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大牛5篇文章被撤稿,却不低调认账,反手又被打脸!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研讲坛 Author black
当一位学者的论文因造假被撤稿,无论造假情节轻重,又是否影响到了最终结果,该学者的相关研究结论及其他论文,恐怕都难以再让人有一丝信服。
2019年9月5日,据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 Watch报道,美国芝加哥一位病理学专家,因伪造实验图像及其他学术不端问题,已被撤稿5篇SCI论文。
该病理学专家为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的病理学教授Yashpal Kanwar。经查询,截至2019年9月6号,Yashpal Kanwar已参与发表268篇论文,包括225篇研究性论文、16篇综述论文及其他类型文章,总引文数为11508次。H-Index高达56,说明他在该研究领域的贡献较大。而这类大佬一旦造假,引发的恶劣影响也不小。
从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统计可看到,Yashpal Kanwar教授在2013年曾被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nal Physiology撤回一篇论文,2019年又被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撤回4篇论文,咱们来看看详情。
第一篇论文题目为“Role of guanine-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Epac in renal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于2013年4月1日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nal Physiology杂志上,时隔4个月,2013年8月15日被撤稿。因及时被撤,只被引用了6次(Web of Science统计)。
该论文中的大量段落内容,与学者Mélanie Métrich 2010年在Pflügers Archiv-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杂志上发表的综述及其他学者的综述文章,存在重复或高度相似的情况,涉嫌抄袭,而这些被“参考”的综述文章,没有一篇被引用。
第二篇论文题目为“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ouseUbA52 gene and its relevance to diabetic nephropathy”,于2002年5月24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时隔17年,2019年6月28日被撤稿,已被引用22次(Web of Science统计)。
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给出的撤稿声明中,仅仅指出了图1中6与9泳道的重复。实际上,在其他泳道上,也可见不自然的过渡边界与空白区域,让人起疑。
第三篇论文题目为“High glucose stimulates synthesis of fibronectinvia a novel protein kinase C, Rap1b, and B-Raf signaling pathway”,于2002年8月23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时隔17年,2019年6月28日被撤稿,已被引用38次(Web of Science统计)。
经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确认,论文图1G经180度翻转,得到图3D中的2-5;图6C与6D包含重复区域;图1F与图9D,图2B与图2F,分别为水平镜像翻转。笔者已对其标注整理,见下图:
第四篇论文题目为“Role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renal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tigen (TINag) in cell survival utilizingintegrin (alpha)vbeta3/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protein kinase B-serine/threonine kinase (AKT) signaling pathway”,于2011年7月27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时隔8年,2019年6月28日被撤稿,已被引用19次(Web of Science统计)。
经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确认,论文图1D中的TINag免疫印迹存在不恰当操纵。经笔者放大原图反复观察,判断红框内的印迹为处理过的重复。
第五篇论文题目为“myo-Inositol Oxygenase Overexpression Accentuates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Exacerbates CellularInjury following High Glucose Ambience: A NEW MECHANISM RELEVANT TO THE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于2016年1月20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时隔3年,2019年6月28日被撤稿,已被引用19次(Web of Science统计)。
经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确认,论文图3A(c)中的β-actin条带,与图4E中β-actin有重复之处。经笔者反复对比观察,初步判断红框标记处为重复之处。在没有标注的情况下,其实并不容易发现。
身陷如此学术丑闻,Yashpal Kanwar教授不慌不乱,在邮件中答复Retraction Watch网站:
JBC杂志已经告知我撤稿的相关事宜。据我所知,不会有更多论文再被撤稿。此次JBC杂志的撤稿,也并不影响这四篇文章已经得出的研究结论。
Yashpal Kanwar教授肯定地提到“there are no more papers slated forretraction”,但一个学术造假惯犯的话,可信吗?话不能说太满,以免被打脸。
网站报道没多久,就有网友评论,Yashpal Kanwar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也存在明显的造假问题!且看Yashpal Kanwar教授日后如何尴尬收场。小伙伴们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找找看~
关注后获取《科研修炼手册》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