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九期讲座顺利举行



12月10日下午,“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九期讲座如期在云端开展,讲座主题是“席勒与作为崇高对象的历史”。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理教授毛明超老师,讲座由浙江大学刘永强副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包括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毛老师主要讲述了席勒的历史观及其演变过程。法国大革命作为中间的一个转折点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青年席勒在18世纪90年代的创作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自由”和“国家共同体”。此时,席勒的历史观带有浓厚的目的论色彩,即只要能实现理性的目的原则,那么之前所遭受的种种磨难与困苦都是可被理解和接受的。在有关“三十年战争”的论著中,席勒的历史观含有两层结构,第一层是描绘战争本身所带来的苦难与创伤,第二层是以一种理性目的论的结构扬弃了第一层中所展现的困苦。此时席勒的历史观与启蒙运动的主流观点非常切合,表现为一种乐观的、包含目的论色彩的历史观。历史的合法则性(Gesetzmäßigkeit)在其中有很好的体现。历史可作为认识的对象,人们不再仅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能够去分析历史背后的动因。第二个阶段:在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之后,席勒的历史观发生了转变,他意识到历史进程中充斥着种种偶然,这些变量元素的聚集导致人们很难梳理出历史发展的线性结构,因此光靠政治革命的手段没有办法实现政治理想。因此,席勒将目光投向了另一条道路,即审美教育。在面对杂乱无序的历史事件时,启蒙主义带来的理性和乐观也就烟消云散了。因为理性无法再建构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体系,剩下的只有偶然。晚年的席勒更多的看到的是历史的偶然性和不可操纵性,但席勒并未因此变得消沉悲观,而是选择审美教育和审美救赎的道路来面对历史。由此讲座进入第二部分的讨论。


讲座的第二个部分主要关注于席勒的悲剧理论。悲剧在舞台上呈现的痛苦看似不符合人们的道德认知和理想追寻,但若从一个更高的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这些看似违背道德目的的行为和遭遇实际上是合乎目的的。最高级的悲剧是主人公在坦然接受自己悲剧命运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幸不仅符合道德的规范,也印证着大千世界的目的论的连结,即自我的牺牲是服务于一个更高尚的目的的。但在历史的目的论消解之后,这种悲剧美学也不再成立。悲剧舞台上呈现的历史充满着偶然和无序,因此成为了一种“崇高的对象”,即在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起观众对于自身独立于历史世界的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建立在精神自主与自由之上的“崇高”是“审美教育”的有机补充,也是席勒艺术观的核心。


本次讲座讨论气氛空前热烈,毛老师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讲座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来自全国各地兄弟院校的百余位听众鼓掌喝彩。老师和同学们就讲座内容踊跃提问,毛老师对每个提问都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图文|陈子轩

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