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教育能否、如何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发挥独特价值?
//编者按
“项目官员说”栏目旨在通过分享敦和基金会一线项目官员真实、鲜活的资助体验及相关思考沉淀,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基金会资助者、项目官员以及公益组织从业者更多有价值的观察与分享,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敦和基金会慈善教育资助议题,以“培养慈善专业人才,培育公民慈善意识”为目标,从资助高校教育促进实践变革,发展研究力量夯实学理基础,建设议题网络推动政策倡导三方面开展资助工作,自2015年起,先后资助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红十字国际学院,并发起“敦和·菡萏计划”、“敦和·善识计划”等。
本文作者系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叶珍珍,文章从当前我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现状、开展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三个核心问题,以及高校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上的探索等展开探讨。
文/叶珍珍 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
2020年9月,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徐孟飞同学选择了校级选修课——“家庭慈善文化涵育与公民慈善参与”,这是他第一次选修公益慈善通识课程。他表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一个家庭中慈善文化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慈善文化需要在家庭各个成员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我希望通过接下来深入的学习了解到更多的慈善文化。”
自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发展慈善事业的政策法规,各类慈善组织和高校联手,在高校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教育项目。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现状
01
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和关键场域,近年来逐渐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同步推进着公益慈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过培养慈善人才、夯实慈善研究、强化慈善组织专业建设基础等工作,实现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专业人才的目标。这一举措既响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号召,也促进了高校全面育人理念的实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现。
点击《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了解更多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公益慈善通识课程,有10余所高校依托各自学科背景探索公益慈善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如何开展公益慈善教育
02
如何在高校内开展公益慈善教育?三个核心问题摆在面前:“公益慈善”能教吗?教什么?怎么教?首先,公益慈善是否可教?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银春表示,“公益慈善是否可教”这一问题解答的逻辑前提在于解答“公益慈善是不是知识”这一命题,而苏格拉底对于“美德是否可教”的讨论为公益慈善教育提供了学理支撑。当前国内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实践探索,也正在回答“慈善是否可教”这一问题。其次,公益慈善教育教什么?这是将公益慈善作为一门学科,在其自身的理论价值与内容依据中所做出的教育选择。根据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公益慈善教育既有共性特点,也有个性设置。例如,与专业教育相比,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更注重公益慈善意识的启蒙、理念的引导和实践的体验。第三,公益慈善教育如何教?这一问题涉及具体的公益慈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与形式。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公益慈善的教育工作者们以“公益慈善”自身的“实践性”与“跨学科”属性为基础,多采用“双师课堂”的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务实践结合,为学生们打造“双轮驱动”下的公益慈善课堂。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马玉洁采用“体验式慈善”方式,让学生通过云课堂边学边做,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全链条资助”公益项目。通识教育模式初见成效
03
与专业教育相比,在社会资源与行业力量的通力合作下,高校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探索上积累的经验更为多元化。
例如,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深度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播撒公益种子为初衷,通过设立高校公益慈善研究院,推动公益慈善课程建设;通过设立“暑期慈善班”等方式,发展“知行合一”的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模式。敦和基金会与公益慈善学园合作,开展“敦和·善识计划”,系统性地支持多所高校教师同步开设慈善通识课程。这一计划以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为目标,在研发教学资源的同时,打造精品课程体系、建立交流互动平台,在青年大学生中普及慈善知识,使其树立良好的慈善理念和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周秀平表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对于公益慈善教育而言,如何通过激活、优化‘教师’资源,来更大范围的唤醒、激发和凝聚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公益之心,是公益慈善教育项目的重要目标。”
作为高校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创新尝试,这些项目的探索经验可供参考,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公益慈善教育能否以及如何在现有高校教育体系中发挥独特价值,或将成为下一步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方向。
注:本文已刊发于《中国社会报》,内容略有调整
视觉: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