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04年6月21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办法就在群众中》。文中指出,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习近平开展调研工作的显著特点。他要求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做到“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在基层调研,习近平很注重听取民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1982年,他刚到河北正定工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全县第一个粮食亩产过千斤的三角村,是他调研的首站。习近平没想到,当地百姓说得最多的竟是“粮食不够吃”:“一年干下来,从年头吃不到年尾”“谁家不够吃了,就偷着去邻县的村里换红薯干吃”“你瞧,这准是去换红薯干的”⋯⋯那时,正定每年粮食征购任务高达7600万斤,剩下的口粮远不够老百姓填饱肚子。“我们正定宁可不要‘全国高产县’这个桂冠,也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减少粮食征购,习近平顶住压力,跑省进京,反映实际情况。很快,中央与省、地两级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到正定摸清了底数,把粮食征购任务核减到4800万斤,减幅达36.8%,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习近平在办公室地图前谋划正定的发展。(图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
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强调“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但现实中,也有人碰到过这样的烦恼:下去跑了一大圈,意见收集了一箩筐,可就是不知道从哪儿入手解决问题,咋办?习近平曾提及自己的经验做法,“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凡事眼睛向下,先当学生,不耻下问,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比如,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他说,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到河北阜平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2015年6月18日,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精确识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这套法子,是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符合实际、形象直观、便于操作,习近平对此给予了肯定:“‘四看法’实际效果好,在实践中管用,是一个创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习近平还曾提到焦裕禄的故事。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5天中,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面对面向群众请教、同群众商量。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规律,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2002年10月,《福建日报》刊发习近平的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图源:央视网)
改革开放后,福建晋江从组织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创业起步,探索出一条“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落后贫困县到“全国十强县(市)”的历史跨越。习近平对晋江发展很关注。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六年间七下晋江调研,总结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基层是好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近平说:“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文/锐聆、静玄
编辑/钟祺
检校/山石
配音/锐聆
音频剪辑/静玄
海报/冰琦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