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答疑|那些关于“敦和·善识计划”你想知道的事
各位老师好:
“敦和·善识计划”(以下简称“善识计划”)自9月17日发布以来,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老师的咨询,为了更加清晰地解答大家的疑问,项目组汇总罗列了一些常见问题,希望为有意申报的老师们提供助力。
01关于申报者资格
Q1:我之前不研究公益慈善,但对公益慈善非常感兴趣,想在学校开设一门公益慈善通选课,这种情况是否符合项目支持范围?
A1:“善识计划”鼓励高校老师开设公益慈善通识课程,只要您是高校在职教师,有授课经验,能够投入精力授课,我们都欢迎申报。如果您申报的是核心通选课程,项目组会为您提供授课所需要教学资料包,里面包含了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和配套的案例集。如果您想自拟课程申报,则需要自行准备教学大纲、教案等相关材料。另外,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也是在不断建设和探索的过程中,自拟课程如果效果好,资料完备,第二年也可能被纳入核心课程范围。
Q2:我们是职业院校,不是本科,也可以申报吗?
A2:可以,“善识计划”欢迎大中专院校申请。
Q3:如果申请项目的老师还未取得中级职称,是否可以申请?
A3:没有中级职称但有博士学历的老师也可以申报。硕士毕业没有中级职称不能申报。
Q1:申请附件的“在职证明”中已注明申请老师的职称并同时附有学校印章,是否还需要单独再提供一份职称证明?
A1:不需要。
Q2:项目将为入选老师提供开课支持,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配套课件和教学案例集等教辅材料。为什么还需要在申报书中需要填写课程简介等信息?
A2:填写课程简介等信息,将有助于项目评审专家更好地判断,申请者之举能否保障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课程达到项目目的。
Q3:申请表中“选课人数”应该怎么填?
A3:我们希望每门课都能够成为精品课,吸引对公益慈善感兴趣的学生来学习,因而对学生人数没有额外要求。申请表可以填写老师希望上课的人数,如果老师希望对班级规模有限制,则此处填写人数的上限。
Q1:申报的课程是否有课时要求?
A1:项目对课时不做要求。申请者可根据每所学校对通识课或公选课课时要求进行安排。
Q2:可以申报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吗?
A2:“善识计划”目前只针对本科生阶段,不面向研究生。
Q3:请问“3+X”课程中“X”是否有范围设定?
A3:没有范围设定,项目正在探索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路径,欢迎大家集思广益,与我们共同探讨。
Q4:“邀请一线公益组织负责人到课堂上讲课”是必须的吗?
A4:“善识计划”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邀请一线实务者或相关部门政府官员为大学生分享机构实践案例,为此将额外为每门课提供不超过2次讲座的费用(每次税前1000元)。如老师希望全部由自己授课,也是可以的,但不再额外发放本部分费用。
Q5:申请表要求填写“拟邀请一线实务机构或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信息”,但在实际开课时发生变动或调整怎么办?
A5:实际讲座嘉宾发生调整的,需要在开课之前与工作人员说明。在讲座结束后提交项目组。
Q6:我们学校通识课程与公共选修课是两个体系,申报时应该填“公共选修课”还是“通识课”呢?
A6:“善识计划”希望通过努力将公益慈善课程逐步纳入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中,现阶段各位老师既可以直接申报通识课,也可以通过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Q7:我之前在学校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内容和我们核心通选课中的某一门相近,但名称不完全一样,如果按照核心通选课给出的名称申请,可能需要在学校教务处重新走申请流程,教务处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A7:如果您前期开过课程,可以继续以前期开设的课程名称申报,只需要在申报时注明属于核心通选课中的哪一门课即可。
Q8:课程设计方面需要侧重学生实践活动吗?
A8:我们认为,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理论的深浅,记忆的牢固和技能的运用,而在于学生是否能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申报教师可以设置学生在上课期间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在课堂上分享志愿服务心得或学习体会,也可以将上述内容形成文章投稿给公益慈善学园,获选文章将会在公益慈善学园公众号(charityschool)上公开发表,每片文章的作者将获得200元每篇的稿酬。
04关于项目考核
Q1:“善识计划”考核的形式是什么?
A1:“善识计划”采取三种考核形式:一是教师本身授课结束后提交的课程报告;二是授课过程中项目组会请聘请专家到课堂上观摩听课;三是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教结果。
Q1:我申请了核心通选课的话,请问什么时候能够获取教学资料包?
A1:一经立项后,项目组将会给教师发送申请课程开设所需要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等相关资料。教案、教学课件和案例集将在2019年秋季学期末发送给各位老师。我们所提供的教辅材料仅供教师开课参考,并不对老师授课做硬性要求。
Q2:为教师提供每门课程5000元的经费资助如何发放,是否需要提供发票等报销凭证?
A2:我们会与最终确定资助的老师签订协议,按月拨付,课程结束通过考核后拨付尾款。如多人合作开课的,由课程负责人协商分配。不需要提供发票等报销凭证。
Q3:招募公告中提及“教师发表论文将会推荐到杂志上发表”是否属实?
A3:“善识计划”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支持老师围绕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方向开展研究,达到出版要求的所有文章将会在国家出版社公开结集出版,项目组会根据文章质量选择合适的期刊以专栏形式刊登,每篇发表的论文将会发放1000元奖励。
Q4:如果第一年开课了,后续开课是否还会获得上述支持?
A4:如果第一年顺利开课,项目组会对课程效果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老师会获得持续支持。
Q5:教学培训的支持具体是什么形式?
A5:项目组拟于2020年暑期组织一场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学方案设计工作坊,时间暂定为一天,上午拟邀请专家围绕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分享,下午分组讨论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学方法及心得体会。我们将承担立项教师承担往返交通和食宿费用。
“善识计划”旨在推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发展,距离报名截止日期10月17日仅剩6天,欢迎符合条件的高校教师通过公益慈善学园、敦和基金会官网以及公益慈善学园微信公众号(charityschool)了解更多信息并提交申请。
点击查看“善识计划”招募公告:
助力高校教师开展公益慈善通识教育 “敦和·善识计划” 申报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