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又是一年冬来到。取暖的话题日渐多起来。此时,不由让人联想起许多往事。

在我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以前,老家冬天取暖的主要方式是“烧炕”。烧炕跟炒菜不一样,不要旺火,它需要用软柴禾,多起烟,把炕熏热。那时,柴禾紧张,到了冬天,谁家也不愿意多烧掉一把柴草。人口多的人家,做饭烧了火,就等于把炕烧了,至于热与不热,根本顾不上了;人口少的,得尽量利用晚饭后的时机焖白薯或煮猪食,最大限度地利用烧火产生的热量。

冬天,为了节省柴草,村里的孩子们便开始“合并同类项”,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四五人、五六人聚到一间屋子里,挤在一个炕上。虽说有能力接纳我们这些“散兵游勇”的人家,柴草相对富裕,但也只是象征性烧两把火,锅热了,炕依然是凉的。有一个成语叫作“相濡以沫”,我们那时是“相挤取热”。每天钻凉被窝时,大家是一个表情:冻得呲牙咧嘴。躺下后,好不容易把被窝焐暖,谁也不愿动了。所以,那时对同屋居住的犯错误的伙伴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夜间来人时让他起来去开门。那年月,冬天真难熬呀。

到了70年代末,煤炭供应“下了乡”,农村开始了生炉子取暖的历史。但由于计划经济,按煤本限量供应,根本无法保障整个冬天取暖的需求;加之供应农村的煤炭质量极差,很多时候不和上柴油一起烧,就点不着。冬天,依旧难熬。

又一个冬天来临了,这是80年代的中期。我从部队回家探亲,一进村,就被童年好友拉到他们家。只见院子里的煤堆得像小山似的,我问道:“你长本事啦!从哪儿搞来这么多煤呀?”“不光我,家家户户都这样。现在形势变了,市场活了,煤炭供应也充足了。愿意烧好煤的,不出村就能买到开滦的好煤、大同块煤;烧煤不打算盘了,咱庄稼院再不为过冬取暖发愁了。”

以往,自小在城里长大的侄女最愁回到奶奶家过年,连哄带劝,好不容易“动员”来,因为她不适应农村的“冷”。而到了90年代以后,侄女再回来过年,便撵也不走了,到了快开学时,好说歹说才能哄走。此时,农村农家安装了“土暖气”,同城里一样,全天24小时供暖,屋内温度宜人。农村冬季取暖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此,农村步入了“暖冬”。

前年春节,我回到老家时,侄子让我多住几天。我说,我不会生炉子,烧“土暖气”很不在行。侄子说,我早就想到这一点了,特意安排你住在有空调的屋里。什么?空调?当时在城里生活的我尚未用上这现代化的设施。自己生活“落伍”是一方面,但农村的变化确实日新月异,“家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前些天回老家,听说农村正谋划节能环保的绿色“革命”,尝试用沼气取暖。这一消息着实令人大喜过望。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冬季取暖方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观念一变天地宽”呀。


制作团队

责编:曹    巍   王坤瑶

校对:张    宁

编委:点子正

编审:王兵伟

立足河北,放眼全国
网评时事,理性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