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你是否曾受到如此对待?(文末有福利)
# 作者简介:
空中黄鹂鸟 希望有一天不用上班 可以每天坐在咖啡馆中喝咖啡、看书、品书、评书。思绪可以随意飘荡,自由飞翔,去往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先一句话概括整本读下来的感受---愤怒到想撕书!!!
作者林奕含,1991年出生在台南。因从小长期被辅导老师性侵犯而抑郁,2017年在台湾省台北市家中上吊自杀,时年26岁。高三时参加学测,获得满级分,曾被媒体采访,称为“满级分漂亮宝贝”。
为什么开篇这么俗气的介绍书作者,因为美好的生命在花一样的年纪戛然而止,我无比愤怒。“改编自真人真事”几个大字单片单页,放在中间,无比讽刺的印在脑子里。甚至轻轻敲下这短短几行字的时间我已激动无比。
咖啡馆中播放着优雅的钢琴曲,我却在窒息和暴躁中读完整本书。文字冷静压抑,沉静却不内敛;有时我并不能懂得那些深深的文学隐喻,但却和作者一样,寡欢而痛苦。就像蒋方舟推荐语中说的那样----黑暗如同狂涛奔腾。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都不是由施暴者独立完成的。”
房思琪从13岁开始就受到补习班老师的性侵犯。当她侧面透漏给父母时,父母却在问:” 谁啊?小小年纪就那么骚……”。
是啊,这就是这个社会,一个女生被强暴时,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甚至有时候连她自己都认为是自己的错。
生活中这些现象并不少有,女孩儿受到侵犯时,总有些人会大言不惭,正所谓事不关己,高傲挂起。受伤害的不是他们自己,都会挂起来轻松评论,甚至违背公平和伦理。
心里诟病的人更会提出万人唾弃的建议。没错啊,因为他们正是那些华丽外表下的禽兽,做出或期待有机会做出可耻事情的时候,当然希望“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如果说只是心理畸形的个人才会做出以上的反应,那看看某些高等院校如何看待这种事情。对性和女性的歧视的诟病不仅仅存在于某个人的内心,而是根深蒂固于整个社会。
社会对于女性贞洁的绑架、对于性教育的缺乏、对于女权的不平等、以及那么多那么多的反道德的观点,使得很多女性在受到迫害时默默忍受,不敢发声。以至于那么多像房思琪一样的人反复遭到迫害,直至灭亡。
不管女性穿什么衣服、画什么样的妆、或者喝到酩酊大醉,都不是男人为所欲为的理由。迫使他们犯罪的只有他们藏在华丽外衣下的丑恶和可耻的内心。
喜欢你用日文说:“我回来了”。更喜欢你说:“你回来了”。最喜欢的还是先在桌上摆好对称的刀叉杯盘碗筷,只要在这里成双就足够了。------这是书中描写毛毛对伊纹爱意的句子。
放在美好的爱情故事中,这句话是最动情和温暖的句子。可是,偏偏放在了这本书中,它无比的压抑和窒息。
伊纹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钱一唯和其他家暴人一样,常常以爱的名义对那么美好的伊纹拳脚相向,之后无比真诚的道歉,之后再无比热烈的施暴。幸好,最后,伊纹清醒,从噩梦中走出。
被伤害的女性常常对丈夫怀有怜悯和同情,在丈夫看似诚挚的道歉后,悲悯的认为丈夫有一天会良心发现,改过自新;更可怕的是,大多数女性有着很传统的观念,认为家暴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只是日子中的鸡毛蒜皮,她们不知道家暴出现后需要及时解决和摆脱。
而丈夫通常也利用女性的同情心和家庭责任心,一而再再而三,如此往复,悲剧不断。就如正在热议的,短跑运动员张培萌家暴事件。
除了女性自身问题,社会也对家暴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没有对家暴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对女性的保护。这似乎成了“清官难判家务事”的家务事之一,女性向法律索要援手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最终酿成一桩桩惨剧。
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让我愤怒暴躁到几次放下又拿起、愤怒暴躁到感觉温柔的音乐也那么的刺耳、愤怒暴躁到感觉邻桌背英语单词时从唇齿间发出的呲呲声那么的恶心。
我愤怒的不仅仅是一个那么有才华的、可以对文学中的人文和事件侃侃而谈的老师,却凭借着崇高的情怀做着无比低俗的、丑陋的、让人痛恨的事情。他甚至毫无不耻之心,可耻的和龌龊的同谋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作为餐桌上的谈资。
还愤怒因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房思琪不能勇敢的、及时的遏止悲剧的发生,只能默默的将力量用在书中,看似诉说又似披露,看似勇敢又似懦弱。
女权好像一直是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大家一直都在讨论,但是又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结果。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不用再争论女权,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自然。不用争论、不用议论、不用讨论,就在那,很合理。
推荐阅读:
书评丨《云上:与母亲的99件小事》时间轮回绵延,我在思念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