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样:《从1个人到1000个人》丨青年分享大会4.0讲者回顾Vol.2

小城X计划 五月May
2024-09-07





青年节前夕,「小城X计划」4.0青年分享大会邀请了9组讲者来到临海,分享远方的声响,共同见证更多生长的力量。分享稿将持续放送,目前是第二期。





 🎤 讲者介绍 🎤 



- 小样 -

“1000小食”发起人,本土饮食记录与传播者


2017年,肖杨(小样)有感于家乡福州带给自己的味觉和家庭情感记忆,开始“1000小食”这个本土饮食记录与传播计划,希望在聚少离多的生活中通过食物重建人们与家庭的联系。2021年,她发起食谱体验项目“在地厨房”,和不同人一起做福州芋泥、手擀面、清明粿、木莲豆腐。在共同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两代人的食物记忆得以对话;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产生了家人般的理解和默契。


肖杨一直在寻找、记录与还原家庭食谱和背后的个体叙事。对离家的人来说,最能重拾家庭味觉记忆的并非“正宗”地方菜或网红小吃,而是自家独有的烹饪方式和家人之间的故事。


她采集饮食经历、撰写田野手记、设计饭桌上的展览,并努力寻找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在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上,她积累的“家庭食谱记录卡”已经越来越厚,分布越来越广。家庭食谱不仅承载过去关于家的记忆,也帮我们在当下塑造真切的连接和更好的生活。通过“1000小食”计划,肖杨希望为离开家的人建立饭桌上的家。



 📣📣📣




01 

饭桌上的家



大家好,我是小样。很开心可以来到临海参加青年分享大会,今天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过去两年的经历,也是我从1个人到开始建立连接以及1000小食这个项目的生长过程



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出生在福建福州一个非常传统的大家族里。这是过去家族宴席的一张旧照,我发现那时很多家庭影像的记录都发生在饭桌上,大家也会一起围着饭桌制作食物。这就是家族里的女性长辈们在围着饭桌包肉燕。



肉燕是福州菜太平燕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在这张照片里的饭桌上就可以看到太平燕。宴席当中,这道菜一端上来,就提醒大家要开始举杯敬酒了,所以这道菜也是宴席老照片里出镜率最高的一道菜。照片里唯一没有把汤勺伸向汤碗的女孩子就是我。


我第一次离开家里的饭桌是2011年,从福州到北京上大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琢磨起一些所谓的本土味道。当时给福建本土杂志《homeland家园》写过一篇文章,简单分享了自己对离开家的感受,刚上大学的时候,以为跟故乡的羁绊就是你一定得回来,后来会渐渐意识到,这种羁绊更多是一种融入日常的意识



到了离开家的第十年,也就是2021年,我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进了一件事情,如何能够把家里的那张饭桌重新在我现在所生活的城市里搭建起来。这是我做的线下本土饮食工作坊,大家刚做完福州的清明粿在一起分享。现在围坐在这张圆桌边上的不再是我的家人,而是跟我年纪相仿,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大家是下班之后,从北京的国贸、金融街甚至二环胡同里跑来的。



工作坊当然也不仅仅制作福州或福建的食物,比如说这一场当中,大家就一起包了饺子。这些照片跟过去宴席的老照片相比,时空已经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但大家仍在做一件类似的事,就是一起制作食物、分享食物



02

1000小食



过去两年我一直在做一个本土饮食记录与传播计划,叫做1000小食。每次提到这个计划,大家就会问一个问题,是要记录1000种食物吗?现在的进度是什么样?


其实记录1000种食物并不是我的目标,但是对于个人来说,1000其实是一个挺具体的里程碑。我会记得我在这个项目当中投入的第一个1000小时,以及我获得的第一批1000位读者。我现在是这样去理解1000的,它是传统意义当中一个形容很多的虚值,所以1000其实就是很多,是一件我会长期去做的事情。1000是千人千面的千,也是千方百计的千。



1000小食的开端,其实就是这样只有一个人的编辑部在2021年做的一份记录,是我去探索本土饮食过程的田野日志,叫做《1000小食报》。第一期发刊通过电子邮件投递,一共投递到了几十位朋友的邮箱里。到目前为止《1000小食报》已经投递了52期内容,最新一期有4700位读者订阅。


在这些小报里,我分享了很多关于家乡的味觉记忆。挺意外的是我收到的回信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会跟我说《1000小食报》里关于食物的记录,也唤起了他们对家乡食物的记忆,激起了情感上的涟漪



于是我就会想,本土饮食的记录应该如何突破在本地的生活经验,而引起更广泛的共鸣。我觉得其实重点在于要足够深入地解释自己,当我们足够深入地解释自己,解释自己的家的时候,这样的连接就会自然而然发生。


我曾经在小报里记录过一种福州的家常时蔬芥(gài)菜。关于芥菜我有两个家庭味觉记忆片段,第一个片段是每年春天,我爸就会买来开着花的芥菜,把它切碎夹在福建的光饼里。因为芥菜有像芥末一样的辛香,所以吃起来是微微辣的。另外一个味觉记忆是我们家每年年夜饭桌上的第一道菜就是炒芥菜,因为冬天的芥菜梗吃起来是有微微苦味的,寓意是先苦后甜。



关于芥菜的这两个味觉记忆,一个取其辛,一个取其苦,一个教会了我时节,一个教会了我人生。每次我重新书写这些味觉记忆时,都会更深刻地意识到家庭饭桌对我的影响。就这样,食物成为家庭叙事的载体,也成为每个人了解自己的通道


但这样的认知是不能仅仅通过书写去完成的,更多则是通过在厨房里一次一次想要去复刻家庭味道的尝试。每一次我在北京做福州芋泥时,都会感慨我跟我爸差距甚远。这张照片里的芋泥就是我爸做的,我们俩的差距主要在于芋泥的细腻程度。



后来我发现芋头的品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大力气去擀压芋泥。如果不是要给你所爱的人去做这碗芋泥,是不知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多少力气的。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亲手制作对于食物来说,是任何媒介都没有办法代替的体验。



03

在地厨房




那么除了记录之外,我还能做点什么呢?2021年,我发起了一个叫做“在地厨房”的本土饮食工作坊,第一期很自然就选择了制作我的家庭食物福州芋泥。这一期的主题切入口是甜食,所以我请来到现场参与工作坊的每一位朋友,分享一个自己家庭、家乡的传统甜食。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通过食物认识了在现场的每一个人。



我也会跟大家分享我做食谱调研的全过程,并带大家认识槟榔芋这种食材,当时大概搬了有20颗大芋头到工作坊现场。也会跟大家说,你需要把最多的时间花在擀压芋头这部分。这些其实都是我在前期调研时,通过反反复复去做而获得的理解。


这场工作坊现场有两个我印象很深的细节。第一个细节是有一位朋友来得比较晚,大家都已经品尝过了槟榔芋的原味和福州芋泥。他最后一个坐上桌,下意识的动作是拿着槟榔芋头条蘸芋泥吃,像吃薯条一样。这是一个完全出离我作为本地人的吃法认知的细节。第二个细节是,在现场有朋友把擀面杖杵进刚刚蒸好的芋头,开始捣烂这个步骤时,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芋头好松软,像踩在雪地里”。这是一个可能有20年没见过雪的南方人无法感受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这种直接感受的表达是特别好的。这两个细节也印证了这种在现场的真实体验是无可取代的一件事情




去年“在地厨房”一共做了8期主题,有倚重本土的福州芋泥,还有山西手擀面、清明粿,也有倚重时节的,比如说野菜、北京五月的洋槐花、夏季的消暑小食。2022年,一共有超过100个人来到了在地厨房的现场,对于去年一整年来说是一个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那么如何设计一场“在地厨房”的体验,在这里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切实经历和经验。首先就像在《1000小食报》中,我会深入地挖掘食谱,挖掘饮食文化幕后的东西。设计一个线下工作坊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要去采集一手食谱。



这是当时做山西手擀面工作坊时绘制的手擀面手绘食谱。我也是在做这一场工作坊时才学会了做面条。作为一个出生在福州的小孩,其实没有山西这样的面食环境,但我想到在地厨房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就去向一位山西太原的朋友求助,结果他告诉我他也不会做面条。在我的委托下,春节时他跟家里亲戚认认真真学了一回如何做山西手擀面。这个是他当时跟老家的三姨学做手擀面的过程,左边是他的三姨给我们展示擀面的手法,右边就是他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注视下,当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他的视频给了我很大帮助,我第一次理解到原来擀面不是直接把擀面杖放在面团上,把整个面团给推平,而是要边推边按。尤其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山西家庭来说,他们往往要擀更大张的面皮,这种边卷边擀的手法就是擀出好手擀面的关键。对他们来说是家庭常识,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新的发现,所以我就把这样往前推两下,往后拉一下的擀面节奏给绘制下来。在这场工作坊现场,他也跟我一起向大家演示了他们家的擀面手法。



我觉得对于“在地厨房”来说,并不是每一次都需要给出答案的。食谱的调研过程,体验者的现场参与,本身也是工作坊的一部分。



这是去年夏天我在杭州天目里美术馆做的一场木莲豆腐工作坊。木莲豆腐是一种消暑食物,通过揉搓一种叫木莲果的果子,搓洗出果胶,果胶自然凝固后会形成一种接近透明果冻状态的食物。它在浙江的金华、绍兴、嵊州这些地方都有出没。


我想,作为一个浙江代表性的消暑风物,在杭州这样一个占据了全省大部分跨市流动人口的城市,也理所当然应该存在着木莲豆腐。但当我向杭州的朋友询问他们对于木莲豆腐的记忆时,所有人都给我指向了超市和菜场豆腐摊里卖的一种工业化食品,叫做木涟冰爽。虽然名字里也有“木莲”这个元素在,但从原材料来看,跟木莲豆腐毫无关系。



这就激发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还能不能在杭州找到一个用木莲果制作的木莲豆腐?或者说我还能不能在杭州找到木莲果?于是我在这场工作坊之前开启了在杭州寻找木莲豆腐的旅程。


首先我找到了杭州当地的宁波菜馆。他们会说自己的菜品是木莲豆腐,但当我向服务员询问豆腐怎么制作时,他从后厨拿出了一包白凉粉,还有薄荷糖精。我也找到了杭州会在咖啡里添加仙草冻的创意咖啡馆,在跟店长聊天的过程中,他跟我讲述了这种需要手工制作的食材在实际的店面运营中存在的种种困难。



工作坊的前一个晚上,我收到了一个线索,一位富阳朋友的妈妈在他们当地的体育馆以及江滨公园附近,有看到木莲豆腐。于是我们驱车大概30多公里跑到富阳寻找木莲豆腐。那天晚上我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木莲豆腐摊,有年轻女孩在卖木莲豆腐,我们问这是怎么学的,她告诉我们是跟小红书学的摆摊方法。更多在卖木莲豆腐的人是中老年女性,白天在家带孩子,晚上就做这种成本比较低廉又容易学的街头小吃进行贩卖。



吃了几家白凉粉做的木莲豆腐后,我们遇到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的摊子跟其他摊贩的摊子都不一样,他提供的配料更丰富,而且摊子上写的是“木莲冰粉”而不是木莲豆腐。他跟我们说,因为觉得冰粉是一个大家更了解或者说受众人群更广的食物,所以他就把木莲豆腐跟冰粉做了一个组合,起了这样的名字。


吃完老爷爷的木莲豆腐之后,我发现其实我也不能确定它就是用木莲果制作的。但当我们向他询问知不知道这样一种木莲果时,他指向了摊位对面的一个公园,说这个公园的桥下面就有。于是我们找到了富阳的恩波桥,一座有800年历史的古桥,在桥上打着手电,往桥墩上攀援的植物里面去找,最终找到了木莲果。



在这期工作坊里,虽然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用木莲果制作的木莲豆腐,但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个视角,就是如何通过一个具体的食物进入你的城市,或者说走进你当下的生活



这次我们在临海也做了一场“在地厨房”工作坊。大家来临海的路上应该都可以看到乌饭麻糍这种食物,这就是我们这次工作坊的制作目标。



我们走进了当地人徐阿姨的家里进行一手食谱调研。跟着她观摩乌饭麻糍的制作过程,会看到她用手搓洗乌饭叶,提取出树叶汁,以及看到她在蒸乌饭团时,会把面团捏塑成烟囱一样的形状,确保面团更容易熟透,这都是在现场才能够获取到的一些小技巧。



这场工作坊里有两个互动让我印象深刻。在设计工作坊时,我们决定主题是带不走的在地小食,现场大家也分享了各自家乡那些带不走的食物。有的是因为食材生长的原因,比如有朋友提到临海糟羹,因为其中用到的芥菜是本地品种,所以很难移植到其他城市。也有的是因为烹饪手法的原因,比如说现炸的丸子,像糖油果子这样的食物,就得在当下吃到。


我们最后讨论到如果要不计成本地带走一件食物,它仍然是有被带走的可能性的,那带不走的到底是什么?最后就发现带不走的还是关于食物本身最原初的情感,就发生在当时当地,当你离开了这个地方去接触食物时,是没办法体验到这种情感的。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互动是讨论到大家都说来临海吃糯叽叽的食物。我问来到现场的温岭朋友,临海朋友,如果用本地方言去形容这样的口感应该怎么说?温岭的朋友教我应该是“笨扭扭”,临海的朋友告诉我应该是“粑哝哝”,可能不是特别标准,但我觉得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如何用自己的方言形容类似的口感。



一个“在地厨房”工作坊完整的工作流程,包括刚刚有提到的一手食谱设计,然后我们会去挖掘每一个食谱跟人之间独特的连接,最后再落地到实际的执行方案里。后面我收到了很多在地厨房参与者的反馈,有一些好评来自这些提前准备的素材以及用心设计的过程,还有一部分来自现场人与人的连接。就像有一位参与者说到,他借此机会唤起了自己对于食物的记忆,以及与此相关的和家人朋友共度,或独自度过的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我觉得这就是人与人连接带来的价值。




04

寻找1000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



那么“在地厨房”的下一站是什么?我希望它未来能够在更多的在地空间里发生,也希望能够让这样的体验扩大,在10个人的工作坊以外,跟更多人建立起和食物的连接。


于是我发起了寻找1000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项目,希望通过记录家庭食谱这件事,一方面让大家理解塑造每个人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想象在当下的流动中,我们想要去建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家庭食谱记录者的故事也会不定期以线下展览的方式去跟大家做分享。



最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家庭食谱记录者的故事,她叫春艳,已经在法国生活了21年,跟她的法国丈夫还有两个混血孩子生活在一起。在我们做关于家庭食谱的对话时,她先是问我你理解的家庭食谱是什么?以及你这些行动背后指向的家是什么?我就和她分享了我自己离开家的处境以及对当下流动社会的观察。然后她就跟我更细致地分享了她记录家庭食谱南京小汤包的完整过程


说到南京小汤包,春艳为了记录这一次的食谱,大概时隔一年半的时间再一次在法国复刻了这种食物。她跟我说,其实要去复刻食物承受着特别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她必须直接面对复刻出的食物跟记忆中味道的差距,另一方面压力来自于她很担心因为手法的生疏而包出漏汤汁的小汤包。最后让她放下包袱的,是她决定把汤包包成饺子的形状。大家可以看到这张照片里面有大概6枚饺子,其实这也是她认为的汤包。



关于春艳为什么想要去记录南京小汤包,她讲到说食物不仅承载了她过往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家人之间独特的情感


比如说在法国的餐桌上,大家是不主张吃饭的时候发出声音的,但是她的法国丈夫能够理解她和孩子在吮吸汤包的汤汁时发出吱吱的声音。包括她讲到她的父亲是一名回民,但是她的父亲也包容她和母亲自己的饮食习惯。所以她想记录汤包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想通过食物来表达家人之间的包容


我觉得春艳饺子形状的汤包,其实也很像流动当中家的形状所发生的变化。这也是今年会在北京和上海落地的一场展览,这个展览的主题就叫做《何以为家》。我们很希望通过这场展览去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邮件跟我联系,或者我们也可以在展览现场相见。



从1个人到1000个人的故事就已经分享完了。就像前面说的,1000最开始看起来有点像一个挺宏大的目标,但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里程碑。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有想要表达或想要行动的动力的话,其实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那么从1到1000,最后就会是一个到每个人的故事,所以1000小食最终想要去做的事情,是能够为离开家的人在饭桌上建立家。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如果你期待与小样进行更多交流

欢迎通过以下渠道与她取得联系

👇

邮箱:young@push.zhubai.love

微信:young_1000pieces




延伸阅读:

教你如何把「乌饭麻糍」带出临海|小城X计划4.0

芋头松软,像踩在雪地里〡在地厨房

重启,从亲手做一碗手擀面开始〡在地厨房

杭州的「木莲豆腐」在哪里?〡在地厨房 × abC艺术书展

寻找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〡1000小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五月Ma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