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奋斗未有穷期,肩上的担子并没有轻松。每个人应挑起党交给我们肩膀上的重担,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时光匆匆,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记忆中的村庄反而更加清晰了。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扁担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在冀东南一个农家小院,母亲纺车的嗡嗡声和父亲肩上扁担的吱扭声,是我幼时耳畔鸣响得最早的一首音纯韵浓的交响曲。

扁担,一个农村用来担东西的工具。但在农家,它并非是一个工具所能承担的含义。自打记事起 ,父亲的扁担就是一道抹不去的记忆。春天,父亲用它把积攒了一个冬天的肥料一担一担地挑到地里,为麦子施肥,希望有个好收成。夏天,还是用它将割下来打成捆的麦子挑到场院,脱粒晒干后,挑回家入仓。扁担不仅仅用来收获庄稼,日常生活更是须臾不离。每天清早,父亲就早早起床,担上水桶到村口的那口老井中挑水,把家里的水缸盛满。有时,还用它担些东西到集上,换回些生活用品。父亲用扁担默默地把汗水变成全家人的希望,扁担走过春夏秋冬和风霜雨雪,演绎着人间五味,挑走了艰辛,挑来了幸福和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逐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我的家乡,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家里装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起早到那口井里担水了。用上了拖拉机,免除了将庄稼挑上场院的劳累,哪里还听得到扁担的浅吟低唱。如今,不大的院子里,墙角用过的扁担,好久未用,失去了往日的色泽和风采,只留下岁月的斑驳痕迹,成为院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扁担下岗了,不是因为父亲的年老,而是因为生活逐渐变好。

那条扁担,只是家里极其普通的一条,与其他人家的没什么不同。一条扁担,一副肩膀,勤劳善良的人民,担出了一担担水,用于生活用于生产;担出了一担担粮,交给了国家,支援了建设。担啊担,担走了贫困,担来了希望。不知什么时候,扁担的作用被取代了。先是推车,再是机动三马、拖拉机。这些机械的一步步进化,卸掉了人们肩头的重担,换来了人们生活的日渐富裕。这是很多家庭的缩影。

扁担,作为一种工具,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功绩,人们不会忘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总书记为我们描绘了美好前景,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奋斗未有穷期,肩上的担子并没有轻松。每个人应挑起党交给我们肩膀上的重担,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制作团队

责编:曹     巍   王坤瑶

校对:张    宁

编委:点子正

编审:王兵伟

立足河北,放眼全国
网评时事,理性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