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历史及现代的慈善文化中,重新理解“授人以渔”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善达网 Author 善达君

4月9日,浙江新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叶正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作了题为《慈善公益“授人以渔”新解》的讲座。

叶正猛结合扶贫项目案例,为慈善公益“授人以渔”论题作了新解,并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分享:

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的“授人以鱼”:既不能一概地否定、丢弃传统的“授人以鱼”,也不能简单的、滥施布施式的“授人以鱼”;

二、以系统的思维,重构“授人以渔”,需要以下步骤:激人以“欲”、授人以“渔”、助人以“具”、供人以“麯”、解人之“惧”、导人以“渠”;

三、从发展的要求,做“授人以渔”升级版:发展人才,抓住关键少数,发挥更大效用。

演讲中,叶正猛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文名句近30次,系统地阐释了新湖公益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授渔老大”的公益策略和慈善理念,体现了其对历史及现代慈善文化独特的理解认知。

善达网对演讲中涉及的重要诗词名句进行了整理注释,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叶正猛浙江新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1

“如何花钱,其中大有学问。”


【出处】资中筠《散财之道》

【注释】该书出版于2003年,为作者耗力十年所著。该书以美国基金会为范例,强调除了汲汲于赚钱之外,如何花钱,大有学问,为我国“先富起来”的阶层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科学的散财之道的借鉴,有公益界《圣经》之誉。


2

“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


【出处】左宗堂《癸巳燕台杂感》【原文】世事悠悠袖手看,谁将儒术策治安?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青衫不解谈时务,漫卷诗书一浩叹。

【注释】即使没有苛捐杂税,贫困依然存在无法改变;百姓们无法吃饱穿暖,想要安抚人心就很难。


3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出处】《增广贤文》【原文】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注释】求助人就要求那些胸怀坦荡、乐于助人的人,给人帮助就要在人最困难的时候。


4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出处】陶渊明《乞食》【原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注释】饥饿驱我出门去,不知究竟去哪里。前行来到此村落,敲门却难致词语。主人理解我心意,慷慨相赠来不虚。


5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出处】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注释】早上敲过豪富的门,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






6

“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出处】爱新觉罗·敦诚《寄怀曹雪芹》)【原文】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以绝,且著临邛犊鼻裈。爱君诗笔有才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罗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注释】莫弹铗不作食客权门下,别敲富人门免遭白眼奚落。看人家的脸色吃残羹冷酒,真不如你在乡村著书立说。


7

 “爷有新诗不济贫。”


【出处】田汉《赠人》(1944年)【原文】爷有新诗不济贫,贵阳珠米桂如薪。杀人无力求人懒,千古伤心文化人。

【注释】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贵阳作为大后方,因大量难民的涌入,一是市面杂乱哄闹,二是物价暴涨。但当时各地皆然,并非贵阳一地如此,田汉只是借贵阳之名发牢骚。


8

“传统慈善机构开展慈善活动虽说有多种多样,却不外乎济贫助困、赈灾救荒两大类,且多为款物接济。”

《出处》周秋光等《中国慈善简史》

【注释】《中国慈善简史》是目前仅见的有关中国慈善思想和慈善事业的研究专著,分绪论、渊源篇、古代篇、近代篇、当代篇等5篇,11章,40万字。作者周秋光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9

“劝人生济困扶穷,……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出处】《红楼梦十二曲——留馀庆》【原文】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以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注释】这首曲子写巧姐。巧姐是《红楼梦》中,众多的贵族子女中,唯一走向自食其力的人。作者并没有把巧姐的这条生活道路,当作悲剧来写,而是以庆幸的口吻予以肯定。作者在写贾府衰败之后,一方面写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一方面又写农村劳动妇女---刘姥姥把巧姐从火坑里救出来,既是对虚伪的封建道德的揭露,也是作者”劝人生济困扶穷”的思想表现。


10

“即使是一个腐败堕落之极的世界,也绝不会存在这样以他人之苦为乐的恶棍。”

【出处】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注释】亚当•斯密认为,人应该有一个普遍的道德关怀。在理性范畴,我们都知道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世界上所有的同类,不只不能对我的乡亲父老干坏事,对一个陌生人也不能干坏事,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包容慈爱之心,


11

“不向紧急救济直接捐款。”


【出处】拉塞尔·塞奇基金会规定。

【注释】1907年,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在纽约注册成立,此举开创了美国现代史上首家慈善基金会,也引领了富人设立慈善基金会的风潮。在成立之始,该基金会就立下了“三不捐”规定:不对个人或家庭救济;不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资助;不直接给教会捐款。


12

“真正及永久善事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滥施布施” “在当今的所谓慈善捐助中,每1000美元里有950美元最好扔进大海里去”“仅有极少的富翁清楚这一罪过:正是他们的滥施布施制造了乞丐。”

【出处】卡内基《财富的福音》

【注释】在本书中,卡内基他反对传统的简单布施,认为“慈善家为这个世界做出真正及永久的善事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滥施布施 ”。在他看来,善用财富的首要规则是,他的捐赠不应该给接受者造成更加贫困的倾向,而是应该鼓励有出息的穷人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状况 


13

“施衣、施米、施材、施粥,……固然这是慈善的事业,但不能说这是彻底治本的法儿。不过贫穷的游民依赖着这层保障,苟延残喘罢了,于他们既没多大益处,于社会或还有害处呢。”

【出处】徐直《对慈善家进一言》(1923年)【注释】施衣、施米、施材、施粥等是“消极的慈善救济之法”,作者认为,对于慈善家来说,应将这些不彻底的、“治标”的慈善活动,转变为积极的、彻底的、“治本”的慈善活动。这样对社会经济或有所补,贫民不用向社会乞求也能改善处境。
14

“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真实援助效果或许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从过去到现在,有巨量的援助资金流入了非洲,但是,如果援助真的有助于经济发展,那么非洲的经济便早就不该是今天的样子。”

【出处】安格斯·迪顿著作《逃离不平等》

【注释】《逃离不平等》聚焦世界贫富分化与不平等问题,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人类不断向前同时制造一个个新的不平等的故事。作者指出,富国不是没有救助穷国,富人不是没有接济穷人,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救助没使得这些国家摆脱人民困厄而死的悲惨遭遇,欧洲的慈善机构的救助也不能阻止叙利亚人民逃离战火的脚步,事实证明一切的基于不平等的援助和施舍都是徒劳的。


15

“一个乞丐向一个斯巴达人乞讨,后者回答说:啊,如果我施舍什么给你的话,你会更加依赖乞讨,因为第一个给你钱的人使你游手好闲,你也因此堕入了卑贱的、不体面的生活方式之中。”

出处】普鲁塔克《道德论集》

【注释】作者认为,富人的罪过不在于拒绝捐赠,而在于滥布施舍,随意散布财富、缺乏深思熟虑的富人,他们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比那些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更加严重。使他人沦落为乞丐是一种深重的罪过,但是却有许多团体和机构仍在寻求这种施舍,对这些机构进行捐赠同样会危害社会。这些机构同个人乞丐一样腐化堕落。






16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注释】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17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出处】《淮南子·览冥训》【注释】想要得到火不如自己去钻木,想要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


18

“海上的本领谁也比不了他(刘大伯):识水性,懂鱼情,辨风向。别人打不到鱼,他能打到;刮着七八级大风,别人不敢出海,他敢出海。”

【出处】《海岛女民兵》【注释】论捕渔方法、本领“刘大伯”很好了,但他依然很穷,因为不具备其它必需的生产条件,他是书中渔霸家贫穷的“渔工”,而成不了渔民。


19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出处】《韩非子·喻老》【原文】“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注释】立志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克服懦夫懒汉思想。


20

“唯自助者天助之。”


【出处】塞缪尔·斯迈尔斯《自助者天助》【注释】自信地生活并积极地行动,命运、老天就给你“格外”的关照。 


21

“绣得鸳鸯与君看,不把金针度予人。”

【出处】金·元好问《论诗绝句》【原文】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注释】可以将绣成的鸳鸯交给人们去观赏,但不会把那枚能绣出五光十色、仪态万千的金针传授给别人。胡适认为“莫”字过于自私、狭隘,于是在《<醒世姻缘传>考证》一文引文中,将此句改成“鸳鸯绣取从君看,且把金针度与人”,表达了要将金针度人、将治学法门示人的意思。


22

“……所有无告穷民,各教一工一艺,庶身有所寄,贫有所资,弱者无须乞食市廛,强者不至罹法网。……所谓一举而数善备者,此也”。

【出处】郑应观《盛世危言》【注释】郑观应(近代著名改良思想家)主张救人应该广立善堂,教习工艺,授人减贫致富方法,体现了我国自晚清以来“教养并重”“教养兼施”的慈善理念。


23

“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必能自立谋生。”

【出处】张謇创办的南通狼山盲哑学校宗旨。【原文】为造就盲哑具有普通之学识,俾能自立谋生;养成盲哑生之技能,使为生利之国民……【注释】南通盲哑学校即现在的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是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6年创办,是我国第一所由国人自办自教的特殊教育学校,张謇因此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之鼻祖”。学校秉承张謇先生教育宗旨,培养“四有”(有心智、有见识、有才学、有技能)人才。


24

“须知方便之义,全在利益众生,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

【出处】太虚大师《佛乘宗要论》【原文】大乘佛法,必先之以菩提心,继之以大慈悲,而后始成方便。故知方便者,佛果位上之妙用,神通、三昧、辩才、智慧等等胥在乎是;倘无大慈悲心以为根本,则方便或非利乐众生之用矣。须知方便之义:全在利乐众生(非自利)!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由是可知大小乘究竟之义有不同之点:小乘之究竟惟在取得无余涅盘,所谓灭尽是;大乘之究竟则在随顺世间(方)利乐众生(便),尽于未来方便无尽。【注释】救度人生要讲“方便”、讲“善巧”、讲“当机”,只有针对众生的根性,以最善巧当机的方法使他们得度,才是佛果功德的最高价值所在。


25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出处】《管子·权修》【注释】栽培一次而收获一次的,是庄稼;栽培一次而收获十次的,是树木;栽培一次而收获百次的,是人才。说明培养人才受益最大、最多。现代科学也证明,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极高的,国外有跟踪研究,幼儿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尤其高,美国测算是7~16倍的回报。


26

“全国渔民,泰半犹如佃农,自己并无生产工具。”

【出处】中华民国36年“行政院新闻局印行”《渔业》【注释】当时,全国的一半的渔民如佃农民一样,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但是要发展渔业,“授人以渔”,生产工具很重要。


27

“生产力就是两项:劳动者和工具。”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注释】慈善事业的“授人以渔”,生产工具很重要。授人以渔,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助之以“具”。助,就是助力,而不是包办。困难群体发展产业,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需要添置工具,助他一臂之力。


28

“作为经济学家,我们对这些结果感到很高兴:……小额信贷已经赢得了自身一席之地,成为抗击贫穷的关键手段之一。”

出处】(印)阿比吉特·班纳吉 (法)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注释】本书作者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作者认为,国家创新性地推出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基准利率放贷,有效降低了贫困农户的贷款门槛。


29

“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的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

【出处】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原文】让你在来自外部原因的事物的打扰中保持自由吧,让你在根据内在原因所作的事情中保持正义吧,换言之,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的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注释】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