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 | 淮南日报评论:紧扣文旅融合发展抓改革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开栏的话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淮南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篇章的实施意见》,对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淮南日报全媒体今起开设《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专栏,精心策划采制和推出系列反响报道、系列学习贯彻动态报道和系列评论文章,全面反映和宣传报道全市干部群众、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高举新时代改革大旗,顽强拼搏、真抓实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紧扣文旅融合发展抓改革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淮南日报评论员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要紧扣文旅融合发展抓改革,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上聚力用劲,打造楚汉文化旅游核心区,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推动淮南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带来的“流量爆发”和寿州古城的持续火热,掀起了楚文化研究热潮,给淮南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要持续发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奋力谱写淮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紧扣文旅融合发展抓改革,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必须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注重提炼楚汉文化、淮河文化、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等文化标识,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标。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推动花鼓灯、寿州锣鼓等传承发展,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展览馆,打响“二十四节气之城”名片。高标准推动武王墩墓发掘保护,积极推进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把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融入景区软硬件改造全过程、各方面,真正让收藏在馆库里的文物“火”起来,让陈列在淮南大地上的遗产“热”起来,让蕴藏在史书里的人物“活”起来。
紧扣文旅融合发展抓改革,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必须加大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紧紧围绕构建“一线、三区、十点”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以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寿县古城、八公山等为重点,加快建设楚汉文化旅游核心区,实现全市旅游产业的资源整合、空间聚集和功能提升。充分发挥寿县古城、八公山风景区地理相邻独特优势,推动寿州古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支持八公山景区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一条古城·名山旅游主线。支持焦岗湖旅游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构建淮河沿线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紧扣文旅融合发展抓改革,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必须着力打造文旅消费热点。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品牌。深刻把握“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抓住文旅消费强劲复苏契机和“国庆”等假期节点,深度挖掘延展旅游产业链,不断培育消费新热点,加快发展以智能交互、沉浸体验等为特征的新型业态,全方面展示淮南山水、文化、美食,开发更多更优质的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特色文旅产品,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旅游体验,变“客流量”为“消费额”。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培育带动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民宿产业,大力引客入淮。
改革强音,催人奋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路径,深挖资源优势,打造“爆款”产品,以文旅融合的“破题出圈”赋能高质量发展。
配图 张越等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召开 市委常委会主持 任泽锋讲话 张志强陈儒江蔡宜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