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响世界的科幻大奖的得主作家刘慈欣都在看什么?

中国阅读 2021-04-15


近年来,有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甚至Facebook创办人马克祖克伯(MarkZuckerberg)的阅读书单,2015年选的是正是《三体》(The Three-Body Problem)。《三体》不但是华文科幻的最热话题,作家刘慈欣更成为第一个被好莱坞买下电影改编权的华文科幻作家!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刘慈欣在长篇小说《三体》中设定了一个与地球非常接近的外星文明,然后推导地球文明、这个外星文明以及其他更多看不见的外星文明之间诡异的生存博弈。他一连写了三部,故事的开端是我们已知的历史,结局却在百亿年之后。

在前两部《三体》的故事里,人类首先不小心在银河系中暴露了自己的存在,遭到科技水平远远高于人类的“三体文明”的死亡攻击,但巧妙地威慑对方从而幸存了下来。

第三部《死神永生》讲述了人类生死存亡的重任落到了一名叫做程心的女子身上,她需要在人类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候以一己的判断代全人类做出抉择。在这部分里,不管是人类还是更高级的“三体文明”,一旦在充满威胁的宇宙中暴露便不堪一击。幸运的是,人类最终有极少数幸存者一直活到了宇宙的末日。


刘慈欣花费三年写出长篇科幻小说三部曲《三体》——《三体1:地球往事》、《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这部作品不仅成为过去20年中国最著名且最畅销的长篇科幻读物,而且《三体》在2015年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个奖项勘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也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雨果奖是“世界科幻协会”(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简称WSFS)所颁发的奖项,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年会(WorldSF Convention)上颁发。正式名称为“科幻成就奖”(The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Award)为纪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命名为雨果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

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和星云奖被公认为最具权威与影响的两项世界性科幻大奖。刘慈欣两个奖项都拿到了。因此有人比喻刘慈欣之于科幻,如同金庸之于武侠。

谈到阅读,刘慈欣说:「我除了读科幻类的以外、还喜爱科学、历史方面的书。希望大家都能更多的读书,因为读书能够让我们经历一些我们无法经历的时间和空间,能够让我们同所有伟大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对话,阅读从本质上是扩展我们的生活,扩展我们的人生。」


下面我们马上来看看到底是哪些书启发了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Liu Cixin)的推荐书单:

《二○○一太空漫游》

刘慈欣说: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让我的一生改变。一九八零年的一个冬夜,一位生活在斯里兰卡的英国人,他是西方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我看到的书是《二○○一太空漫游》。

“当我翻开那本书时,却发现那梦想中的东西已被人创造出来。”

刘慈欣不止一次对媒体表示:“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刘慈欣在这本书里看到一种被他称作“宏细节”的东西。他认为,在《2001》不长的篇幅内,描述了人类从诞生到与宇宙融为一体完成超级进化的全过程。


《拉玛任务》

阿瑟.克拉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科幻大师,与海莱恩、艾西莫夫并列为本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太空科学研究顾问,为少数具专业科学家身份的科幻作家。

刘慈欣说:假如我能够与一位作家会面,我希望见到阿瑟·克拉克,首先想对他说,他的两本书对我影响有多大;另外就是讨论讨论生活,聊聊航天。他晚年一直到去世前都生活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的一个海边小地方,我感觉跟我住在山西有那么一点相似,我们应该有很多可聊的。


《一九八四》

刘慈欣说:一直以来特别喜欢并影响我比较深的科幻作品,除了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另一本就是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

本书自出版以来就是学生的必读读物,也名列史上最令人心惊的小说之一。故事描述在1984年的世界中,大洋国里每个人都活在「老大哥」的监视下,政府说什么,人民就得相信什么,只要言语间透露出一点怀疑或者好奇,就很可能从此人间蒸发。人类生活变成了一个恶梦,而在这恶梦中,有一个可怜虫试图寻找个人独立存在的意义。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

「教科书这么有趣就好了!」生动的比喻,丰富的八卦,让艰涩的量子力学显得平易近人,堪称学生上课时最想偷看的物理小说!


《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特朗踩上月球的脚印,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我们是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人类大历史》这本巨著2012年以希伯来文出版,在以色列成为畅销书,陆续翻译成23种语文,代表全球主要文明国家都看重他的作品。

最独特的是,哈拉瑞给各国的版本都是量身订做的,书中举例尽可能选用当地熟悉的史实,显示他用功之深,知识之渊博。而且,身为人文历史学者,他也懂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等硬科学,蹲马步的功夫非常扎实。


《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

本书是宇宙学现代理论的全面介绍,梳理了人们从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得到出的种种奇异的宇宙。 它也是宇宙学前沿进展的通俗介绍,多重宇宙论将颠覆我们对于宇宙的传统认知。


《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

自古以来,“宇宙”就意味着“所有的东西”。但在《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中,超级畅销书作家格林将以他那招牌式的睿智和幽默告诉你,我们的宇宙可能并非唯一的宇宙,他会带你游历梦幻般的各种平行宇宙。

刘慈欣说:最近几年出版的中文文学类书,读完之后不失望反而是特例。倒是有一些非虚构类的书籍,看完不会失望,比如英国作家约翰·D. 巴洛(John D.Barrow)的《宇宙之书—从托勒密、爱因斯坦到多重宇宙》(The book of universes),布赖恩·格林(BrianGreene)的《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The Hidden Reality :Parallel Universes and the Deep Laws of the Cosmos)。


《奇点临近》

刘慈欣说:如果让我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荐书,我会推荐《奇点临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

「奇点」(Singularity)是一个英文单词,表示独特的事件以及种种奇异的影响,人类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奇点」,与之相比,政治,国际或者民生问题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奇点」时刻,有可能因为「他者」带来更大更新的问题。比如计算器,一小时的计算量已经是人类计算量的总和,如果有一天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影响人类命运的力量,这完全不是不可能。我推荐《奇点临近》这本书,就是希望习近平主席在关注现实的同时,眼睛的余光也看一点点未来。

另外我也会推荐有关「外星人」的书籍。因为外星人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它可能一万年都不出现,也可能明天就出现。作为世界大国领袖,应该对外星人做出思想准备,如果外星人出现,国家,地球应该做出什么动作?是否应该设立一个应急委员会?你知道,如果我是人大代表,我就会把这个写成一个提案。


《大师的盛宴——二十世纪经典科幻小说选》


《大师的盛宴(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选)》共收录27篇上世纪最为优秀的28位科幻大师的短篇小说。科幻小说史上那些最为璀璨的巨星,诸如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海因莱因、雷•布拉德伯里、乔治•马丁、威廉•吉布森、勒古恩、希尔弗伯格、弗雷德里克•波尔等均赫然在列。

《皇帝的新脑》

这是一本这者的精心杰作,它阐释科学论题的新方式令人眼前为之一亮。这本巨著重新衡量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青春万岁》

刘慈欣说:有一本书,也很奇怪,是一本不是太多人提起的书,影响我至深——王蒙的《青春万岁》。

这本书与科幻小说在本质上分享一个共同的特征:理想主义色彩,对我写科幻文学影响相当大。

《青春万岁》讲的是1950年代发生在北京一家女子中学的故事,那时候共和国刚刚成立,那些重大灾难还没有出现,小说充满阳光和理想主义情结,最大特点就是:纯。在我看来,这与科幻文学很接近。



编辑: 小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