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度】用镜头留住老手艺

2018-04-24 河南工人日报
河南工人日报微信
微信号:hngrrbwx(←长按复制)

为企业服务 为职工撑腰 与时代同行

  “我所从事的摄影都是在工作之余的个人爱好,还有不少线索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其实也没啥说的。”4月19日下午,记者在内黄县见到刘肖坤的时候,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这样评价。

  1978年出生的刘肖坤,原来是内黄县马上乡的一名中学教师。2005年被借调到县民政局,开始驻村工作。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肖坤有了更多的时间接触到社会的最基层,从此他对那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心通过自己的镜头留住那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这些传统老手艺都是靠老艺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能沉下心来学习,说不定哪一天这些老手艺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能通过自己的相机将这些老手艺一一记录下来,留住这些历史的印记,也算是为传承人类文明做的一点贡献。”

  内黄县马上乡七里井村一位农民在晾晒挂面

  李秋旺在绘制木版年画

  舌尖上的手艺:农家挂面飘香迎

  每到节日临近,内黄县从事传统手工挂面生产的经营户开始忙碌起来,农家院里晾晒的细长挂面飘溢着面香。刘肖坤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老手艺不简单,他必须把它好好记录下来。

  经过多方了解,刘肖坤把这个老手艺的代表指向了内黄县马上乡七里井村的张俊希,希望从他那里看到这个老手艺的魅力。

  今年66岁的张俊希是安阳内黄县马上乡手工挂面界的“行家”,祖祖辈辈依靠制作手工挂面为生,他从十几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手工挂面,如今已经坚守了半个世纪。

  张俊希的作坊是在自己家里,满院子放着许多挂面架子,一家人正在屋里忙着上杆,把大盆里拇指粗的面条,缠绕到两根五六十厘米长的细木棍上。“家里地方小,人手少,一天顶多和50斤面。”张俊希的爱人王东娥说话间,手里的面不停地飞来绕去,均匀地缠绕到双杆上,娴熟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

  张俊希介绍,手工挂面选用面粉非常讲究,不得有半点马虎,如果小麦质量不好,就谈不上挂出好挂面了。制面时除了选好面粉以外,还要考虑天气因素,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情况来选择第二天是否开工。

  赶上天晴时,凌晨三四点他们就要起床和面,几十斤的面就要和1个小时,然后进行长时间醒面,每隔一两个小时进行大条变小条等工艺,中午太阳高照时要挂在面架上进行晾晒,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出成品,要经历12个小时以上。每次都要经过和面、醒面、划条、盘条、发酵、双面、拉伸、晒面等十多道工序,一根手工制作的面条,可以拉伸到4米多长,不仅不会断裂,而且粗细均匀,细如发丝,丝丝空心,入口爽滑劲道,深受当地人们喜欢,是面食中的一朵“奇葩”。

  “由于工序过于复杂,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承受制作手工挂面的辛苦,他们宁愿选择到城市里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农村继承祖辈们留下来的工艺。”张俊希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这项传统手艺能流传下去,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空心手工挂面。

  六旬艺人“守”艺50载,千年年画画到今

  年画,古称“门神画”,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不贴门神,不像过年”。形象地说明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刘肖坤所关注的一位木版年画传承人李秋旺就颇具代表性。

  水泥地面、贴着白瓷砖的墙壁、院里停放着机械化的农用工具……这个现代化的小院落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第十代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李秋旺的家。一走进北屋的客厅,在屋门两侧的墙壁上就能看到张贴的年画。“我们李新张木板年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民间绘画艺术和民间雕刻艺术的活化石和珍品。”说起李新张木版年画的历史,李秋旺话语中带着自豪。

  相传,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据资料考证,明朝洪武年间,山西省洪洞县兔山村李功、李让兄弟二人,移民到内黄县东庄镇李新张村。由于当时风沙肆虐,民众生活贫困,曾在山西平阳学过年画制作手艺的李功、李让就将制作木版年画作为谋生的手段。李功、李让将内黄人的风俗习惯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融入年画中,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木版年画风格。

  由于画风新鲜,又符合老百姓的民风民俗,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很快畅销附近百余里,并远销到河北、山西、山东乃至东北三省。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李功、李让的后代为答谢当地人对他们的厚爱,就将木版年画制作手艺传给了全村人。

  从那时起,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才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承与发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将改革开放融入创新题材,使年画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近年来又受到机制年画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年画,2009年内黄县李新张年画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65岁的李秋旺出生在年画世家,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年画,高中毕业后更是专心制作年画。那时,李新张村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余岁的青少年,都能从事年画生产。每年农历十一月,各家各户都加紧印制年画,为了赶活经常通宵工作,一进腊月就开始销售。“过去最便宜的一张两分钱,我们都是骑自行车下村卖,最远到过山东,当天去当天来,晚上半夜到家,赚钱了能过个好年下。”

  “虽然从事的人少了,但我们的年画拿出去,谁见了都说好。”李秋旺调转了话头,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有构图布局写实化程式化、轻线条重色彩、形式多种多样、形象夸张变形等特点。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这一传统老手艺在自己手中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木版灯笼画传人的艺术守望

  今年51岁的内黄县马上乡东四牌村农民张四清是安阳市“非遗”木版灯笼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收藏了很多木版灯笼画雕版,清代的有20多块,民国的有60多块,一幅幅灯笼画记录了历史的发展。而刘肖坤也从他的镜头中记录下了张四清对民间艺术的坚守和传承。

  张四清祖辈流传下许多清代、民国时期的木版灯笼画雕版,题材多为《秦叔宝》《西游记》等民间故事和戏曲人物,在祖传版画的基础上,他又创新了十二生肖、花、乌、虫、鱼等作品。每年冬闲时节,他就开始印制版画,然后再根据画面题材填色,色彩多用原色——红、黄、绿等,然后再裱糊到事先用高粱秆扎制好的灯笼骨架上。这种灯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年春节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张四清每年冬天用自己印制的灯笼画做灯笼2000多个,每个仅卖3至5元钱,虽然收入不多,但他乐此不疲,为了“非遗”的传承坚持不懈。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向梅花拳创始人王登榜拜师学艺,并赠送题有“帝王师”的宫灯。宫灯大气精美,民众赞叹不已,十分喜爱。当时,有一名从事木版年画印刷的张姓梅花拳弟子,看到大家对宫灯十分喜爱,但又因为宫灯造价高、价格贵无钱购买,于是心生异想,欲制作一种造价低廉的灯笼供民众使用。他用当地盛产的芦苇秆、高粱秆扎制骨架,然后在骨架上粘贴小幅木版年画,后又经过几番改进,终于制作出物美价廉的灯笼。此灯笼一问世,就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迅速形成春节家家户户挂灯笼、小孩子挑灯笼的习俗。

  因为这种灯笼由张氏艺人创造,大家习惯称之为张家灯笼,又因为张家当时住在内黄县同柱村,所以又称同柱灯笼,对粘贴在灯笼上的画习惯称为张家灯笼画或同柱灯笼画。就这样,张家(同柱)灯笼和灯笼画在内黄乃至豫北民间流传了300多年。

  张氏灯笼画有显著的艺术特点。人物形象崇尚英雄,崇尚武术,夸张朴实,富含行侠仗义、杀富济贫、强身健体的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艺术风格。灯笼画的内容和题材始终紧贴民风民俗,多以民间故事、吉祥喜庆、神像、戏剧为题材,用象征、寓意、夸张的手法,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喜庆的心情。人物造型装饰性强,安排巧妙,画面给人以简洁而不烦琐的感觉。色彩鲜亮夺目,手绘上色处采用特制的颜料和特制的柳根笔涂色,过渡颜色分明,大红大绿,对比强烈,明快朴实。张家灯笼画发展至今,有记载的已经有七代,现在代表性传承人为张四清。他在传统灯笼画的基础上,大胆进行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加入许多时尚的文化元素,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四清灯笼画。2011年,四清灯笼画被列入内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又被列入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四清灯笼画代表性传承人张四清被安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近年,四清灯笼画和四清灯笼虽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艺人的积极努力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和继承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一是市场严重萎缩,产品难销。以前,灯笼画艺人做灯笼可以养家糊口,现在做几天灯笼还没打一天工挣得钱多,从业艺人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二是原来身怀绝技的工匠和艺人因年事已高相继去世,部分制作绝技失传或正处濒临失传的严峻境地。三是缺乏必要的资金进行开发、包装和推广,无法打开销路和进一步提升档次。内黄制作木版灯笼画的作坊大都已经不再生产灯笼画和灯笼了。

  面对困难,张四清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让张四清欣慰的是,女儿张添添对灯笼画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今年新创作的卡通人物都是女儿张添添的作品,女儿画好后,他再雕刻在木板上。张添添1995年出生,2017年毕业于南阳理工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现在是一名美术老师。

  张添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学美术也是受我爸爸的影响,小时候就经常看他做灯笼画,从去年开始我就跟他一起做,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以后我会接替爸爸做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技艺。”

  据张四清介绍,往年的灯笼每年能卖几百个已经不错了,但今年制作的灯笼画有所创新,再加上大家对这种传统手工艺品越来越青睐,预计能卖1000个。 

  记者札记

  手工挂面、木版年画、木版灯笼画、塑面人……这些老手艺曾经是几代人心中的美好记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老艺人的一个个离开,那些老手艺正面临着无人传承甚至即将消失的现状。作为一名草根摄影师,刘肖坤充分利用自己身处基层身处一线的优势,不断发掘老手艺,并及时用相机记录下来。我们期待着在他的镜头下有更多的老手艺被记录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

记者:闫晓春 摄影:刘肖坤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河南工人日报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