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书如果会说话,书架堪比奇葩说

中国阅读 2021-04-14

/中国阅读 享受悦读好时光/



中国阅读 CHINA·READS


新一季的《奇葩说》又来了,接连上热搜并没有让小编更专注于节目里的辩题本身,脑海里反而一个劲儿往外冒书,这个观点好像那个作者有精彩见解,这句话好像那本书可以完美反驳,有些书的观点甚至比辩题角度更加刁钻


每看完一期节目小编都在书架前手舞足蹈兴奋不已,好像课堂上的小学生,“老师!这道题我知道!


这期书单里的书是小编满怀诚意选出来的,认知视角别具一格的书籍


翻开书你或许会惊呼,世上居然还有这种脑回路!但你确信你的价值观足够稳固吗?真的不会被说服吗?来试试就知道。



为了自我安慰,我们擅长接受一系列美好的皮囊包裹自己所处的现实,并且在媒体传播的一遍遍强化中越来越笃定。


小编也是如此,直到万维钢用理工科思维戳破了我脑内的妄想,其扎心程度从书名便能觉察一二,没有做好被怼的准备,建议不要翻开这本书。


本书通过八个不同的主题,无限拉近了前沿科学新知和你的距离,带你通过全新的认知工具换个视角看真实世界。


其中包括且不限于:


年轻人应该多利用金融提前消费;TED传递的思想过于“奶油”;寓教于乐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效的方法往往并不好玩;那些把发财希望寄托在“利滚利”的人,都是认知的懒惰者……


犀利又心酸,还没有看几页,小编就中了好几刀,当然作者并非为怼而怼,面对这些寻常的难题,他更是给出了精英的解法,让你学会怎样在同等条件下思维领先他人一步。


有人说,书中的万维钢堪比当代“取经人”,不断追踪西方世界各路精英的思想突破,给读者带来“真经”。小编倒是认为,看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挑战,就看你敢不敢。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一个奇才,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他会从什么刁钻的角度去研究并影响人类,纽约时报》甚至把他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也正是这些奇奇怪怪的角度让格拉德威尔的书都那么与众不同,一如这本《异类》。


我们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格拉德威尔却告诉我们,如果只靠天赋,即便是智商超过爱因斯坦,也只能做一份平庸的工作。


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


难道这些都是如算命般的玄学吗?机遇究竟在了哪个节点上颠覆了结果?卖个关子,小编先不剧透。


不过,除了机遇之外,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格拉德威尔为读者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样把握,每个人都需要仔细思考,毕竟,机遇之神的刘海,可不是谁都能抓住的。



又穷又忙,越忙越穷,不仅是小编,身边的朋友们也总是感叹自己陷入了“穷忙”的死循环,我们或许会认为如果再有多点钱,情况便会有好转。


《稀缺》会告诉你,根本没这回事儿。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这不是信口开河,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认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


实际上,在长期性的穷忙中,我们只会专注于那些给我们带来短期的富裕或效率的事,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注于我们并无益处,“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让事情走向失控。


本书是《金融时报》必读商业图书,小编常和小伙伴讨论说,《稀缺》和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的《贫穷的本质》,简直就是扎心两部曲。


现实是,作者还真的与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联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希望能先来帮帮小编。



《奇葩说》第六季开播后,不少人吐槽像“大火中救名画还是猫”这样的辩题反人性,极端案例强迫我们去思考我们的“道德”与“善良”到了一定极限后其核心究竟为何


这种思考小到“亲人和陌生人同时溺水先救谁?”,大到“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说到底,问题的根源在于: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更高尚?


拉里莎在《陌生人溺水》中,将“溺水”问题延伸进生活我们所常见的每一件事情中。书中每一个利他主义者的故事,都令人震撼,甚至令人畏惧。


对于那些极端利他的故事,作者却并没有站在道德高地上,而是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分析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的道德立场的复杂性,让道德评判不仅仅归为人性一个单一的点,解答了为什么如今我们越来越反感与排斥“圣母”人设,道德楷模的形象为什么不再对我们产生约束。


作者对这些利他主义者的分析,让我们对道德与人性的固有认知被重新洗牌。即使再过一百年,这本书依然会挑战甚至颠覆我们的三观。


但是,也许伦理学家的观点无法反驳,也许心理学家的实验令人信服,但作者在最后一章里写的那句话,才是现实的真相——


“如果在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



中西医的博弈由来已久,前段时间,教育部回应8所中医药大学未被列入《世界医学院校名录》的新闻,又将这场旷日持久的battle拉回了我们的视野。


其实,在中西医学交汇的时代,面对西医的挑战,中医曾多次经历被废的处境。


在本书中,作者聚焦中西医激烈冲突和论战,将研究重置回中医学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探寻中医自身的抗菌史。并细心地关照了日常生活养生抗病、医者志业等各方面的史实,所以,这不仅是一部医学史,还是一部有温度的生活史,呈现了广阔而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图景。


在作者看来,中医能够存续至今,一方面在于它坚守传统理论的同时,吸收西医知识重塑自身理论体系,成功走上了“再正典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在于它为民众日常的防疫、治疗和调养提供指导,弥补西医重“公共”轻“个人”的空缺。最终避免了像日本汉医一样被废的命运。


“中西结合”的历程折射的是近代中国传统知识的转型与再造,是中学碰撞西学的一个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不仅单纯的医疗史著作,它适合所有关心20世纪中国学术走向以及中国史研究的读者,是值得借鉴学习的研究范本。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来源:中信书店

编辑:铁梅

热文推荐

 


BBC冒死拍出9.8分神作,一亿人看哭了:美丽的背后竟满目疮痍!

你这么优秀,别一张口就输了

村上春树都疯狂打Call,怎么会有这么酷的小说

《我在故宫修文物》原班人马再出爆款!中国匠人的温度,我还能再看100年

比尔·盖茨在推特疯狂推荐的神书,到底有多厉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