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健刚:公益慈善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朱健刚 敦和基金会 2021-05-01
敦和·竹林论坛旨在支持青年慈善研究学者,探索搭建公益慈善领域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2019、2020年,竹林论坛暨公益社会学分论坛,连续两届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举办,促成了公益社会学议题的显性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深化公益慈善与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作为两届论坛的召集人,如何看待公益慈善与社会学的跨学科融合?如何理解公益慈善与治理转型之间的关系?对青年慈善学人的发展提升,有何观察与建议?十四五规划出台后,他又如何理解公益慈善在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针对以上系列问题,朱健刚教授进行了系统回应。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朱健刚



01

公益慈善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三个核心作用

问:今年的竹林论坛以“公益慈善与治理转型”为主题,这背后是基于怎么的考量?
朱健刚:公益慈善并非单纯的“好人好事”。实际上,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以及五中全会都主张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其实是指社会治理面临新形态,有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益慈善跟当下的治理体系转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在第四届敦和•竹林论坛上来探讨这个主题。
问:公益慈善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朱健刚:在《建议》中提到了第三次分配,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从《建议》可以看出,公益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是公益慈善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第一个作用: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发挥作用。第二个作用,调节。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我们说要有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社会调节主要就是通过公益慈善事业来调节。第三个作用,创新。公益慈善在创新中有重大作用,可以在实践中做实验和探索,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资料,即便失败了也可以提供一些经验。


02

形成学习共同体是提升青年学者能力的有效途径

问:今年的竹林论坛在上一届的基础上,新增了与核心期刊见面交流的环节,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朱健刚:我觉得青年学者与核心期刊编辑对话特别重要。很多学者,尤其海外回来的青年学者对国内期刊不了解,投稿成功率偏低。我们希望编辑们能告诉这些学者:国内的学术期刊是怎么看待文章,怎么挑选文章,怎么认识选题,怎么样去看文章的好坏等等,这样也让这些学者了解了期刊。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希望让期刊能够了解更多的青年学者。有时见到真人,其实是可以对这位学者的研究有更深的了解,所以我们就增加这个环节,而且蛮有效果,因为国内的学术期刊越来越难发表,对于青年学者并不是特别友好,我们希望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彼此了解。
我觉得在这个研讨会中,编辑能出席已经意味着他们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我也不主张一个青年学者花太多时间去处理这方面的关系,因为研究最终的关键还是在于文章的质量,太多的见面,未必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我认为可以设立公益慈善研究专题,比如说我们在《学术研究》这个期刊上就有公益与社会的专栏,更多的青年学者可以一起来在这上面发表文章。
问:在你看来,如今的青年学者有哪些特点?
朱健刚:他们的理论知识更完备,对学术的了解更深入。同时,他们也非常愿意做跨学科研究,像我们团队中,就涵盖了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背景的学者,大家参与同一个研究,不同的视角和理论路径使得公益慈善的研究得以深化。
在我看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提升青年学者能力的有效途径。现在我们做了禾智库,形成一个小小的虚拟智库,一些中青年学者聚在一起来陈述他们的论文,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举行学术讨论、会议,一起读书。我觉得这样的学术共同体就特别有助于青年学者迅速的成长。


03

中国公益事业的真问题是什么?

问:你在上一届竹林论坛提到“新时代一个重要课题是关注中国公益事业的真问题”,你认为目前慈善研究是否有关注、回应中国公益事业的真问题?
朱健刚: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真问题”。真问题是指我们过去的学术研究,很多在借鉴国外的认知框架。按照国外经验来寻找问题本身没有错,但它可能会让人们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国外遇到的问题。实际上,中国跟国外的情形不一样,问题也不同,如果我们照搬海外的经验,就会容易忽略大家真正关心,或者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要去寻找真问题。
比如说第三部门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我们会设想在社会中发展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公益慈善组织承担重要的工作,希望有更多专业化、现代化的组织出现。但中国的真问题是:第三部门能否代表公益慈善的主要含义或全部含义
事实上,很多公益慈善项目是在社区实施的,也有不少地方政府把做公益慈善作为重要工作,这时就很难把公益慈善限定在第三部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我认为,可能真正的问题是各方力量如何合作推动慈善事业,而不仅仅是单纯发展民间自发的公益慈善组织,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中理解到的问题。
再比如说,我们现在关于慈善和公益的概念,可能来自于其它地区,但事实上,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对慈善的理解还是包含了很强的道德含义,所以这时我们就必须对什么是公益、什么是慈善要有一个本土的理解,而本土的理解不是简单地从古书上抄几句来证明中国的慈善就是这样的,它需要更多的社会学研究。这些问题就是非常真实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直面和解决。
问:目前公益慈善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回应、互动情况如何?
朱健刚:现在比以前好很多了,不少学者会直接参与到实践中去,或者积累了实践经验以后再去做学术研究,所以他们对实体框架有感觉。当然,在我看来这还是远远不够。尤其是不少从国外回来的学者,虽然他们有比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全球视野,但缺乏对中国实践经验的理解。
我觉得大家可以一同进行合作研究或行动研究,让实务工作者跟学者们一起开展研究探索,这可能对未来发展是比较好的一条道路和选择。现在其实也已经有理论工作者跟实践者一起做的研究。比如我自己的研究,就是跟实践工作者一块来探索的,我们做性别领域的议题,就是平权工作者跟学院里的学者一块来研究性别平等、同性恋婚姻等等问题。在环境领域的研究则有更多的尝试。 


04

从各个学科融合推动公益慈善研究

问:竹林论坛已经连续两届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举办公益社会学分论坛,推动公益慈善研究与社会学的融合,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朱健刚:我们希望有好的公益慈善研究进展,很难说现在去办一个公益慈善学就可以了。在国内的学术体系里,一般要在已有的学科里发展,但之前太多的公益慈善属于在公共管理学里的分支,人文社科则很少关注,我们希望从各个学科融合推动公益慈善的研究。
我过去是做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所以早期也有探索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后来,了解到社会学最早进入中国时就叫公益学,而社会学包含了社会工作、人类学等细分领域,这些都与公益慈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大概是两三年前,我们就希望往公益慈善社会学推动学科融合,希望从社会学中开辟公益慈善的方向,推动更多社会学家来做公益慈善研究,也带动整个公益慈善的研究。
问:目前,公益慈善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如何?
朱健刚:随着公益慈善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会来研究公益慈善,比如说今年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论坛就针对社会企业的研究颁奖。我们看得到公益慈善相关的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也在运用很多相关的数据来开展这块人文的和实践研究。所以我觉得公益慈善社会学在逐步的发展,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此外,现在有不少论坛、峰会平台推动公益慈善的研究,这些平台虽然总体来说还不多,但是有增多的趋势。
问:据你的观察,公益慈善和其它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呈现怎样的趋势,还有哪些方面有待努力推进?
朱健刚:现在公益慈善和历史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经济学这些学科都有跨学科融合的趋势。现在大家还不够重视,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学术发展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需要积累和讨论。
国家社科里已经有公益慈善相关的课题,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课题是往这个方向进行,积累一些研究的数据或档案并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学者来进行研究,当然还可以出版一些相关的专著、丛书,像我们每年都有公益与转型丛书,还有就是出版相关的教材,开设相关的课程,这样逐渐建设一门学科。

(本文内容已经受访者确认,仅代表个人观点。)

编辑:泠溪

视觉:莎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