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饮食要多吃这些温热食物,健脾行气化湿

五星聚合 2022-07-19

夏至养生从其根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内经在这里提出了养生从其根的说法,也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要只从表象上认识问题,而要从阴阳的根本变化去认识,顺应阴阳的变化才是根本的养生之道。

现在是夏至季节,了解阴阳变化而从其根养生尤为重要。

夏至一阴生。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有八个节点是很重要的,是阴阳变化剧烈是时候: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其中夏至、冬至是阴阳转换的季节,尤为重要。

阳极阴生,夏至是天风姤卦,上面五个阳爻、下面一个阴爻,是阳极阴生之相。这个时候人体就像地球一样,外面是很炎热的,阳爻代表能量在释放;从冬至开始是能量逐渐在释放,到夏至达到了极点。

虽然外面很热,但内里阴寒已生!!!


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至后要多吃温热食物

夏至以后内脏开始虚寒了,明白这个道理,夏至以后就要多吃温热食物,不碰寒凉的东西,我们除了吃姜等温热食物以外,还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因为内脏虚寒,运化功能是很差的,这时候要健脾温阳,增强其运化功能。

 

夏季脾胃功能差

饮食要行气化湿‍

夏季有苦夏之说,就是说脾胃功能差的夏天就更不想吃饭,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清淡,不可大鱼大肉,增加脾胃负担痰湿自生。做饭煲汤可以多放些陈皮、杏仁、茯苓、五指毛桃,能行气化湿。简单的方法也可以喝姜枣茶。

夏季养生还应该要注意

1、艾灸

中医的观点是抑阴扶阳,人以阳气为本,所以从夏至开始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做艾灸了。每年从夏至开始每天做艾灸,可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常用穴位: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

三伏天即将来临,“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就要来了,在这段时间通过“三伏灸”可以达到调理亚健康,提升免疫力;或已病治其根,未病治其本的目的。

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20日

 2、避免剧烈活动

夏至后阳气大量释放,会造成心气内虚,心阳为阳气之本。所以人会感觉疲惫,乏力,胸闷等症状。

“春夏养阳”说的是春夏阳气盛大,阳气易于丢失,而不要过度去释放。

大家看这个养字,只有弱小的才要去养,强大的怎么可能再去养呢?所以在夏天不可剧烈运动。

 

3、注意养心

如果平时有心脏不好的病人,在夏季可以常服人参归脾丸、天王补心丹来养护心脏。

夏三月 ,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大自然是厚爱人类的,最后告诉大家一个最为简便、廉价的夏至养生方法,就是内经上说的无厌于日,人以阳气为本,现代科学的发展,空调、冰箱,造就了我们大家越来越多的阴寒体质,所以在夏天我们不要厌恶太阳,勇敢的接受大自然的拥抱,接受阳光。每天去晒晒太阳,会治愈很多疾病,会增强体质。


注:文源于网络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感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