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28| 光阴的故事里,他从农奴的孩子走到国家干部……

公安厅宣传处 平安西藏 2021-06-29

凝视着眼前的两张照片,黑白照片里是个意气风华的青春少年,而彩色照片已俨然有一股子威严。看着标题“从一名农奴的孩子成长为领导干部”这简单几个字,记者突然感觉到时光的凝滞,在这两张照片的光阴里究竟藏着有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坎坷人生,又藏着怎样的美妙转折?


这是自治区公安厅为纪念“3·28”百万农奴解放而举行的微信征集照片中投票率很高的一幅照片。怀着一份穿越时光的好奇,一份翻开历史印记的期盼,记者拨通了照片主人公普桑的电话……


截止到发稿,普桑的这组照片已经获得1541票,暂居第二。


普桑2016年从自治区公安厅经侦总队副厅级政委的岗位退休后。如今他在成都一边疗养身体,一边帮儿女带外孙女。接通电话,普桑中气十足的嗓音传过来:讲讲照片里的故事啊?这都是我儿子背着我传上去参加活动的,这小子我得告他“侵犯”我的肖像权哩!


一股子幽默劲儿拉近了电话聊天的距离。记者面前似乎就坐着一位慈祥、风趣且精神气十足的长者,和蔼地聊着天。


故事从1975年讲起。那一年,普桑17岁,农奴的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更别说识一个斗大的字。放牧牛羊是他和他那个年龄的孩子的全部。然而,就在那一年,西藏自治区要向中央政法学校西藏班选拔200余名学生,培养属于西藏的政法系统干部。尼木县分到3个名额,尼木县公社党委在适龄青年里经过一番选拔、政审,普桑成为三个青年之一。


“您还记得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心情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普桑几乎没有丝毫的回忆,那种激动的心情似乎就在此刻:“不敢相信哪,这样天大的惊喜,这样改变一辈子的人生际遇,我这个连我们村都没有出过的孩子,居然能到拉萨,还能到北京……”这个消息足足让少年普桑激动地几天几夜睡不着。


1975年6月1日,从没出过门的少年忐忑又激动,人生第一次出了村,人生第一次坐上了汽车,到了拉萨,到了成都,那是一段21天的路程。“可想而知,那时的交通条件有多差。现在拉萨到成都乘飞机两个小时,坐火车也不过两天。”普桑心中感概不已。


到了北京,聪明的普桑从双文盲(不懂汉文,也不懂藏文)的“零基础”起步,勤学苦练,成了那一届200余名学生里的拔尖生。1977年毕业,他被选拨留校,继续培养后面西藏班的学生。一直到1983年,西藏班正式结束,培养西藏政法干部的功能移交至西藏警察学校,普桑也被正式调至西藏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


临回拉萨前,普桑站在天安门广场,留下了那张意气风发的照片,那里有从放牧的孩子走进北京的喜悦,更有从一名农奴的孩子走到国家干部的命运转折。


从1983年回到西藏,普桑在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刑侦总队、经侦总队、国保等多个重要岗位上工作过、奉献过,也从一名普通干部被培养成为副厅级干部,直至2016年退休。


那张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门前的彩色照片是2003年普桑参加公安部警监培训班时留下的,那一年他已是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自带一副威严,一份使命。


几十年如弹指一挥间,但普桑永远记得一份情怀,一份感动,那是17岁青年的最淳朴却也最刻骨铭心的誓言:从农奴翻身获得解放、得到新生,从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投进了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怀抱,我还能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党和国家给了我这样的命运转折,给了我这样人生机会,这辈子,我一定要学真本领,为家乡建设、国家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而那几年经他管理培训的学生们,如今大多都成为了西藏公安、法院、检察院、安全等部门的重要领导,不管是开会还是下乡,他都能听到“老师”的声音。那是一份怎样的自豪感呢!普桑深感那更多的是一种“不辜负党和国家的自豪”。


誓言铮铮入心,镌刻进了这个农奴孩子的生命,让他在不管多么艰难的岁月里,永葆着一颗为民之心,永存一份感恩之情。


推荐阅读

  1. 投票|我和警徽合张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