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多元主体如何参与社会治理,有哪些有效途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这为新时代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2019年开始,为了推动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敦和基金会支持《中国行政管理》在“治理现代化”栏目下开展“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专题研究。首期专题研究(2019-2020年)已刊发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等议题研究文章12篇。文章在中国知网累计下载7600余次。
基于首期扎实的产出和良好合作,2021年度双方开启了第二期合作,将召开两场专题研讨会暨组稿会,并从中选取数篇优秀论文集中刊发。
3月31日,以“新时期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主办、敦和基金会支持。
会议设置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与“政社互动新模式”两个分议题,各有两篇主旨发言,分别是《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内源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四个个案的比较》(李怀瑞)、《治理复杂性与社会组织结构演变:基于行政条块结构视角》(宋程成),以及《党领共治:社区实验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再生产》(朱健刚)、《制造联结:基层的双重组织化与资源配置》(吕芳)。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多位学界和期刊专家交流评议,致力于在聚焦四篇文章的研究内容和视角的同时,延展到对党、政、社三维关系与平衡的讨论,为公益慈善研究学者打造研究与交流的阵地与出口,助力于前瞻性、储备性研究,为推动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理论与政策建议。
主要参会嘉宾名单邓国胜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
何立军 |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秘书长 |
句 华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
孔祥利 | 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李文钊 |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李 健 |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
李怀瑞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
吕 芳 |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
潘小娟 |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宋程成 |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
孙春苗 |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 |
解亚红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主编 |
续慧杰 | 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社/《中国社区报》 |
张定安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 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社长 |
朱健刚 |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
(注:按姓氏拼音排序)
▲ 解亚红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主编解亚红研究员代表杂志社对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杂志社与敦和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社会治理”专题合作,目的是就该主题推动深入的、创新的、前沿性的研究。此次研讨会采用学术文章与会议探讨相结合的形式,四篇文章均通过系统投稿双向匿名评选产生,希望通过对这四篇文章的探讨启迪思维、激发灵感,更加深入、创新地研究这一主题,讲好中国故事。此外预告了下一期选题是“弘扬慈善文化 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欢迎学界和社会各界参与关注。▲ 孙春苗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代表敦和基金会致辞,介绍了敦和基金会的历史、定位以及三个主要资助领域。她表示,公益慈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资助议题方向,有专门针对公益慈善领域的青年学者进行资助的竹林计划等。公益慈善研究不仅要关注公益慈善本身,更要和主流学科体系进行对话,才能更好地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敦和基金会从2019年开始尝试从核心学术期刊的专题合作切入,开展与多学科的对话与融合。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从左至右:李怀瑞、宋程成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讲师李怀瑞作《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内源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四个个案的比较》主旨报告,以从扶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型和衔接为切入点,运用新内源发展理论,从主体性和组织化两个维度对四个案例进行分类,构建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内源发展路径框架,并从“外引”“内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宋程成作《治理复杂性与社会组织结构演变:基于行政条块结构视角》主旨发言,其研究关注相同外部环境下不同社会组织的组织形态差异,以及影响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和发生机制,受到明茨伯格组织构型理论的启发,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复杂性治理背景下,政府部门的条块结构通过公共服务项目的打包、发包影响社会组织内部结构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剖析,证明了治理问题与条块结构间现实张力对社会组织结构形态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针对以上发言,4位嘉宾展开了分享交流。
▲李文钊(中)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副主编李文钊指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和“复杂性治理与社会组织结构”的主题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现实价值,案例研究方法规范,契合会议主题,同时也需要从概念厘清、逻辑架构、案例选取和使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优化提升。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认为,两篇论文均采用了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同时分别巧妙地运用了社会学和行政学的经典理论,体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建议继续明晰理论概念,优化案例的选取和使用,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普适性。
▲孔祥利
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孔祥利指出,两位发言人所聚焦的问题不同,但都是探讨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如何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自身结构形态、管理行为方式的转变和形塑,并且都采取了多案例研究方法,建议两篇文章进一步明晰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增强文章的易读性。
“政社互动新模式”
▲从左至右:朱健刚、吕芳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作《党领共治:社区实验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再生产》主旨发言,从社区实验的视角切入,运用单案例追踪研究方法,研究党的红线逻辑如何与社区共治的边界逻辑在现实中实现平衡,指出党的领导遵循政治逻辑和价值理性;社区多元共治的边界可以为了效率作出调整,遵循效率逻辑和工具理性。这两种并行不悖的逻辑证明了中国社区治理格局实际上的权力再生产的过程。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吕芳作《制造联结:基层的双重组织化与资源配置》的主旨分享,该研究运用单个最不可能案例研究公共资源输入社区的过程中,由谁以及如何制造上下之间的联结,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她指出,横向上,社区的自组织化应对社区“社会化”问题;纵向上,社区的公共组织化应对公共资源自上而下的输入问题,更多体现为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整合。前者是基层治理的活力之源,后者是基层秩序的立足之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发言结束后,3位嘉宾与发言人进行了沟通交流。▲潘小娟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潘小娟认为,当前中国基层治理正在经历变革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党建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党的组织结构下沉,使基层的治理结构由二维变成三维,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一是基层治理结构平衡性大大增强;二是社区党员兼具政治身份和社会身份,达成了外在权威和内在权威、正式权威和非正式权威的统一。她指出:对于社区需求的准确感知有助于社会自治的达成;进一步构建多元治理的社会治理格局,至少需要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合理限制权力,在保证国家有效权威的前提下,更好更充分地激发社会活力;二是充分信任社会组织,让政府从汲取型向服务型、管制型向共享型转变,共享发展成果;三是激活社区内生发展活力,社区不但要成为服务消费者,也要成为服务生产者,通过协同生产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社区治理各项工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句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成为热词,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表现。现阶段的社会治理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把握和谐有序与充满活力之间的平衡;二是如何把握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要构建完善通达的公共利益的表达及筛选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她认为,两位主旨嘉宾的发言归纳出党领共治和新双轨制两种模式,但其核心要义是一致的,即在党“在场”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公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一种议事决策机制,实现资源有效优化配置,并呼唤基层治理中的价值理性和政治性回归。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秘书长、副研究员何立军从学术价值和规范性等方面对两位主旨发言予以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对文章的概念界定、现实关怀提出了修改意见,指出相关研究应进一步关注中西方社会本身的差异,进而扩展出更多值得研究的议题。
传统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例如,中国的政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这次新冠疫情中国迅速取得抗疫胜利,这与政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密不可分,它充分展现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而这也是西方理论难以解释的。
另外,我国在数字公益的一些新兴领域,也比西方国家走得更快、走得更远,有很多创新实践。这些都给了学界一个发展创新中国理论、讲述中国故事的机会。总之,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深挖“富矿”,发展中国的社会治理理论,并与西方理论进行对话,提升我国公共管理学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张定安
会议最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社长张定安作总结致辞,他再次对与会嘉宾的莅临和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并指出会议的发言和交流为新时期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深化社会治理领域相关研究、推动社会治理“放管服”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期望今后继续开展高质量合作,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而共同努力。
从2019年开始敦和基金会支持《中国行政管理》在“治理现代化”栏目下开展“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的专题研究,并举办政、社、学共同参与的研讨会,促成各界交流对话,以期开展社会治理现代化议题的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及知识生产,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2019-2020年度,专题研究主要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和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三个方向切入,已在该杂志上刊登了12篇研究文章。2021年,将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与“慈善文化与社会治理”两个专题下组稿,计划刊发6-8篇研究文章。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是《中国行政管理》主办方,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下属事业单位。《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主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85年7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研究行政管理的专业刊物,是反映政府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目前我国行政(公共)管理学科大型综合性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刊。
敦和基金会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简称“敦和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一家资助型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人类和谐”为使命,秉持“尊道贵德”的价值观,成立以来,深耕于文化传承、公益支持、慈善文化等领域。2019年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