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卢盛舟副教授“《洪堡亲王》中的电学知识与有机共同体想象”主题讲座顺利举行
2022年5月25日19点,“中德文学交流史话”系列活动第12讲如期在云端腾讯会议平台开展。本次讲座以“《洪堡亲王》中的电学知识与有机共同体想象——兼谈克莱斯特在中国的早期接受”为题,由南京大学卢盛舟副教授主讲,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学研究所刘永强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卢盛舟老师介绍了克莱斯特作品的政治内涵和浪漫派的“有机共同体”概念。
出于历史原因,1945年以来的德国克莱斯特研究多从审美角度切入,这导致克莱斯特作品中的政治与军事内涵遭受一定程度的忽视。事实上,放眼德意志民族史,1806年,普鲁士深陷民族存亡危机,这构成了克莱斯特从启蒙思想者转为民族主义者的关键节点,也使得作家之后的作品与当时的政治与军事话语形成了巨大张力。
“有机共同体”则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浪漫派“发明”的一种话语,它借助18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生理学知识,按照有机体范式,将民族国家想象为一个自然形成的伦理整体,以此批判基于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的共同体模式。在这一话语中,作家常用身体喻指国家,并且此种“身体”逐渐不再是机械论意义上以脉管结构为基础的身体,而是由神经系统主导的有机身体。
随后,卢盛舟老师分析了克莱斯特戏剧《洪堡亲王》中的电学知识以及剧中人物的情感再现。克莱斯特曾在大学学习过实验物理,熟悉静电感应现象。他曾明确表示这一物理规律也适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具体到《洪堡亲王》这一文本中,无论是人物之间的情感互动,还是洪堡亲王自身经历的包括死亡恐惧在内的一系列情感变化,都与静电感应所体现的“极化原则”构成了类比关系。正是由于借鉴了极化原则,克莱斯特笔下的人物常常经历突兀的情感转变。
在讲座尾声,卢盛舟老师还谈到克莱斯特在中国的早期接受情况,他重点强调了冯至的《记克莱思特(H.Kleist)的死》一文的接受史意义。冯至的这篇文章在汉语克莱斯特接受尚处于萌芽阶段之际就注意到克莱斯特的疯癫、现代性、爱国情怀、自我矛盾以及不合时宜性,很好地把握了作家其人其作的精神品质,其接受史意义值得进一步探寻。
本次线上讲座视角独到、内容精彩,讨论气氛热烈,吸引了全国各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名师生前来参与。讲座最后,众多师生踊跃提问并发表感言,主讲人对每个提问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讲座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本活动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是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芝书会的系列讲座之一。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子衿学社、德国学研究所、德国文化研究所承办。
图文|吴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