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绕总目标开创新局面|坚持一产上水平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6-12-23 言江

围绕总目标开创新局面


坚持一产上水平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自治区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一产上水平,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畜牧业水平,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一产上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围绕稳粮、调棉、优果、兴牧,充分挖掘农牧业发展潜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牧产品深加工,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叫响新疆农牧产品绿色、生态、有机品牌,提高农牧产品的有效供给。


库车县伊西哈拉镇库木艾日克村村民热合曼•阿比提在自家6亩杏园里种出“宝”了:年产鲜杏5300公斤,制成杏干后卖了15000元,净收益较往年增加了七八千元。不仅如此,由于加入了村里的果品合作社,年底他还能拿到分红。热合曼说,挣钱多了,全靠“热房子”和“冷房子”。


热合曼口中的“热房子”和“冷房子”是指今年村里新建成的烘干房和冷库。正是有了这两种房子,才让他家园中的果子被及时制成干果或保鲜,身价倍增。


对于新疆农业,2016年是稳中求进的一年,是改革创新的一年,更是谋求转型发展的一年。我区遵循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张五彩缤纷的现代农业新版图跃然眼前。


加减乘除

盘活资源调出新天地


2016年,我区巧用“加减乘除”盘活资源,为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筑起“立体空间”。


在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协依坦库勒村,种了十几年棉花的村民艾比布拉•阿吾提今年念起了“养驴经”。“我引进的大部分是可生产的母驴,最近行情不错,明年小驴大量出生,一头小驴就能卖六七千元!”


巴楚县是南疆棉花种植大县,棉花种植面积每年都在130万亩以上,棉花市场的变化直接影响广大棉农的经济利益。


该县结合市场实际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每年逐步缩减棉花种植面积。把面积压下来的同时,注重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总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下降,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地位不动摇。该县还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小果园、小菜园、小禽舍、小棚圈、小作坊等致富项目让农民尝到多元增收的甜头,确保棉花少了,收入不少。


今年自治区继续优化棉花区域布局,全区(地方)实际调减棉花100万亩以上。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适宜在我区种植、经济效益好的小农作物、特色作物出现在天山南北:吐鲁番市两年以上果树套种棉花全部退出,新增果树不再套种棉花,探索果树套种花生、绿豆等豆科类作物种植模式,增加孜然复播饲草料面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结合畜牧业发展退棉还草,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


做好加减法的同时,我区还做优“乘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链建设;做好“除法”,构建新型经营体制。积极鼓励富余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采取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形式,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通农业发展经络。


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朱岗说:“我区按照‘稳粮调棉、提设增特’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突出强基础、促转型、上台阶,确保粮食、棉花、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四大产业不断发展。”


接二连三

推动一、二、三产联动


发展农业一头对接二产、一头连着三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今年以来,我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接二连三”,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同时大胆尝试“互联网+农业”的思路,提升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乡庄子村村民阿迪拉•吐尔逊家种的葡萄今年有了新去处。她说:“今年和酒庄签了合同,葡萄采摘下来酒庄老板直接拉回去酿酒了,给我们省了不少事。”


为了把“葡萄圣城”的招牌擦得更亮,吐鲁番市提出了“三分之一酿酒、三分之一制干、三分之一鲜售”的葡萄产业推进思路,正在努力打造百亿元的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新建葡萄示范基地2万亩、酿酒葡萄基地5.4万亩。引进葡萄酒企业落地,已签约葡萄酒庄92个,开工建设66个,建成投产10余家。吐鲁番市还推出“葡萄酒庄+旅游业+休闲体验+文化+电商平台”等产业模式,打造以葡萄酒为核心,集葡萄园观光、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品鉴、特色餐饮、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葡萄酒庄产业链复合业态。吐鲁番市还精心策划实施了杏花季、采摘节、葡萄节、酒庄游、农业体验游等系列旅游文化活动,让精品农业与旅游业“联姻”,不仅各族百姓尝到了甜头,吐鲁番的名头也越来越响。


“农业+旅游”,“种”出好风景。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工程。突出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和独特旅游资源,高标准规划一批精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集聚区、产业带和休闲度假基地,推进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的发展。截至今年10月,休闲农业经营组织达到5818个,营业收入达到25.64亿元。


今年11月,阜康市、和静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目前,我区已培育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10个,国家示范点19个,中国美丽乡村13个,中国美丽田园7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项,五星级休闲农业企业3家,四星级1家,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20个,示范点183个。传统农业在与三产的无缝对接中,渐渐变成了一种农民可参与的轻松、快乐、有益的产业,变成了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


多措并举 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关键是看农民收入。”朱岗说,今年我区多措并举、“多条腿”走路,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作为农业大区,新疆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6%。今年我区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全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强化农机技术推广,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精准扶贫。一项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农民增收“加码”。


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元,实际增长7.3%,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南疆是我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农业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我区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带动”专项行动,让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南疆脱贫工作的“主角”。


今年,自治区农业厅先后制定印发了《农业厅落实脱贫攻坚“五大抓手”实施方案》《农业厅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农业厅推进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发展任务分工方案》《农业厅支持克州脱贫攻坚富民固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等6项方案,最大限度地集中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向贫困县倾斜。同时按照“稳粮、调棉、优果、兴畜”的具体要求,推动南疆农业走产业化、深加工的路子,增加附加值,发展全产业链,通过开发南疆农业多种功能,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


今年我区进一步扩大南疆四地州庭院经济项目建设规模,落实资金9487万元,涉及四地州31个县(市)、435个贫困村,其中26个贫困县(市)全覆盖,惠及农民36000余人。除整村推进试点示范每户补贴2万元以外,其余每户补贴资金1万元。


实施庭院经济项目对解决南疆人多地少的矛盾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作用显著,通过养殖、种植、加工三区分离的模式,许多南疆庭院已成为农民增收“聚宝盆”。


“十三五”时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区正在积极向新的目标努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经营规模适度,一、二、三产业融合,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记者:李杨

来源:新疆日报


相关阅读

必读收藏|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两组十四篇评论全在这里


学习收藏丨怎样学习贯彻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一)(二)


言江,新疆说

权威阐释治疆新理念

打造新疆高端政务平台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

言江(ID:xj-tal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