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自拍适合发朋友圈?这本书告诉你答案......

中国阅读 2020-02-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书单 Author 好书推荐☞


/中国阅读 享受悦读好时光/


中国阅读 CHINA·READS



今天,阅读君和大家分享一本轻松有趣的书,台湾认知神经科学专家谢伯让的《生活中的大脑骗局》




为什么说这书有趣?因为它的案例几乎全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比如:


约会时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最迷人?

什么样的自拍适合发朋友圈?

如何利用微信语音吸引女生?

……


不过,通过这些案例,你会明白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


我们以为非常聪明的大脑,其实存在各种可被利用的漏洞,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靠。


不信的话,给你举个例子。


为什么你会在不知不觉间就花了钱?


有个自助餐餐厅的老板,准备做个招牌来吸引顾客,他准备了三个选项,试试看,你会选择哪一个?


只需_____,让你一次性吃个够!


A. 10    B. ¥9.95   C. 9.95


看起来好像差别不大?


选A吗?不仅省去了找零钱的麻烦,还能多赚5分钱,何乐不为?


实则不然。


因为定价一旦从一位数进到两位数,顾客就会觉得贵多了。


而且,当顾客想砍价时,面对“10”元,首先想到的肯定是“9”元、“8”元之类;相比之下, 要对“9.95”元砍价,先想到的会是“9.9”元或“9.5”元。


选B吗?有个金钱符号,看起来高大上一些。


其实,正确的选择是C


因为金钱符号会触发顾客的金钱意识,想掏钱的时候,多少会觉得有点“肉疼”。


而且,人们也更容易产生“要把花出去的钱吃回来”的心态,自助餐餐厅可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为什么小小的“0.05”和不起眼的金钱符号,就能左右我们花不花钱、花多少钱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有一种习惯:它做出怎样的直觉刺激反应,取决于前一个接收到的直觉刺激。


比如:



大脑的这种习惯,被称为促发效应


诡异的是,当看到金钱符号之类的信息时,我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促发效应,对大脑的决策过程毫无察觉。


是不是有点恐怖?


我们并不完全知道大脑在想啥


这让我想起认知神经科学家洪兰教授的一次演讲。她提到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屏幕上随机播放一些汉字,请不懂中文的外国大学生来判断,是否喜欢这个字。


按说,在不知道汉字意思的情况下,这些外国大学生会随机选择,那么一个字被“喜欢”🙆或“不喜欢”🙅的概率都应该是50%左右。


然而,洪兰教授有意识地在个别汉字播放之前,插入了一张仅出现30毫秒的笑脸😊图片,快到无法觉察。


结果显示,出现在笑脸图片之后的汉字,获得了高达78%的“喜欢”!


换一组大学生,同样是这个汉字,只不过之前插入的是哭脸😭图片,则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了“不喜欢”。



这说明,人们以为自己的行动是完全自主的,实际却可以被暗中操控!


因为眼睛同时接收的信息有很多,但被我们意识到的,只是一部分。


还有大量的信息(比如那些不起眼的价格标示、只出现30毫秒的笑脸图片等)被“视而不见”,却进入了大脑的无意识层面,成为了无意识信息,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而且,它们的数量可能还相当大,就像冰山被海水掩藏住的部分。




如果从来源看,这些无意识信息算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话,那么,大脑自身的运作机制会不会靠谱些?


大脑也会自己坑自己


大脑的重量,只占我们身体的2%,然而它却要消耗掉20%的身体能量。


这么说来,大脑很勤奋咯?


不急着回答,看看这道题,你怎么做?



聪明的你们大概已经解出来了吧,正确的做法是:


① 先装满 131 毫升的水瓶,再用这个水瓶灌满 21 毫升的水瓶,这样 131 毫升的瓶子里就剩下 110 毫升水;

② 接着,用这 110 毫升水装满 5 毫升的水瓶,将后者倒空后再装满一次,这样容量为 131 毫升的水瓶就剩下刚好 100 毫升的水。


简单来说,就是:131-21-5-5=100。



这道题能答对,类似的题目应该也会做。


比如这道题:



按照第一题的逻辑,这道题也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 29-13-3-3=10。




如果你是这么做的,恭喜你,请去面壁思过一下。因为想得到10毫升的水,最简单的解法是“13-3”啊!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上边那种更麻烦的解法?


你可能明白了,都怪第一道题的解法的误导,让我们延续了第一题的思路而忽略了这道题本身的难度。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势效应。它是指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倾向于以前熟悉和惯用的方法,从而忽视了其他的可能性。


看到了吧,大脑一不留神就爱偷懒!


再举个“栗子”

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脸是凸起来的吗?


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当然是凸起来的,这不是很明显吗?


然而真相是



Excuse me?!


我相信,你一定会盯着这图看上十几遍,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


出现这种错觉,是因为我们大脑预设了 “所有人脸都是凸出的” 这个前提,所以我们看到每一张脸都会判定它是凸的。


这是一种叫“捷思”的现象,是大脑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不惜放弃正确性而建立的一种思考方式。


“捷思”看起来好像很坑啊,能不能不要了?


还真不能。


大脑每天要处理很多信息,而大部分,比如“人脸是凸还是凹”这种问题,是不需要从0开始判断的。所以,捷思的功劳,就是为我们省下了脑力,用以解决更重要的问题。


无论是无意识信息,还是有时帮倒忙的捷思,它们都说明了一点:人类大脑看似很强大,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可靠。


不可靠到什么程度呢?


你还记得这张图片吧



为了裙子的条纹颜色是蓝黑还是白金,全世界的网友们都吵翻了。


真相是,裙子是蓝黑的



那么,看成白金颜色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我们其实并不是“直接看到”物体的,而是经过了大脑视觉机制的加工。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看到的,其实并不是事物的真实模样,而是大脑为我们重新创造的虚拟影像!



就这张裙子图来说

大脑对颜色的判断会随着环境光源而改变,每个人大脑里过滤光源的机制不完全一样,如果同时出现多种光源,大脑就会有不同的偏向。


而这张照片的光源就比较复杂,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的颜色判断,也就不奇怪了。


✎✎✎


从内容的分量来说,《生活中的大脑骗局》或许是适合浅阅读的书,但它讲的问题却很重要。也就是说,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聪明、理性。


大脑并不完美,它的漏洞可能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也可能成为商家促销的手段。


不过,我们也可以借助它的运行机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秘密。


比如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

那几个小问题


①约会时穿啥颜色的衣服最迷人?


答案是:红色,而且对女孩子尤其适用。为什么呢?


因为在人类早期,红色意味着成熟的果实。身体健康的人,气色也会红润,意味着较强的生存与繁衍能力。红色与生命、繁衍密切相关,这种解读一直留在我们的大脑中。


②那什么样的自拍更适合发朋友圈?


答案是:不要自己拍,拉上好朋友一起拍群体照。这是因为人类视觉系统有“拉拉队效应”,当个体混在人群中时,他看起来会更好看更帅。


③如何利用微信语音吸引女生?


答案是:降低音调。有研究发现,女性会更容易被低频男声所吸引,因为低音频男性通常有较多的男性荷尔蒙。


这些比套路新鲜的小技巧,你get了吗?


— The End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博雅天下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编辑:叶子


热文推荐

 


豆瓣9.7,全片演员零片酬,这样的大片让人欲罢不能!

范仲淹:“另类”的让人喜欢

不想上班的时候,你就读读这本书

柳永:入不了朝堂,那就走江湖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人间世》第二季回归,请备好纸巾

评分9.4,史上评分最高的国产动漫却遭票房滑铁卢!网友求它买热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