就彻底成为了《一秒钟》里最诙谐、讽刺的存在。一个放映员,张口闭口“坏分子”、“铁饭碗”,理所当然地掏出群众往兜里塞的瓜果,拿腔拿调地坐下吃面。
最好笑的是,当他的儿子把胶片卷到驴车后边时,他第一时间鼓动群众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把儿子择出来的同时,暗暗地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巩固放映员这一“铁饭碗”。范电影对电影的热爱和执念,更来自于“电影放映员”名头所带来的地位。

就这样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精明小人物,突然在影片最后四分之一的地方,自爆儿子小时候误食清洗液发高烧,自己失职才导致儿子难以继承放映大业,只能赶驴车。诙谐的底色上,突如其来的一抹悲惨遭遇,就显得突兀又刻意,就像是编剧为了年代故事冲悲情反差KPI

外部力量和孤芳自赏
带来的样板戏
有一条对于《一秒钟》的短评是这样说的:导演躺在缅怀的温床上,把人物处理得十分拧巴,只有时代表征,没有灵魂。
时代表征是什么,是备受瞩目的第五代导演,浮浮沉沉的成长环境,是经历时代巨变的第五代导演,夜深忽梦的旧事。
所有导演想要制作的故事,无外乎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时代剪影,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在作品里统统有迹可循。而作为第五代的代表,经历过社会巨变、经历过下乡工作、通过回复的高考走出人生通途的张艺谋,更是从《我的父亲母亲》开始,就聚焦于上个世纪的自我历史投射。
在完成《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城》和《影》中对东西文学的探究之后,张艺谋显然是对《陆犯焉识》里这段文本还有着极大的亲切感和迫切感。
于是,《一秒钟》接过了《归来》未完成的衣钵,和陆焉识高度重合的张九声,在《一秒钟》里,开启了他和陆焉识未竞的寻女之旅。
只是大量西北旧时代风土之下,张九声对电影里女儿执念的动机,来得尤其薄弱,观众被压抑可怖的黄沙间,张九声充盈而空洞的情感弄得一头雾水。
不管是女儿不认劳改的自己也好,或是天高路远也罢,他完全可以去一睹女儿的真容,他反而执着于电影里的一秒钟。最后还剪了个大循环,反复观看。这本身就不合常理。
显然,张九声的背景没有被交代清楚,或者说,是没有被暗示清楚。电影里张九声主动交代的“劳改背景”,是他唯一的背景注脚,除此之外,国师对张九声行为动机和其他过往都闭口不言,没有给出更多的线索。
经历过柏林“技术原因”和金鸡“技术原因”的临期撤映之后,《一秒钟》前后进行了四次删减和结尾的补拍工作。而根据目前国师的采访资料来看,大量删减的段落里,就包括了张九声的人物背景和人物动机。
实际上,张九声因为刘闺女那句“怎么没压死她”大力踹翻椅子的背后,有着更为浓烈的情感原因——张九声14岁的女儿已经去世。
因为父亲张九声的劳改“坏分子”身份,女儿需要表现得更为积极、更广义的“好”,来消除劳改父亲的坏影响。而就在米店帮忙的过程中,14岁的女儿为了表现得再优秀一些,争着扛巨大的米袋,不幸被车撞死。
▲图源:豆瓣
加上这个背景,张九声在看完女儿扛米袋的一秒钟后,那成串落下的眼泪,和那句“争什么呢”的喃喃自语,就非常顺理成章了。
除了张九声之外,刘闺女的人物小传也十分潦草,像是从样板戏里择出来的贫苦案例。纵使人物形象的设计已经最大化贴近60年代,但刘闺女娇滴滴、脆生生的低幼声线一出来,整体气质的割裂,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违和。并且刘闺女和刘弟弟的戏份,人物情感触发单一,刘闺女所有的故事背景,只靠她在车上一段干巴巴的口述来完成。

最可怕的是,从头到尾没有离开那间假朴素屋子的刘弟弟更像是恐怖游戏的NPC,只等玩家张九声进入,立刻触发哭泣动作。置景朴素得有些套路,刘弟弟的心理机制外露和干瘪,最后在昏黄的西北土地上,刘弟弟那张汉化诺一小脸皱巴巴抽噎,像春晚扶贫小品,更像一出儿童邪典

《一秒钟》的删减和所谓的留白,是电影本身溶于时代的不可抗力,但纯粹的国师对于在影片内进行抨击乃至回应的消极应对,反而让电影这一视听影像,败于最重要的情感交互和观影体验上。
一望无际的黄沙掩埋住了胶片和那个时代,放映幕布后抢救胶片时的圣洁构图, 张译静默回头的泪如雨下……
毫无疑问,《一秒钟》的细节是震撼而精美的,但这些绝妙的细节无法贯通,从而产生联结,最后聚不成一团火,散也只是漫天微弱的繁星,一秒乍泄。
喜欢本文的话,点击顶部【AKA桃叨叨】关注公众号,这里不缺好故事~
-END-
运营 | 晓满
约稿、商务合作
请联系:A2011402(微信ID)
转载、加入社群
请联系:manxiaoyu001(微信ID)

    贾樟柯   张一白   
   刘畅    许宏宇
严敏    陆伟   顾超峰
胡杏儿  马苏   张婧
李九霄   胡先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