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最美基层民警丨王卿龙: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公安厅宣传处 平安西藏 2021-06-27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公安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激励引导广大民警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全力做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今天起,“平安西藏”微信公众号开设“寻找最美基层民警”专栏,集中展播全区各市地公安机关推荐的“最美基层民警”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心中“最美基层民警”加油!!!

2009年8月,21岁的王卿龙怀着对雪域高原的向往、边防事业的憧憬和对一身橄榄绿的热爱,坐上南下昆明的火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边防警官。经过六个月的入警培训,他坐上前往雪域高原的飞机,踏上漫漫的雪域边防路,他的青春将绽放在雪域高原的边境。2010年2月,王卿龙被分配到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边防支队萨嘎县昌果乡边防派出所,派出所驻地,平均海拔537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40%,是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最早上点的7个单位之一。十年来,派出所的干部战士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但他始终坚守在这片已经是第二故乡的土地上,他的心已经紧紧与这片土地贴在一起,就像艾青说过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平凡之中守初心  孜孜不辍显忠诚
王卿龙2009年毕业于甘肃政法大学,临近毕业前,武警西藏边防总队(现转隶为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兰州校招,抱着试试的态度,他和同学参加了面试。当时面试官提了好几个问题,王卿龙回忆印象最深的问题是:“为什么想当一个军人”。王卿龙回答道:“人在每个年龄段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就想学会吃苦,所以想当西藏边防兵。”后来王卿龙进了部队才知道,问他这个问题的人叫陈光武,是他的师兄,西藏总站出色的政治教员。对于新入警的王卿龙而言,当时并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昌果所意味着什么,更是没想到十年过后的他还会坚守在这里。王卿龙的家庭条件和自身素养还算不错,如果当初选择在甘肃工作是比较容易的。可是,他选择了到西藏当兵。到了西藏才知道什么是荒凉,到了昌果乡才知道什么叫悲壮。从日喀则市到萨嘎县昌果乡整整坐了27个小时的车,几百公里啊,看不见一棵树,除了头晕胸闷,就是无比失落。到了昌果乡派出所,所里战友把他带进了一个2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面整齐摆放着8个高低床和一张书桌。这是1996年修建的第一代营房,因为风化,不少墙砖都可以徒手抽出来。“晚上灌风,白天化雪后水会渗进屋子。”王卿龙对于这个房子记忆犹新,好在战友提前给他找了一件肘袖都磨破的军大衣,晚上才能勉强入睡。当时他们主要职责就是守卫山口,防止非法出入境。王卿龙第一次在山口执勤,就是在谷孜拉边境工作站执勤,没有营房就住在10多平米的羊圈里,几个藏式沙发、一个炉子、一个军事望远镜、几把枪,是这个执勤点的全部。一两个月的驻守,王卿龙头发长了,同行的达瓦次仁就拿着剪羊毛的剪刀帮他“修理”,因剪刀太钝了,头发剪出来都是参差不齐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懈怠,反倒是抱着苦中作乐的态度圆满完成了每一次的安保执勤巡逻任务。
千锤百炼当精兵  真诚服务系民情
 萨嘎县昌果乡没有谁不认识王卿龙,因为在这里,除了已经安家在昌果乡的乡完全小学校长强巴,王卿龙是在这里工作时间最长的干部。刚到昌果派出所,王卿龙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开展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和群众打交道,王卿龙积极学习藏语,时间一长他也能用一口流利的藏语和群众交流。乡里有一个“老大难”尼玛,不但嗜酒,还喜欢惹事,家里生活特别困难。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王卿龙一边反复教育,一边联系总站驻村工作队帮助他学驾驶,现在尼玛不仅把酒戒掉了,还通过努力买了一台车在工地赚钱。王卿龙还积极协调乡政府不时召集群众开村民大会,以前很多村民不了解法律法规和扶贫政策,王卿龙每到一个村子都会提前通知召开村民大会,不但会跟大家讲治安和边境管理,还会讲法律和扶贫政策,鼓励群众要依靠双手努力奋斗,靠劳动和勤奋致富。同时,王卿龙积极协调当地施工方雇佣驻地群众,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在他的努力下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引导村民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派出所隔壁是乡里的敬老院,为了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和孤寡老人,王卿龙也是煞费苦心,最开始敬老院没有水井,他就购买100多米的水管为老人生活专供;敬老院没有洗衣机,他就带着战友到萨嘎县给老人们买回洗衣机;老人们吃不到新鲜蔬菜,他就定时把派出所温室里的新鲜果蔬送到敬老院。十年里,昌果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经实现全乡脱贫,王卿龙功不可没,但在他看来,自己最多算改变了个别人的生活,还谈不上为昌果乡做出了什么贡献。

因为工作出色,大队和支队也借调过他帮助工作,但是为了实现心中最初的理想,他最终还是选择留守昌果。十年里,王卿龙入户走访宣传25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帮助困难群众50余人次,捐款6000余元,召开村民大会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单1000 余份,宣传册 500余本,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次。

宝剑锋从磨砺出,扎根边疆保平安
为确保边境一线安全稳定,加强边境地区巡逻管控力度,在王卿龙同志的号召下,组织成立了75人的护边联防队伍,在萨嘎县昌果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过去的“马背巡逻队”到“摩托车巡逻队”再到现在的“皮卡车巡逻队”,已经成为了维稳护边的坚实屏障和边境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长年累月的巡逻、走访,让王卿龙同志对整个辖区概况了然于胸,他说过:“给我一张纸一支笔,我能画出整个昌果乡的地图。”这个个子不高,黢黑脸庞上挂着两片暗红色高原红的年轻人,就是昌果乡的活地图。有一年一位牧民两万块钱被盗,王卿龙凭着自己对乡里面情况的了解,带着所里面的民警对重点人员挨家挨户排查,最终抓获了偷窃者,把现金原原本本还到被盗者手中。乡政府的李小虎经常来到边境派出所找王卿龙帮忙,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有一次,两人准备前往辖区走访,刚走出派出所大门,李小虎就捂着心脏蹲地上,王卿龙赶紧给他喂了‘丹参滴丸’才慢慢缓过来,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工作,王卿龙同志从来没有懈怠过,为防万一,养成了一种习惯,身上随时揣着一瓶救命用的丹参滴丸。十年来,王卿龙在昌果乡的艰苦付出,赢得了上级的认可,自参加工作以来曾荣获个人三等功、执法标兵、优秀基层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因单位工作成绩突出,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共青团颁发的“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2019年公安边防部队退出现役,王卿龙和战友们成为了祖国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个别战友表现出抵触、消极的情绪,王卿龙就挨个安慰他们,做思想工作,几个月下来,昌果乡边境派出所又恢复了原来积极拼搏、奋发向上的面貌,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一点也没有耽误。“所里面基本上都是20多岁的小年轻,就教导员年长点,他又在这奉献了十年,干什么都带头做表率,他说的话我们都认可。”家在四川资阳的副所长邓锐觉得他们还能如军人一般坚守昌果,王卿龙的带头作用很突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年青春把王卿龙磨砺成了一个铁打的兵。

推荐阅读

  1. 为祖国放歌——第四届全国公安系统文艺汇演即将拉开帷幕

  2. 寻找最美,让我们一起行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