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了解你的父母、祖父母、你的今天,你必须读这本书

中国阅读 2021-04-14


/中国阅读 享受悦读好时光/


中国阅读 CHINA·READS




继去年“场景式读书模式”的惊艳亮相之后,《一本好书》第二季如约归来,从10月7日起每周一在腾讯视频上线、10月14日起每周一在江苏卫视播出,再度开启这个“全民阅读试衣间”。



首期书目选择《红岩》,它是总导演关正文内心认可的“塑造价值观之书”。在当代中国历史上,有三部文学作品对形成人们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别是《红岩》《红日》《红旗谱》,其中公认影响最为深刻的作品,就是《红岩》。《红岩》于1961年初版,迄今销量上千万册,并被改编为影视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广为流传。



“要了解你的今天,你必须读这本书”


《一本好书》第二季将《红岩》作为开篇书目,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新唤醒我们记忆里的革命英雄。


正如一开始,由于震饰演的“许云峰”铿锵有力地说到的那样:

“红色,三千万人鲜血的颜色,是我们这些你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你们可能已经忘了的人,是因为我们想要过上你们今天的生活,想要过上比今天更幸福的生活,不得不流的血。”


这本出版于1961的长篇小说,并不复杂,作为一部改编自革命回忆录的故事,它真实记录了中国革命在取得胜利之前的紧要关头里,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战斗。而战斗的胜利,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奉献与牺牲,这样的精神塑造了《红岩》里的英雄们。从成瑶到江姐,从许云峰到小萝卜头,不分男女老幼,都有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这么说来,似乎有种距离感,毕竟年青一代的我们,都尚未经历过家国流亡的苦难。包括每每与父亲提及《红岩》这本书,他都习惯性以“那个时代”作为开头。


时间的差距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如今的美好现实与当年的革命斗争始终有着一种远隔万重山的距离。


《在烈火中永生》(1965)剧照


但《一本好书》对于《红岩》的呈现,却从一开始就消解了这种“隔阂”。


正如许云峰的开场白:

“这部小说它影响了中国整整两代人的价值观,它告诉了你,为什么你今天过上了这样的生活。要了解你的父母、你的祖父母,你必须读这本书。要了解你的今天,你也必须读这本书。


历史是治疗集体健忘症的药方,对于我们为什么走到今天,《红岩》为我们带来了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故事。


叛徒与英雄之间,是一个信仰的距离


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而《红岩》的故事,也得从这个时候开始讲起。


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以此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谁料到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不仅高调销售进步书刊,还擅自扩大书店规模,更自作主张吸收一位名叫郑克昌的陌生青年入店工作。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地下党陷入危险境地。得知实情的许云峰发现情况可疑,在分析郑克昌的可疑形迹之后,命令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


甫志高不听劝告不说,还认为是许云峰针对自己有意为之。被捕成为叛徒后,甫志高向敌人告密,导致以许云峰为首的地下党员们纷纷被捕。



故事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作为有名的“过街老鼠”叛徒形象,甫志高的告密之举几乎已是无人不知的黑历史。但对于甫志高背后的心理动机与人性的复杂性,却鲜少有人问津。


在这一次的《一本好书》呈现里,关于劣迹斑斑的甫志高,我们却能窥探到他之所以走到叛徒的原因。

“你知道这已经是1948年了,革命就要胜利了,如果是你,你真的就不会考虑革命胜利以后,自己的功绩、地位和发展吗?天生我才必有用,让自己重要,不被时代浪潮淹没,这些难道不是你们天天在说的成功之道吗?


这段甫志高被捕之前的独白,或许乍一看符合现代个人的做事准则,但他身负重任的身份,却经不起这般丝毫损人利己的自私。


他的说辞更像是混淆黑白的借口。当你身上肩负着组织之托,人民幸福之大任,难道还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如此懦弱吗?


可见,当英雄们站在磊落的光明处,仍有一群像甫志高一样的人,在黑与白之间游离着。



如果说许云峰对理想有着超乎刚毅的坚持,能够为信仰接住一切非人的考验,那甫志高的背叛,哪怕是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放在他的身份之下,仍是一种不可原谅的软弱。


而这恰恰是《红岩》高明的地方,让叛徒举动找到落点的同时,也让其与坚毅形成极端的对比,由此才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英雄“许云峰们”的分量。前路崎岖,有人提前退出了队伍,有人图便利抄近路,唯有“许云峰们”哪怕荆棘如林,用手挖也要挖出一条属于人民的道路。


残酷心理战中的信仰启示录


由于甫志高的出卖,许云峰和他的同志们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落入敌人徐鹏飞手里的他们,即将迎来一场血肉交战与心理博弈并存的生死战。用许云峰自己的话说:“谍战是人类最残酷的心理战,它给我们带来的折磨,可能远远超过肉体最极端的痛苦。



善用心理战术的徐鹏飞,一上来就毫不手软给许云峰来了一道生死不如的选择题——要么你举起酒杯换自由,要么你手下的兄弟统统丧命。


一边是耻辱的“自由”,一边是手足的性命,前后都是“死路”的选择对许云峰来说,绝对是一种比酷刑拷打更甚的折磨。


而更无解的是,对于许云峰来说,如果战友们牺牲,他可能连自证清白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样处处都是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之下,他又真的该忠于自我,忠于理想吗?



许云峰做到了,那他的队友们呢?


余新江说:我想要自由,老许!但是人不能从狗洞里爬出去。


孙明霞说:我们将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刘思扬说:你们让我一起走!我不想活着。


生与死,性命与尊严,人性与信仰,许云峰与他的战友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后者。



对于如今常常把“随机应变”与“趋利避害”放在嘴边的我们,又会在一杯酒与三条命之间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实在不敢想象。


这种纯粹到甚至让当代人觉得不太真实的信仰,其实就是在人性屡屡遭受挑战的情况下,一次次做出的选择,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些许摇摆。



但这超越常人的意志,是否就代表着许云峰的完美?


英雄不代表万无一失,在《红岩》的故事里,顶着英雄光环的许云峰,并非是百分百的十全十美。轻视甫志高、忽视书店的可疑情况、造成重庆地下党的损失,都是许云峰负疚痛心的原因。在二现场品读空间里,许子东老师就对此解释道,我们都知道许云峰的高大,但书里也说了是一些失误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虽然信仰是超越人性的,但超越人性应该是先有人性的基础。



正如有柔软的部分,才会衬托出硬气的可贵。英雄不应该是神化的符号,真正长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是在无数次试炼里,仍然不失坚持自我的勇气。而但凡有所试炼,就不可能有百分百的完美。


这也很好解释了当年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们所总结的“狱中八条”,这其中每一点几乎都可以在《红岩》里找到对应。


《红岩》的书里写道:


“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绝望,成功前最渺茫。坚持住,你就能迎来黎明,迎来胜利,迎来成功。


然而对于许云峰与战友们来说,却在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从容就义,牺牲时的他,年仅37岁。虽然那时新的旗帜已飘扬在北京上空,但他们终究没能活着感受到这份胜利的喜悦。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光,映红山城的朝霞,永远与他们失之交臂。



今年已经是他们所创造的这个新中国的第70个年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前的阅兵典礼上,一辆车牌为1949的阅兵车刷满刚刚结束的这个假期。


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愿意相信,上面就是载着像许云峰这样的英烈的忠魂。



人生自古谁无死,但许云峰们用他们的生命与理想信仰紧密交织,临危不惧,从未停歇。


正是他们勇敢坚毅,才有了今天这山河无恙国富民强的盛世。


而曾经的“许云峰们”为人民幸福所流的鲜血,为坚持原则所付出的代价,为中华民族所贡献的一切,那些超乎想象的付出与超拔,便是初心的见证。



就如许云峰最后独白说的那样:
“去看看这本书吧,不是为了记住或者感激我们,我只希望你们能了解我们,能试着理解我们。就像你们会无私地养育自己的孩子,会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样,你们,就是我们的孩子。


没错,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放心,我们现在过得很好。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来源:C1区(ID:jzrm1231)

编辑:叶子

热文推荐

 


10月最值得看的新书,都在这儿了!

每一个不甘心庸碌一生的人,都会被这本书深深触动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盘点与诺贝尔“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

不得不去!中国25个最美书屋

为生活做减法,让你更奢侈地爱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