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状元故里 文脉悠长
“寻访漳州朱子文化印记”
大型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专题报道【4】
闽南日报【画里春秋】2022.3.14版面
⊙本报记者 张旭 吴静芳
通讯员 戴辰芯 林婷婷 林子越 /撰文
林颖 沈小琴 /视频
长泰,拥有千年历史。
长泰本是泉州府南安县武德乡崇教里地。公元876年,置武德场,后改名武胜场、武安场。公元955年,升“场”为“县”,取名长泰,寓意“长久安泰”。公元980年,长泰始属漳州。宋代时,相比漳州管辖下的龙溪、漳浦、龙岩诸县,以长泰当时的规模,堪称“蕞尔小县”。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县份,却因为朱子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成为朱子在漳州实施教育实践的重要基地。在朱子的倡导下,长泰始设书院,学子有教,民风开化,文风日昌。清《长泰县志》记载:“邑虽弹丸,数百年来,有理学之儒,有气节之儒,有文章事业之儒”。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泰历代英才辈出,诞生了漳州府历史上唯一的科举状元林震和明代两广总督戴燿等彪炳史册的人物。
沧海桑田数百年。总有些在变,也有些不会变。
2021年4月,长泰撤“县”设“区”,掀过“千年古县”的一页,踏上“都市新区”的新征程。但无论这座城如何日新月异,崇文重教的传统传承至今,文脉绵延不绝。
踏着春的脚步,我们寻着朱子在长泰的印记,感受着千年古郡历史文脉的跳动。
这是长泰天成山双髻峰。“绝壑藤萝贮翠烟,水声幽咽乱峰前。行人但说青山好,肠断云间双髻仙。”朱子游览长泰时,诗兴大发,作了七绝诗文《双髻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委会 供图
朱子知漳期间到长泰游览了罗侯山。后人追慕朱子,特地在罗侯山建了仰止亭。饶超毅 摄
山水之间,留存朱子印记
第一站前往罗侯山,是有原因的。无论是探寻长泰历史的源头,还是找寻长泰朱子文化的印记,这里都如同一个起点。
“长泰建县时,县署就设在罗侯山麓,也就是今天区政府所在地。历经千年,其址未变。”在长泰区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林冠福的指引下,我们在长泰区政府大楼门前的台阶前驻足停留。古旧的石条台阶与圆形的石墩相连,镶嵌在现代的青石板台阶里,尤为显眼,仿佛一枚夹在时间相册里的书签,守在故事里做伴,与岁月彻夜长谈。“这处石墩是当年县署前厅柱子的底座,因年代久远,柱子已不复存在。想必当时朱子来长泰县衙办公时,也会踩着这石条经过。”林冠福笑着说,“我们正走着朱子走过的路,也算是来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相遇吧。”
位于区政府身后的罗侯山,并不高,不多时便登上山顶。春风拂面,吹来满目青翠。极目远眺,群山连绵。云雾缭绕的天成山双髻峰若隐若现,仿佛梳着绿色双髻的仕女,楚楚动人。不知眼前这幅风景,是否跟朱子当年所看到的一样。
公元1153年7月,23岁的朱子到同安县就任主簿兼管县学。第二年秋冬之际,奉命到漳州长泰县执行巡访监察官员任务。公务之暇,朱子游览了长泰罗侯山、登科山、双髻峰等名胜,并留下了与长泰有关的《登面山亭》《罗汉峰》《双髻峰》《涉涧水作》等诗文,表达对闽南山水的赞美之情。
“绝壑藤萝贮翠烟,水声幽咽乱峰前。行人但说青山好,肠断云间双髻仙。”朱子笔下的《双髻峰》,描写的正是长泰天成山的迤逦风光。天成山海拔342米,扼守长泰东大门,由“天成”和“睎发”两峰组成,遥望如仕女的双髻,玲珑别致,“双髻晴云”作为“长泰古八景”之一,古往今来,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时隔多年后,一个叫黄榦的人,也留有一首同题唱和七绝《双髻峰》。作为朱子的弟子、女婿,黄榦继承程朱理学道统,兼收儒、释、道诸家之长,推动了理学的丰富和发展。
朱子知漳期间再次到长泰,旧地重游罗侯山。而此时伫立于山顶的朱子,应已是少了些观赏山水风光的心情,更多了些治学理政的思考。后人追慕朱子,特地在罗侯山建了仰止亭。“朱子文化在长泰民间影响深远,长泰不少祖厝宗祠在厅堂显眼处,镌刻着朱子提倡的‘忠孝廉节’等家风家训,告诫着代代族人。”林冠福介绍。
采访小分队在罗侯山采访 饶超毅 摄
长泰区政府大楼前,仍存当年县署前厅柱子底座石墩,古旧的石条台阶与石墩相连,镶嵌在现代的青石板台阶里。 饶超毅 摄
一脉相承,造就昌盛文风
改革与教化,是朱子到漳州任知州时的重点工作。面对“俗未知理”的境况,他以“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作为破题手段之一,并提出“身修家齐,风俗严整,人心和平,万物顺治,隆及后世”的办学方针,推动漳州教育事业的发展。《长泰县志》记载,在朱子的指导下,长泰首开县学,兴办书院,招收生员。他“每旬之二日必领学官下州学,六日下县学”。
“当时朱子到长泰时,也曾在县学与长泰士子讲论性理学问。尤其是他的学生方壬在长泰担任主簿,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林冠福介绍,方壬总结教学经验,提出做好讲说、课试、差补等建议,朱子很欣赏,传令在漳州各县推广。方壬每见到民间疾苦,也都会如实调查汇报给朱子。朱子离开漳州时,还专门拿出《大学章句》,让方壬刊刻出来,供士子研读,同时延请饱学儒士入县学讲学、研讨、表率。
朱子的得意弟子陈淳,也曾在长泰担任过代理主簿。他在长泰任职时留下《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四月十八日喜雨再用前韵呈郑宰》《祷雨良岗山》等诗文,字里行间记录着当时陈淳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不忘深入田间地头体恤民情的境况。
叶惟寅作为陈淳的学生,也同样与长泰发生了关联。在长泰任职时,他积极倡议改建文庙,弘扬理学,彼时,将长泰文庙择址罗侯山麓就是他的建议。
朱子过化对长泰影响弥远,师徒间似乎无形中完成了一场“接力赛”,使长泰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间办学之风也逐渐兴起,作为朱子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长泰,书院“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在《长泰县志》中,文字记载的书院就有龙津书院、钟馗书院、状元书院、崇正书院等11所。其中,“士林名师”唐泰是不得不提的“核心人物”。他“通晓五经”,而且为理学门派之“唐泰学派”的宗师。他不愿沉溺京城宦海辞官返乡,在今天位于陈巷镇夫坊村的岩寨山创办学馆,传道授业。学馆占地几十亩,有“草舍百余间”“弟子从者远近数百人”,前往拜师求学的人中还不乏秀才和举人。唐泰为人坦荡磊落,躬行“慎思为美”“禁止自欺”的做人准则,注重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民间传说,神明钟馗曾听唐泰讲授《易经》,深觉精彩,不禁拊掌赞叹,学馆因此更名“钟馗书院”。如今,我们立于岩寨山山顶环顾四周,遥想600多年前,“四方之士”纷纷慕名求学而来,朗朗读书声回荡山谷间,该是何等壮观。
从这个书院走出去的许多学生都很“硬核”。比如漳州历史上唯一的文科状元林震、布衣先生陈真晟、探花谢琏、布政使陈亹等“响当当”的人物。唐泰的得意门生林震似乎也继承了导师的人生轨迹,去官离职回乡后,购买土地创办义塾,培育教育乡村子弟,以自己的学养去影响成就更多的人。陈真晟潜心钻研程朱理学40多年,成为明初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长泰历代科举中,登第者相继涌现,共有进士76人、举人297人、贡士416人。”林冠福如数家珍。“还出现了崇祯元年会试‘一榜三进士’,永乐十八年‘一榜七举人’等科举佳绩。”明清时期,长泰戴昀家族先后有九代人考取举人或进士,持续了370多年,共培育出11名进士、11名举人,数量为漳州府首位,为世人称道。
右手执书卷,双视远方,面容庄重。五米多高的状元林震雕像,在长泰一中校园主干道上格外醒目。 饶超毅 摄
“士林名师”唐泰“通晓五经”,为理学门派之“唐泰学派”的宗师。他不愿沉溺京城宦海辞官返乡,在今天位于陈巷镇夫坊村的岩寨山创办学馆,传道授业。这是位于夫坊村的“士林名师”石牌坊。 饶超毅 摄
润物无声,赓续城市文脉
长泰文庙是不能不去的一站。
“请大家整理衣冠,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前后相对叠加,从丹田处双手平举至眉眼处,行三鞠躬礼……”在孔子行教像前,我们在长泰区文庙管理处主任黄志亭的带领下行了尊师之礼。这也为此行的采访,融入了庄重的仪式感。
长泰文庙始建于公元113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几经废兴。作为长泰文脉的重要载体和地标性建筑之一,它承载了长泰近千载的情感与记忆。2008年,长泰县把重建文庙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于2015年正式建成。
如今的长泰文庙坐落于石岗山南麓,占地面积250多亩,呈“一轴三片区”的格局。一轴为“中轴”,三片区包括“主入口山水人文景区”“孔子文化广场片区”以及“文庙主体建筑区”。“重建后的长泰文庙,集北方文庙之大气,融闽南建筑之精细。”黄志亭介绍道,在人文景观建设中,长泰文庙以展现儒家文化、状元文化和长泰独特的民风民俗为文化主脉,集文化休闲、山水体验于一体。通过全方位融合与立体化阐释,使其成为长泰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朱子文化理所当然也被我们融入其中,比如在长泰八景长廊刻上了朱子及其女婿黄榦的诗作《双髻峰》,在状元书院举办了《朱子理学与闽南文化》的开年讲座等。”
落成以来,长泰以文庙为载体,以活动为助力,让朱子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更多人的心田。秉承“立足长泰,服务闽南,面向海内外”的理念,长泰文庙已举办传承国学活动、儒学文化大讲堂、党员廉洁教育、“杏坛论道”研讨会、传统文化研学游等活动200多场次,接待境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此外,长泰文庙还与长泰十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共建,辐射师生超万名。
如果说历史是根,那么文化则是魂。赓续城市文脉,着眼细微处成风化人。
右手执书卷,双视远方,面容庄重。五米多高的林震雕像,在长泰一中校园主干道上格外醒目。“勤努力兮苦留心,古云一刻值千金”……背面雕刻的《劝学歌》,字字句句敦促学生发奋学习。
“状元文化是我们独特的校园文化,我们希望以状元精神感召莘莘学子奋发拼搏,敢于争先。”长泰一中党总支书记张长华表示。在校园文化构建中,长泰一中精心打造了包括林震雕像在内的文化广场,更是将把林震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的状元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每学期国旗下的讲话,阐述状元精神,面向学生开展以相关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都收到良好成效。”
采访小分队在长泰文庙孔子行教像前,行尊师礼。 饶超毅 摄
长泰文庙坐落于石岗山南麓,占地面积 250 多亩,呈“一轴三片区”的格局。长泰以文庙为载体,以活动为助力,让朱子文化 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更多人的心田。 陈逸帆 摄
版权声明:
视觉漳州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作者、来源。谢谢!
闽南日报社美摄部 诚意出品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胜利西路152号闽南日报社邮箱:mnrbms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