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丨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0.3版(中文)
长三角肺癌协作组指南解读系列
2020NCCN肺癌系列
NCCN丨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0.3版(中文)
小细胞肺癌目录
第一部分
1. 小细胞肺癌的初始评估及分期(SCL-1)
2. 局限期,检查和治疗(SCL-2)
3. 局限期(I-IIA),检查和治疗(SCL-3)
4. 局限期(IIB-IIIC),检查和治疗(SCL-4)
5. 广泛期,初始治疗(SCL-5)
6. 初始治疗后疗效评估(SCL-6)
7. 疾病进展:后续治疗及姑息治疗(SCL-7)
第二部分
8. 小细胞肺癌的症状和体征(SCL-A)
9. 病理检查原则(SCL-B)
10. 手术切除原则(SCL-C)
11. 支持治疗原则(SCL-D)
12. 系统性治疗原则(SCL-E)化疗方案
13. 放射治疗原则(SCL-F)
14. 分期(ST-1)
a. 如果确定是广泛期,则可以选择进一步的分期评估。然而,所有患者都应行脑成像检查,MRI(首选)或增强CT。
b. 见小细胞肺癌的体征和症状(SCL-A)。
c. 见病理学检查原则(SCL-B)。
d. 对于发现脑转移,脑MRI比CT更敏感,优选于CT。
e. 如果没有行PET/CT,行骨扫描可以用来识别转移。对于PET/CT检测到的改变分期的病灶,建议进行病理确认。
f. 分子分型,可以考虑用于从未吸烟的广泛期SCLC患者,以帮助鉴别诊断和评估潜在的靶向治疗选择。
g. 虽然大多数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都是由肿瘤引起的,但也有少数患者的胸水多次行细胞病理学检查未发现肿瘤,且是非血性和非渗出性胸水。当这些因素和临床判断表明积液与肿瘤无关,应排除积液作为分期因素。心包积液的分类使用相同的标准。
h. 选择标准包括:外周血涂片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提示骨髓浸润。
i. 见手术切除原则(SCL-C)。
j. 纵膈分期方法包括纵隔镜检查、纵隔切开、支气管内或食管超声引导活检、和电视胸腔镜。如果内镜淋巴结活检阳性,则不需行其它的纵隔分期。
k. 如果患者不是手术切除候选者或如果是寻求非手术治疗,则不需要病理纵隔分期。
i. 见手术切除原则(SCL-C)。j. 纵膈分期方法包括纵隔镜检查、纵隔切开、支气管内或食管超声引导活检、和电视胸腔镜。如果内镜淋巴结活检阳性,则不需行其它的纵隔分期。
k. 如果患者不是手术切除候选者或如果是寻求非手术治疗,则不需要病理纵隔分期。
l. 一些选择性的患者,可能会接受“全身治疗/放疗”作为手术的替代方案。
m. 见系统性治疗原则(SCL-E)。
n. 见放射治疗原则(SCL-F)。
o. 对于接受辅助“全身治疗±放疗” 的患者,只有在辅助治疗(SCL-6)完成后才应进行疗效评估;不要重复扫描以评估辅助治疗期间的疗效。
p. 对于接受“全身治疗+同步放疗”的患者,只有在初始治疗(SCL-6)完成后才进行疗效评估;在初始治疗期间不要重复扫描以评估疗效。对于单纯接受全身治疗或全身治疗后序贯放疗的患者,应在每2个周期全身治疗后及治疗结束时行胸/腹/盆腔增强CT以评估疗效(SCL-6)。
b. 见小细胞肺癌的体征和症状(SCL-A)。
d. 对于发现脑转移,脑MRI比CT更敏感,优选于CT。
i. 见手术切除原则(SCL-C)。
n. 见放射治疗原则(SCL-F)。
t. 见NCCN癌症生存者指南。u. 对于全身状况差或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在前瞻性试验中观察到,老年人(≥60岁)在接受PCI治疗后认知功能下降的几率增加;与密切监测相比,PCI的风险和获益应与这些患者仔细讨论。
v. 在已经进行完全切除、病理分期为I-IIA(T1-2,N0,M0)的SCLC患者中,接受PCI的获益情况尚不清楚。参见“手术切除原则”(SCL-C)。
w. 在一些经筛选的全身治疗后缓解的患者(特别是残留胸部病灶和小体积胸外转移灶),序贯行胸部放疗。
m. 见系统性治疗原则(SCL-E)。
n. 见放射治疗原则(SCL-F)。
q. 见支持治疗原则(SCL-D)。
x. 见NCCN姑息治疗指南。
y. 在每2–3个周期的全身治疗后,应该进行胸/腹/盆腔增强CT以评估疗效。
一、局部原发肿瘤的体征和症状
1.咳嗽—支气管内刺激,支气管压迫
2.咯血—通常是中央或空洞性病变
3.喘息—部分阻塞支气管内膜病变
4.发热—阻塞性肺炎
5.呼吸困难—支气管阻塞、肺炎、胸腔积液
二、原发肿瘤浸润或区域淋巴结转移引起的体征和症状
1.声音嘶哑—肿瘤侵犯或主动脉-肺动脉窗的淋巴结病变引起的左声带麻痹
2.膈肌抬高—膈神经受压
3.吞咽困难—由于食道压迫
4.胸痛—胸膜或胸壁受累,常为钝痛而非局限性
5.上腔静脉综合征—由于局部侵入纵隔或右侧气管旁区域的淋巴结病变
6.心包积液和填塞
7.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三、胸外(血源性)转移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1.脑转移:
1.1头痛、局部无力或麻木、神志不清、说话含糊不清、步态不稳、不协调
2.软脑膜癌病:
2.1头痛、意识模糊、颅神经麻痹、复视、说话含糊不清、神经根背痛、脊髓压迫
3.肾上腺转移:
3.1腰背痛,肋脊角压痛
3.2由于肿瘤侵犯而导致肾上腺功能低下是罕见的
4.肝转移:
4.1右上腹疼痛或压痛、黄疸、乏力、发烧、肝肿大
5.骨转移:
5.1骨痛
5.2脊髓压迫—背痛、肌肉无力、麻木、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
6.体质:
6.1食欲减退/恶病质—体重减轻
6.2疲劳
四、副肿瘤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1.存在并不意味着转移或不治之症
2.内分泌:
2.1由于异位肽类激素的产生
2.2通常可在抗肿瘤治疗成功后逆转
2.3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
2.3.1抗利尿激素(ADH)分泌
2.3.2 5%-10%的SCLC患者临床存在显著的低钠血症
2.3.3不适、虚弱、困惑、迟钝、血容量不足、恶心
2.3.4低钠血症、血容量正常、低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异常、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正常
2.4 库欣综合征:
2.4.1异位促肾上腺质激素分泌
2.4.2体重增加、满月脸、高血压、高血糖、全身虚弱
2.4.3高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质激素、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碱中毒
3.神经系统:所有特定的综合征都很少见
3.1如果怀疑是副肿瘤性神经系统综合征,可考虑行全面的副肿瘤抗体组合检查
3.2亚急性小脑变性[抗Yo抗体] —共济失调、构音障碍
3.3脑脊髓炎[ANNA-1(抗-Hu)抗体] —混乱、迟钝、痴呆
3.4感觉神经病[抗背根神经节抗体] —疼痛、感觉丧失
3.5Eaton-Lambert综合征[抗电压门控钙通道抗体] —无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6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抗恢复蛋白抗体]—视力丧失、畏光
4.血液学:
4.1慢性病贫血
4.2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增多症
4.3Trousseau综合征—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1.在不到5%的SCLC患者中诊断I-IIA期SCLC。
2.最可能因手术而获益的患者是那些在标准分期评估后(包括胸部和上腹部的CT、脑成像和PET/CT成像),临床分期为I-IIA(T1-2,N0,M0)SCLC的患者。
2.1在切除前,所有患者均应接受纵隔镜检查或其他纵隔分期,以排除隐匿性淋巴结转移。这个也可包括内镜分期。
2.2对于手术切除的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是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3.对完全切除的患者应进⾏术后全身治疗。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单纯进行全身治疗。淋巴结转移患者应行术后同步或序贯全身治疗和纵隔放射治疗。N1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行术后纵隔放射治疗。
4.在病理分期I-IIA(T1-2,N0,M0)SCLC行全切除的患者中,预防性颅内照射(PCI)的效果尚不清楚。这些患者发生脑转移的风险比分期更高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风险低,可能不能从PCI中获益。然而,在完全切除后发现病理IIB期或III期SCLC的患者中,PCI可能具有优势;因此,建议PCI。在全身状况差或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接受辅助全身治疗后,不推荐行PCI。
1. 戒烟咨询、辅导和药物治疗
1.1使用 5A 准则:询问(ask)、劝告(advise)、评估(assess)、帮助(assist)和安排(arrange)。参见网址:http://www.ahrq.gov/clinic/tobacco/5steps.htm
1.2见NCCN 戒烟指南
2.在同步全身治疗加放疗期间不推荐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于不使用GM-CSF 是 1 类证据)。
3.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3.1限制液体
3.2对于有症状的患者输注盐水
3.3抗肿瘤治疗
3.4地美环素
3.5加压素受体抑制剂(考尼伐坦、托伐普坦),治疗难治性低钠血症
4.库欣综合征
4.1考虑酮康唑。如果无效,考虑美替拉酮
4.2在开始抗肿瘤治疗前尝试控制
5.软脑膜病:见NCCN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南
6.疼痛管理:见NCCN 成人癌痛指南
7.恶心/呕吐:见NCCN 止吐指南
8.心理困扰:见NCCN心理痛苦管理指南
9.有指征时见NCCN 姑息治疗指南
疗效评估
1.局限期
1.1对于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只有在完成初始治疗后才应该评估疗效;在辅助治疗期间不要为了评估疗效重复扫描。
1.2对于接受“全身治疗+同步放疗”的患者,只有在初始治疗完成后才进行疗效评估;在初始治疗期间不要重复扫描以评估疗效。
1.3对于单纯接受全身治疗或全身治疗后序贯放疗的患者,应在每2个周期全身治疗后及治疗结束时行胸/腹/盆腔增强CT以评估疗效(SCL-6)。
2.广泛期
2.1 在全身治疗期间,在每2–3个周期全身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时应该进行胸部/腹部强化CT 评估疗效。
2.2 对于在全脑放疗前接受全身治疗的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在每2个周期系统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后应该复查脑MRI(首选)或强化CT。
3.后续全身治疗
3.1 在每2–3个周期全身治疗后应该进行胸部/肝/肾上腺强化CT 评估疗效。
基于随机III期试验,INT 0096,45 Gy在3周内完成(1.5 Gy每日两次)相比于45Gy/5周(1.8Gy/1d)是更好的(1类证据)。当使用每天两次的分割时,治疗间隔时间至少大于6个小时,使得正常组织得以修复。 如果行常规分割放疗,就应该达到60-70Gy的高剂量。当前随机试验CALGB 30610/RTOG 0538正在比较3周45GY的标准方法与7周70Gy的方法。欧洲III期随机对照试验(CONVERT)因没有显示66Gy(每日一次)优于45Gy(BID),但总体存活率和毒性相当,已经关闭了。
长三角肺癌协作组
为了推动肺癌规范化诊治及创新研究,2019年12月底,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0余家来自江、浙、沪、赣、闽、皖地区的医疗机构,共同成立“长三角肺癌协作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陆舜教授说,临床医学的进步往往离不开创新研究,而在肺癌诊治领域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成立协作组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开展肺癌研究领域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及转化研究,特殊病例多中心会诊等,为肺癌临床实践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长三角地区肺癌的诊疗、转化研究的创新性及前沿性,提高东部地区肺癌的诊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林彩侠
e药安全创始人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