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孙丽平:对曹德旺,你幸灾乐祸的是什么?

2017-06-22 孙立平 美国学者


作者:孙立平

来源:荟思想


这几天,曹德旺又成了新闻人物。


先是一篇关于曹德旺在美国办工厂遇到麻烦的网文大范围流传。该文引述《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去年曾在媒体上抱怨国内税率太高而到美国办厂的曹德旺,遇到大麻烦了。文中说,曹德旺10亿美元海外建厂,结果却换来了辱骂、冲突、起诉、罚款……,甚至夸张地说,曹德旺现在是痛不欲生。


接着,又看到一篇《造谣曹德旺‘痛不欲生’,标题党的的内心非常肮脏》。该文对照《纽约时报》报道的原文,指上述文章其实有很多误读、曲解甚至编造之处。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工厂,遇到麻烦没有?确实有。但远非像有人夸张的那样严重,而且其中的一些事情正在解决过程中或者已经解决完毕。


因此,这件事情与其说曹德旺是遇到了陷阱,不如说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遭遇的正常磨合过程。


但奇怪的是,对于这样一个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事情,一些人有时揶揄,又是讽刺,又是幸灾乐祸。更奇怪的是,嘲笑和幸灾乐祸的,居然主要是来自平时以爱国主义、反美、代表普通劳动人们利益相标榜的人群。


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倒是道出了事情的症结《曹德旺在美摊上的是另一种制度成本》。说穿了,这件事情无非是,一种中国的企业经营模式在美国的环境中遇到了问题。这种企业经营模式可以概括为,缺少强有力的工会作为利益博弈的对手,对工人权益和劳动条件的保护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节约”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成本。而在美国的不同制度环境下,需要按照规则“补上”这一块成本。


事情不过如此而已。


问题是,人们幸灾乐祸的是什么?如果你是资方代表,你站在资方的立场,又什么可幸灾乐祸的?缺少工会对劳工利益的抗争和保护,劳工权益保护处于较低水平,虽然使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获得某种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是很体面的,这与其说是我们模式的优点不如说是缺陷。如果我们要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迟早要补上这一课。走出去的曹德旺,比较早的遇到这种挑战,如果他的企业如果经过这种磨合,经历这样的磨练,补上这样的成本,还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站住脚,说明这个企业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你站在劳方的立场,从劳工的利益出发,这种幸灾乐祸就更是奇妙。缺少强有力工会的保护,劳工权益保障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这是一件好事情吗?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学会与强有力的工会正常相处、有规则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劳工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企业在新的规则下形成更强的竞争力,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至少,这对劳工而言,无论是美国的劳工,还是中国的劳工,都是一件好事情。你既然站在劳工的立场,面对这样的事情,为何鼻孔酸酸?


其实,对曹德旺冷嘲热讽甚至幸灾乐祸的人,并没有上述明确的立场。他们对曹德旺冷嘲热讽,对曹德旺遇到问题幸灾乐祸,只不过就是因为你曹德旺带着中国的资金到美国去投资了(去年他们的说法是曹德旺跑了),不但到美国去投资,还指责中国的税负负担太重。这违背了他们的爱国标准。就是这样的一种盲目情绪,使他们丧失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


其实这件事情,应该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大约十年前,我就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是一种再分配体制,国家负责资源的配置,同时也承担利益均衡的职责。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开始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尽管市场体制还很不完善),但市场无法完全承担利益均衡的职责。这时就需要建立起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而这种利益均衡机制需要以不同市场主体的公平博弈为主要形式。


本文转自公众号“孙立平社会观察”

责任编辑:燕南营


让我们用阅读的力量行走世界、穿越历史、提升心智。强烈推荐这些微信上备受推崇的公众号:

华人蓝天

ID:huarensky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德国人发明的剪菜刀,已经在厨具界所向披靡!然而……

详情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